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神经内科
  • 2篇卒中
  • 2篇内科
  • 1篇电针
  • 1篇电针治疗
  • 1篇短暂性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压杆
  • 1篇有压
  • 1篇手部
  • 1篇评分
  • 1篇缺血
  • 1篇紫外线
  • 1篇紫外线灯
  • 1篇卒中后
  • 1篇卒中患者
  • 1篇污染
  • 1篇吸盘
  • 1篇消毒
  • 1篇消毒柜

机构

  • 5篇天津市宝坻区...

作者

  • 5篇吴丹
  • 1篇尔兆娟
  • 1篇李志云
  • 1篇韩春凤
  • 1篇徐俊英
  • 1篇赵琨
  • 1篇吕艳丽
  • 1篇苏红军
  • 1篇张洪秀

传媒

  • 2篇医学理论与实...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一种神经内科检查用托举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神经内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检查用托举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的托举组件和安装座,其中所述固定支撑杆底部安装有吸盘,且吸盘内部设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顶部焊接有压杆,且压杆延伸至固定支撑...
吴丹
文献传递
经颅多普勒、颈动脉血管彩超联合检查对于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及颈动脉血管彩超检查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前循环脑动脉血流动力学状况、血管壁病变程度进行评价,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患急性前循环脑梗死(影像检查证实)、年龄在45~75岁、排除房颤、真性红细胞增多、发病前有外伤史、有明显脑梗死遗传性家族史、不能配合超声检查、超声波无法穿透颞窗的患者共174例,在发病后1周内完成经颅多普勒、颈动脉血管彩超检查。结果:174例脑梗死患者中有163例经颅多普勒检出存在脑动脉硬化,发生率为93.7%,有152例经颈动脉血管超声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为87.4%。结论:经颅多普勒及颈动脉血管彩超联合检查对预防缺血性卒中发病有积极意义。
吴丹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脑梗死
ABCD 2评分+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对TIA后近期形成脑梗死的评估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评价ABCD 2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发生脑梗死的评价。方法:研究2009年1月-2012年8月在发病后7d内进行常规MRI和DWI检查的202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对TIA患者DWI表现和ABCD 2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202例TIA患者中,61例(37.5%)有DWI异常(阳性组),141例(62.5%)无DWI异常(阴性组)。有DWI异常者更多见于ABCD 2评分高者。ABCD 2评分已确定了TIA后近期形成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影像学尤其是磁共振弥散成像检查对TlA预后亦具有重要预测价值。ABCD 2评分结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可提高预测准确性。
吴丹
关键词:ABCD短暂性脑缺血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一种神经内科用工具专用存放消毒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用工具专用存放消毒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神经内科用工具专用存放消毒装置,包括箱体和通孔,所述箱体的顶端安装有消毒柜,所述消毒柜的内部设置有两个放置架,且消毒柜的内部顶部中间安装有喷淋管...
吴丹
文献传递
托哌酮和补泻电针治疗脑卒中后早期肌张力增高的临床应用研究
赵琨尔兆娟苏红军李志云韩春凤张洪秀徐俊英王孟国吕艳丽薛军生吴丹
该研究选取脑卒中偏瘫痉挛性状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综合药物与康复手段作为常规治疗,观察了利用电针不同参数的不同作用与托哌酮联合应用,进行了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该法对脑卒中偏瘫痉挛性状态具有良好治疗作用,能缓解...
关键词:
关键词:肌张力脑卒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