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丽蓉

作品数:5 被引量:217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市儿科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儿童
  • 3篇肥胖
  • 2篇肥胖症
  • 1篇单纯肥胖
  • 1篇单纯肥胖症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抑素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 1篇人体质量指数
  • 1篇生长速率
  • 1篇体质量
  • 1篇体质量指数
  • 1篇女童
  • 1篇贫困
  • 1篇贫困地区
  • 1篇贫困区
  • 1篇烯酸
  • 1篇流行病

机构

  • 5篇北京市儿科研...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西安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湖南省儿童医...
  • 1篇首都儿科研究...
  • 1篇江西省妇幼保...
  • 1篇北京市儿童保...

作者

  • 5篇杜丽蓉
  • 5篇丁宗一
  • 1篇蒋竞雄
  • 1篇刘维时
  • 1篇高清欣
  • 1篇姚凯南
  • 1篇石淑华
  • 1篇许婉宁
  • 1篇谢鹏
  • 1篇谢鹏
  • 1篇谢鹏
  • 1篇何清
  • 1篇卢秀英
  • 1篇杜丽蓉

传媒

  • 3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167065名中国0~7岁儿童BMI/Kaup指数研究被引量:59
2002年
目的 探讨使用体块指数 (BMI/Kaup指数 )筛查儿童单纯肥胖症的价值以及确定界值点应考虑的条件。方法 按WHO身高别体重参照人群值和筛查标准检出肥胖。对中国 8市 16 70 6 5名 0~ 7岁儿童BMI/Kaup指数的分布进行研究 ,对其中肥胖儿童与非肥胖儿童该指数的分布特征和界值点进行比较 ,亦与成人使用的界值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临床确诊为肥胖的儿童中其Kaup指数在 18~ 2 5之间的男童占 91 8% ,女童占 84 5 % ,大于 2 6者男童为 2 6 % ,女童为 2 8%。而 15~18的肥胖儿童男童仍有 5 6 % ,女童有 12 8%。无 1例小于 15。在对照组中 ,Kaup指数小于 18者男童占 87 5 % ,女童占 85 4 % ;Kaup指数在 18~ 2 5之间者男童占 12 5 % ,女童占 14 6 %。无 1例大于2 5。结论 在中国 ,目前就建议成人和儿童使用同一个界值点作为筛查肥胖的标准显然是不适当的。应当使用由我国儿童人群计算出的参照指数及适合我国儿童的较为准确的界值点 ,并制定正确使用这个参数的方法与合理的解释。使用Kaup指数筛选肥胖儿童时 。
丁宗一杜丽蓉
关键词:儿童肥胖症人体质量指数
不同喂养方法对婴幼儿生长速率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7
2002年
目的 探讨对无法进行母乳喂养儿 ,添加二十二碳六烯酸 (DHA)和花生四烯酸 (AA)喂养与婴儿体格发育速率的关系。方法 选择无法母乳喂养儿 166名 ,男 84名 ,女 82名。随机分为配方组 83名 (男 3 9名 ,女 44名 )和在配方奶粉中添加DHA和AA的添加组 83名 (男 45名 ,女 3 8名 )。除配方组不含DHA和AA外 ,两组奶粉配方成分均完全相同。添加组添加的DHA来源于高山被胞霉提取物 ,含量为奶粉中每百克脂肪的 0 .2 % ,AA来源于双鞭甲藻 ,含量为奶粉中每百克脂肪的 0 .3 % ,二者比例为 1∶1.5。另选择母乳喂养儿 89名 (男 47名 ,女 42名 )为对照组。总观察对象为 2 5 5名 ,男13 1名 ,女 12 4名。观察体重、身高和头围等生长发育指标 ,大便次数及性状、口臭、舌苔和眼分泌物等生理耐受性指标。观察频率为出生当日、生后 1、2、4、6、8、10、12周 ,计 8次。结果  3组生长发育距离值表明 ,添加组的体重一直保持第 1位 ,身长从第 3位追至第 2位 (母乳组为第 1位 ) ,头围从第 2位追至第 1位。生长发育增长值显示添加奶粉组对体重、身长和头围 3个参数具有有力的推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对头围增长的促进极为强劲。在生理相对接受性方面 ,配方组和添加组的两组人工喂养儿与母乳喂养儿的大便性状基本一致 。
丁宗一杜丽蓉
关键词:母乳喂养肠道营养花生四烯酸
城市0~7岁儿童单纯肥胖症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99
1998年
目的了解我国0~7岁儿童单纯肥胖症流行情况及特征,并与1986年我国的调查资料作比较。方法身高别体重大于美国卫生统计中心/疾病控制中心参照人群的10%~19%为超重,20%~29%为轻度肥胖,30%~49%为中度肥胖,50%为重度肥胖。共调查了11个城市208513名儿童。结果总肥胖检出率为:男2.2%,女1.9%。总超重率男女均为4.2%;肥胖超重比男1.9,女2.1。从地区分布看,肥胖与超重的检出率为:北片、南片高,中片低。脂肪重聚年龄为5岁,脂肪重聚比前半年为:男2.9%,女3.5%,后半年为男1.7%,女2.4%。与1986年相比,10年动态趋势为:肥胖检出率年增长值,男10%,女8.7%;南片和中片高,北片低。结论(1)单纯肥胖症已成为学龄前儿童严重健康问题。(2)1986~1996年肥胖检出率年增长率处于失控的奇高速度。(3)脂肪重聚年龄超前和肥胖-超重比过大是肥胖检出率上升的重要危险因素。(4)脂肪重聚比提示学龄前控制肥胖的两个重要时期为生后1岁和5岁。
丁宗一何清樊征鸿杜丽蓉杜丽蓉卢秀英郑德元蒋竞雄姚凯南卢秀英关福琴李锦华石淑华姚凯南史伟芬谢鹏
关键词:儿童肥胖症流行病学
0~14岁儿童血肥胖抑素含量及其意义被引量:13
2003年
目的 了解 0~ 14岁儿童血肥胖抑素 (Leptin)水平。方法 对 15 4名 (男 78名 ,女 76名 ) 0~ 14岁健康非肥胖儿童 (38例 )和超重 肥胖儿童 (39例 )的Leptin分布、性别 年龄变化趋势、与人体测量学参数 (腰围、腰臀比、瘦体重、全身体脂含量、体脂百分数、BMI Kaup指数 )和血胰岛素水平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  (1)健康非肥胖儿童Leptin值为 1 0 1~ 2 9 92 (ng ml) ,均值为 2 99±2 13(ng ml)。 90 %可信限范围 ,男童为 1 36~ 14 2 1(ng ml) ,女童为 1 74~ 2 1 17(ng ml)。血浆与血清Leptin值差异无显著意义 ;(2 )超重 肥胖儿童血Leptin值明显高于非肥胖儿童 (P <0 0 0 1)。 (3)Leptin性别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2 3) ,在非肥胖儿童中更明显 (P =0 0 0 4 )。多元回归分析表明 ,加入体脂因素后性别因素不再与Leptin水平相关 (P =0 138,0 2 4 1,0 990 ) ,而BMI、体脂含量和体脂百分数的影响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0 1) ;(4)Leptin值与年龄存在相关关系 (P =0 0 0 5 ) ,超重 肥胖组更著 ,女性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更明显 (P =0 0 0 1)。青春期前期Leptin值开始上升 ,女性明显高于男性 (P =0 0 4 5 )。不同年龄组其Leptin值明显不同 (P <0 0 0 1)。 (5 )Leptin值与BMI。
丁宗一许婉宁杜丽蓉
关键词:儿童肥胖胰岛素
贫困地区女童公共卫生问题及对策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研究贫困地区女童保健基本状况,以期对制定促进贫困地区女童保健服务的战略和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两个国家级贫困县,每县随机选取一个镇和村为基本调查单位,从中整群分层随机抽取调查对象。每岁为一个年龄组共设19个年龄组,每性别每年龄组50名,男女1:1对照。两县计男女童各1900名,总样本量3800名0-18岁儿童青少年。按本课题组制定的问卷表由专业人员进行在校/入户调查和测量。营养摄入按中国营养学会推荐量(RDA)进行评价,体格发育评价按1995年九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资料进行评价,用SD记分进行表达。采用t检验、x2检验、概率窗测验作统计处理。结果 与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贫困地区女童基本生存、医疗保健条件是较好的,不存在性别歧视,但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体育锻炼少,家务劳动多,睡眠不足,生长发育和体质健康水平差。结论 解决贫困地区女童问题的策略在于,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正确的营养知识,改变不正确的生活习俗,规范大众传媒对儿童营养和儿童食品的商业性宣传,抵制错误的、伪科学导向,加强多种经营的科学技术培训,提高贫困地区营养源供应能力。
杜丽蓉丁宗一
关键词:儿童公共卫生贫困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