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薇娜

作品数:9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肉瘤
  • 3篇软组织
  • 3篇软组织肉瘤
  • 2篇肢体
  • 2篇综合征
  • 2篇综合征诊断
  • 2篇茎突
  • 2篇茎突综合征
  • 2篇扁桃
  • 2篇扁桃体
  • 2篇CT测量
  • 1篇多排螺旋CT
  • 1篇移植术
  • 1篇影像
  • 1篇影像诊断
  • 1篇影像诊断学
  • 1篇愈合
  • 1篇造影
  • 1篇造影剂
  • 1篇诊断学

机构

  • 9篇承德医学院附...
  • 1篇承德护理职业...

作者

  • 9篇吴薇娜
  • 4篇冯震
  • 4篇邢媛媛
  • 4篇曹宏伟
  • 3篇张丹
  • 3篇王胜林
  • 2篇魏俊强
  • 2篇吕亮
  • 2篇赵景新
  • 2篇张擎柱
  • 2篇张猛
  • 1篇柳逢春
  • 1篇曹振东
  • 1篇万立野
  • 1篇李桂萍
  • 1篇仇恒志
  • 1篇白雪冬
  • 1篇李春晖

传媒

  • 3篇河北医学
  • 1篇CT理论与应...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癌症进展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70例肢体软组织肉瘤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肢体软组织肉瘤(LSTS)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影响LSTS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LST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肿瘤直径、肿瘤位置、病理分期以及手术外科切缘等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LSTS患者局部复发和发生全身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随访期间,70例LSTS患者中,局部复发患者为15例,局部复发率为21.43%;发生全身转移的患者为22例,全身转移率为31.43%;初治、广泛切除肿瘤以及外科切缘阴性LSTS患者的术后局部复发率和全身转移率低;LSTS患者的术后局部复发率和全身转移率随着FNCLCC分级和MSTS分期的升高而升高,而与LSTS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直径、肿瘤位置以及肿瘤深度无关(P﹥0.05)。结论 LSTS患者应优先考虑广泛切除治疗,高分期、外科切缘阳性和二次治疗的LSTS患者术后应注意局部复发和全身转移情况的发生。
冯震吴薇娜魏俊强张擎柱赵景新
关键词:复发
多排螺旋CT直接法下腔静脉CTV成像造影剂注射方案的研究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通过对比不同造影剂注射浓度、延迟扫描时间条件下,多排螺旋CT直接法下腔静脉成像质量的优劣,获得最佳造影剂注射方案。方法:采用西门子64排螺旋CT机对疑诊为下腔静脉疾患的56例患者行直接法CTV检查,随机分为8组。相同液体量(单侧为200m L)、延时扫描时间(30s)、造影剂注射速率(3.5~4.0m L/s)条件下,造影剂浓度分别采用1:2、1:4、1:6、1:9进行直接法下腔静脉CTV成像,比较四组下腔静脉图像质量。相同液体量(单侧为200m L)、造影剂浓度(1:4~1:6)、造影剂注射速率(3.5~4.0m L/s)条件下行直接法下腔静脉CTV成像,双期扫描,四个实验组延时扫描时间第一期分为采用20s、25s、30s、35s,于20s后行第二期延时扫描,比较25s、30s、35s、40s、45s各时期下腔静脉图像质量。对所得原始图像进行后处理,按照四个等级评价各组下腔静脉图像质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四组造影剂浓度1:2、1:4、1:6、1:9所得图像质量不全相同(H=19.727,P<0.001),1:4、1:6组图像质量主要为良及以上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0.510,P=0.475);延时扫描时间25s、30s、35s、40s、45s各期图像质量不全相同(H=22.262,P<0.001),30s^40s期得图像质量主要为良及以上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0.510,P=0.475)。结论:相同液体量(单侧200m L、造影剂注射速率相同(3.5~4.0m L/s)条件下,多排螺旋CT直接法下腔静脉CTV成像,最佳造影剂浓度为1:4~1:6、延时扫描时间为30s^40s,可以满足临床诊断要求。
曹宏伟邢媛媛仇恒志万立野曹振东白雪冬吴薇娜
关键词:下腔静脉多排螺旋CT造影剂
“手风琴”技术治疗骨折不愈合模型兔被引量:3
2018年
背景:"手风琴"技术治疗骨折不愈合在临床少量应用后效果显著,但还需要进一步的基础研究作为支持。目的:验证"手风琴"技术可治疗新西兰大白兔骨不愈合。方法:建立新西兰大白兔单侧股骨干缺损型非感染性骨折不愈合模型,造模成功后将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大白兔应用"手风琴"技术:用外固定架以0.5 mm/d的速度持续加压至4周,第5,6周按照0.5mm/d的速度对骨折断端进行持续牵开,牵开结束后仍以0.5mm/d的速度进行持续加压4周;对照组对骨折断端复位后只进行加压;对空白对照组实验动物不愈合骨折断端进行复位并确保骨折远近端接触,但不进行任何牵张处理,既不加压,也不牵开。然后分别于2,4,6,8,12周分别对兔进行拍X射线片、拍片后对骨折断端取标本,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并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1)实验组X射线检查提示骨折愈合,而对照组及空白组仍骨折不愈合(P <0.01);(2)组织学检查示实验组骨折不愈合部位可见明显由骨折不愈合状态向愈合状态的转变,最后骨折愈合,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未见明显骨折愈合变化;(3)结果表明,"手风琴"技术可简单、微创及高效地治愈骨折不愈合。
冯震张猛吴薇娜
关键词:外固定架股骨外固定器股骨
R0切除联合术前放射治疗肢体软组织肉瘤临床疗效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R0切除联合术前放射治疗肢体软组织肉瘤(ST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52例肢体STS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26例。A组单纯行R0切除治疗,B组行R0切除联合术前放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复发率、转移率、存活率及国际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MSTS)功能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2~64个月。B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病死率分别为19.2%(5/26)、23.1%(6/26)、11.5%(3/26),显著低于A组的26.9%(7/26)、46.2%(12/26)、19.2%(5/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MSTS功能评分为4~19分,平均14.4分,治疗优良率为73.1%(19/26);B组MSTS功能评分为8~29分,平均24.4分,治疗优良率为84.6%(22/26)。A组MSTS功能评分优良率显著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0切除联合术前放射治疗肢体STS可提高治疗效果,近期疗效确切,患者耐受性较好。
冯震吴薇娜魏俊强张擎柱赵景新
关键词:软组织肉瘤疗效
CT测量茎突与扁桃体间距在茎突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张丹邢媛媛吕亮曹宏伟吴薇娜王胜林柳逢春
该项研究属于影像诊断学的临床研究领域。茎突综合征是茎突因其长度过长、或其方位、形态的异常,以及茎突舌骨韧带骨化或者茎突周围炎等原因刺激邻近血管、神经所引起的咽部异物感,咽痛及反射性耳痛、头颈痛和涎液增多等症状的总称。茎突...
关键词:
关键词:茎突综合征影像诊断学
CT测量茎突与扁桃体间距在茎突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测量茎突与扁桃体间距在茎突综合征(SP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茎突综合征的40例(80侧)患者均行64层螺旋CT扫描,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技术测量茎突的长度、向内偏斜以及茎突与扁桃体间距。使用SPSS17.0软件分析茎突与扁桃体间距与茎突长度、方位角之间的相关性及茎突与扁桃体间距的诊断效能。结果:病例组中茎突与扁桃体间距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茎突与扁桃体间距与茎突长度、向内偏斜角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51、-0.318,P<0.01)。茎突与扁桃体间距ROC曲线下面积为0.918,当茎突与扁桃体间距诊断阈值为10.65mm时,敏感度为81.3%,特异度为92.5%,均较高。结论:茎突与扁桃体间距缩短在茎突综合征的诊断中具有诊断效能,可作为诊断依据。多层螺旋CT在茎突测量中可作为首选方法。
张丹吕亮邢媛媛曹宏伟吴薇娜王胜林
关键词:X线计算机茎突综合征茎突扁桃体
膝胫股关节软骨损伤与关节轴线角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膝胫股关节软骨损伤与膝关节股骨角、胫骨角、股骨胫骨角及关节间隙角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南院区进行膝关节MRI检查的患者587例,通过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随机选取病例组及对照组各100例。分别测量两组人群的股骨角、胫骨角、股骨胫骨角及关节间隙角,并利用SPSS19.0对相关角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秩和检验、Spearman相关性检验及ROC曲线。结果:病例组股骨角、胫骨角、股骨胫骨角及关节间隙角分别为83.22(81.85~84.40)°、95.60(94.10~96.87)°、179.00(177.50~180.25)°及1.92(1.43~2.43)°,对照组股骨角、胫骨角、股骨胫骨角及关节间隙角分别为82.50(81.70~83.60)°、94.25(93.20~95.52)°、177.20(175.90~178.17)°及0.58(0.50~0.95)°。两组胫骨角、股骨胫骨角及关节间隙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股骨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软骨损伤程度与关节间隙角呈显著正相关(rs=0.852,P <0.001),与胫骨角及股骨胫骨角无显著相关性。胫骨角的最佳临界值、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5.15°、56%、72%;股骨胫骨角的最佳临界值、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179.05°、49%、92%;关节间隙角的最佳临界值、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1.255°、84%、96%。结论:胫骨角、股骨胫骨角及关节间隙角的增大会影响膝胫股关节软骨,导致其损伤;且随关节间隙角的增大,膝胫股关节软骨损伤程度加重。
焦嫣张丹李高阳李桂萍吴薇娜
关键词:膝关节软骨损伤MRI
食管癌CD34 VEGF表达与CT强化幅度的关系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分析食管癌CD34、VEGF表达与CT强化幅度的关系。方法:采集我院收治的40例食管癌患者和20例健康人群的食管粘膜组织,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粘膜组织中CD34和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并对MVD值进行计数,测量CT增强扫描癌灶的CT强化值,进一步分析各指标之间的关系及其与肿瘤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患病组组织CD34和VEGF的表达阳性率均较高(P<0.05),且二者的表达呈正相关(r=0.451,P<0.05);食管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和MDV均与食管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细胞分化程度和TNM分期相关(P<0.05);食管癌组织中VEGF(r=0.434,P<0.05)和MVD(r=0.463,P<0.05)均与螺旋CT强化幅度呈正相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食管癌组织中CD34和VEGF均呈高表达,并且与CT强化幅度呈正相关,联合检测CD34和VEGF的表达可以作为食管癌的侵袭转移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邢媛媛赵佳佳曹宏伟王胜林吴薇娜李春晖
关键词:食管癌CD34VEGFMVD
肢体软组织肉瘤患者行肿瘤广泛切除术联合皮瓣移植术保肢治疗的疗效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对诊断为软组织肉瘤且单纯因肿瘤广泛切除术后无有效软组织覆盖而符合截肢指征的患者进行肿瘤广泛切除术联合皮瓣移植术保肢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方法纳入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经病理诊断为软组织肉瘤且因行肿瘤切除术无法保证有效软组织覆盖符合截肢指征的患者共23例,行肿瘤广泛切除术联合皮瓣移植术保肢治疗,术后随访,按国际骨肿瘤协会(MSTS)功能评分评估肢体功能。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3-24个月,平均随访12.57个月,23例患者中2例(8.70%)因肿瘤转移至肺部分别于手术后10个月、16个月死亡,2例(8.70%)因术后肿瘤局部复发行截肢术,其余19例的患者尚未发生肿瘤复发及肿瘤转移,MSTS肢体功能评分为7-29分,平均为23.73分,治疗优良率为91.30%。结论对于因软组织肉瘤广泛切除术后无法达到有效软组织覆盖而符合截肢指证的患者,行肿瘤广泛切除术联合皮瓣移植术保肢治疗效果良好。
冯震吴薇娜张猛
关键词:软组织肉瘤皮瓣移植术保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