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美玲
- 作品数:41 被引量:52H指数:5
- 供职机构:滕州市气象局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1990年代以来滕州市数九寒天气候的变化特征
- 本文使用1960~2010年数九期间的逐日气温资料,计算各九及数九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及各级日最高最低气温日数,将资料分为近20a(1991-2010)及前30a(1961-1990),用Kruskal-Wal...
- 张美玲鹿翠华
- 关键词:气候变化
- 文献传递
- 1961-2010年枣庄地区春旱时空分异特征
- 2016年
- [目的]研究枣庄地区春旱降雨特征。[方法]基于相对湿润度指数的干旱分析方法,应用枣庄地区35°N南北2个气象站1961-2010年逐日气象资料分析枣庄地区近50a春旱气候特征。[结果]1961-2010年间枣庄地区春季相对湿润度指数平均值在-0.64^-0.59之间,呈不显著变湿趋势。枣庄地区35°N以北春旱频率高达88%,35°N以南春旱频率为76%。20世纪60、90年代及2000年代枣庄地区北部春旱比南部严重,70年代南北春旱等级分布基本接近,80年代南部地区春旱比北部严重。60、90年代春季中旱高发,70年代、2000年代轻旱高发,80年代重旱高发。[结论]枣庄地区南北部春季暴雨日数的显著差异是导致春旱频率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春季干旱最明显的振荡周期是6a左右。
- 张美玲
- 关键词:春旱周期
- 滕州市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初步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利用滕州市1956~2005年平均气温、降水量资料,分析滕州市气温、降水年月变化趋势,并对其进行突变检验,结果发现:近50年来滕州市平均气温呈显著增高趋势,并存在突变,各月平均气温除7月、8月外,均有显著增高趋势,其中2月增温率最大。年降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但不显著并存在突变。各月降水量除5月增加、7月减少趋势显著外,其余各月降水量变化趋势均不显著。近50年来滕州共出现气温严重事件11次,降水严重事件12次。其中近10年共交替发生11次严重气候事件,严重气候灾害频发应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 张慧张美玲
- 关键词:气候倾向率突变
- 滕州市季节变化对气候变暖的响应被引量:1
- 2007年
- 为研究滕州市季节变化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特按照候平均气温划分四季,使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滕州市近54年四季开始时间及持续期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春夏两季开始时间及冬季持续期年代间显著差异均为20世纪50年代与90年代后,夏季持续期年代间显著差异为50年代与90年代后及70年代与90年代后2组。秋冬季开始时间及春秋季持续期年代间无显著差异;近54年来,滕州市春夏两季开始时间提前趋势显著,秋冬季开始时间变化趋势不显著。四季持续期夏季变长,冬季变短趋势显著,春秋季持续期变化趋势不显著。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冬季持续期、春季开始时间、秋季开始时间、夏季持续期和开始时间陆续发生明显突变。
- 张美玲张慧
- 关键词:相关系数
- 枣庄地区热度日和冷度日的长期变化特征
- 利用枣庄站49年(1958-2006年)逐日平均气温计算枣庄月、年的热度日(HDD)和冷度日(CDD)。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枣庄平均月热度日1月最大(567.0度日),10月最小(71.7度日);平均月冷度日7月(274.8...
- 鹿翠华张美玲叶爱华陈连侠
- 关键词:年际变化
- 文献传递
- 枣庄地区热度日和冷度日的变化特征被引量:3
- 2008年
- 利用枣庄1958—2006年49年逐日平均气温计算枣庄月、年的热度日(HDD)和冷度日(CDD)。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枣庄平均月热度日1月最大,10月最小;平均月冷度日7月最大,5月最小。HDD长期变化趋势呈下降趋势,趋势系数为-0.62,达到1%的极显著水平,其气候倾向率为-73.15度日/10a,反映枣庄冬季温度为上升趋势,冬季供暖的能源将可能减少;CDD呈上升趋势,趋势系数为0.21,不显著,其气候倾向率为12.58度日/10a,即反映枣庄夏季温度为缓慢上升趋势,夏季空调降温的能源将可能增加;枣庄HDD和CDD年际变化都存在突变现象,HDD的突变点发生在1988年,CDD突变点发生在1993年,与枣庄气温突变点接近;年平均HDD和CDD与年平均气温相关性较好;年代际HDD变化趋势与平均气温年代际变化呈反位相;年代际CDD与平均气温年代际变化具有同位相发展趋势。
- 鹿翠华张美玲叶爱华陈连侠
- 滕州市近55年暴雨气候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滕州市地处鲁南,是山东暴雨的多发地之一。使用1952~2006年滕州的逐日降水资料,分析暴雨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滕州暴雨年际变化大,年暴雨出现日数服从泊松分布。暴雨、大暴雨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暴雨集中期为6月下旬到8月下旬,大暴雨集中期为6月下旬到8月中旬,均以7月份最多。其中6月中旬到7月中旬是暴雨初日的关键期,7月下旬到9月中旬是暴雨终日的关键期。近55年来年暴雨强度、年暴雨日数及年暴雨量先后发生气候突变:年暴雨强度于1962年发生突变变小,暴雨日数及年暴雨量于1981年发生突变变少,于1990年发生突变变多。
- 张美玲
- 关键词:暴雨气候特征
- 1990年代以来鲁南地区热量资源的变化及未来趋势
- 气候变暖可引起鲁南地区热量资源的变化。为了摸清1990年代以来鲁南地区热量资源变化情况,将资料分为近15年(1991~2005)及前30年(1961~1990年)两组,用K-W检验分析两组样本是否有显著差异,并用一元线性...
- 张美玲鹿翠华张慧
- 关键词:气候变暖热量资源积温
- 文献传递
- 1990年以来鲁南地区热量资源的变化及未来趋势被引量:7
- 2007年
- 为了解1990年以来鲁南地区热量资源变化情况,将资料分为近15a(1991--2005)及前30a(1961—1990年)两组,用K—W检验分析两组样本是否有显著差异,并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回归系数估算未来气候变暖时热量资源的变化。结果表明:1991--2005年鲁南地区与前30a相比,年平均气温明显升高,≥0℃及≥10℃积温及持续日数明显增加,无霜期明显延长,热量资源显著增加。当未来气候变暖时,年平均气温每升高1℃,≥O℃积温将增加308~309℃·d,持续日数延长15—16天,≥10℃积温将增加235—248℃·d,持续日数延长6—8天,无霜期将延长9~14天。
- 张美玲鹿翠华张慧
- 关键词:气候变暖热量资源积温
- 枣庄地区气候年景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基于枣庄地区1971—2020年5个国家气象站50年的气象数据,同时利用气候年景评估国家方法,采用线性倾向估计、累积距平、Mann-Kendal突变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枣庄地区气温、降水及相应年景指数和年景指数等级的变化特征,以及气候年景和气候年景指数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40年来,枣庄地区年平均气温呈升高趋势;平均气温年景指数整体为波动增强的趋势;气温年景指数等级为弱强对称分布,总体为中等略偏强。年平均降水量总体呈波动增多趋势;平均降水年景指数为极弱的减小趋势;降水年景指数突变频繁,变化趋势平缓,降水年景指数等级总体中等年份最多。平均气候年景指数为波动略强的趋势;气候年景指数等级为完美的对称分布,气候年景总体为中等,时有好、差气候年景出现,比较有利于工业和农业生产。
- 鹿翠华张美玲苑文华黄燕玲丁洁
- 关键词:气候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