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霞
- 作品数:10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天津市人民检察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检察官学院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谈公诉人如何准备“三纲”
- 2020年
- 一直以来,公诉部门都是检察机关的重要窗口,公诉人出席法庭更是直观地展现了检察工作的风貌和形象。尤其在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以后,出庭效果很可能影响判决结果,有人甚至把出席法庭比作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所以,公诉人出席法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出席法庭之前必须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本文结合实践经验,对公诉人庭前如何准备“三纲”进行探讨,以期为公诉人做好庭前准备工作提供参考。
- 刘永中李红霞
- 关键词:公诉人
- 完善侦查监督机制的几点建议
- 2011年
- 侦查活动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等侦查机关的侦查活动是否合法所进行的专门的法律监督。监督的内容主要包括对侦查机关专门的调查活动以及采取的强制性侦查措施包括强制措施是否合法所进行的监督。我国宪法明确赋予了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的法律监督权,其根本目的在于确保案件质量、实现诉讼目的和任务。实践表明,这种监督模式对于准确及时地追究犯罪,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 李红霞
- 关键词:侦查监督机制法律监督权合法权益侦查活动侦查机关人民检察院
- 反贪办案中司法会计的价值考量被引量:3
- 2016年
- 司法会计日益在检察机关反贪部门案件查处及职务犯罪预防中发挥其价值优势。面对新形势下反贪办案的要求,为进一步提升检察机关反贪办案的有效性、办案资源的节约和办案时机的最佳选择,需要考量司法会计参与检察机关反贪工作的价值,通过有效的制度建构和合理的路径对策,真正实现检察机关反贪资源在惩治与预防方面效能的最大化。
- 李红霞杜国伟
- 关键词:反贪部门价值考量司法会计办案职务犯罪预防案件查处
- 涉未成年人出入罪认定路径探析——以华某某性侵案为例
- 2022年
- 近年来,我国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频发,且很多案件愈加疑难复杂,致使传统刑法对涉未犯罪行为的刑事责任的认定面临诸多挑战与冲击。通过对真实案例的多角度分析,展示司法实践中涉未案件出入罪认定存在的问题,提出涉未案件出入罪认定的对策,可为办理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证据审查和定罪标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 奚根宝李红霞
- 关键词:未成年人刑事责任证据审查
- 入户强奸临时起意劫财能否认定为“入户抢劫”
- 2015年
- 一、基本案情被告人张某某于2013年7月7日凌晨1时许,强行进入被害人住所内,采取暴力手段欲与被害人发生性关系,但因意志以外原因未得逞。后其又临时起意,当场使用暴力劫取被害人现金人民币10000余元。同年8月15日,被告人张某某被抓获归案。二、分歧意见第一种意见为限制性解释,该意见认为张某某的抢劫行为不能认定为"人户抢劫"。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入户抢劫"的规定:"进入他人住所须以实施抢劫等犯罪为目的"。
- 苗志李红霞
- 关键词:入户抢劫临时起意劫财刑法条文加重情节非法性
- 对“捕诉合一”几点质疑的思考与回应
- 2018年
- 批捕权和公诉权是人民检察院的两项重要职权。在检察机关内部合理配置这两项职权,应实事求是、因时而变,而不能顽固不化、刻舟求剑。随着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员额制检察官和司法责任改革的推进,“捕诉分离”的工作机制日益暴露出很多弊端。在当前的社会需要和司法改革背景下,推行“捕诉合一”办案机制具有其内在的合理性。
- 王魁李红霞
- 关键词:司法改革捕诉合一
- 食品监管渎职罪的犯罪构成
- 2011年
- 食品监管渎职罪是指负有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导致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文章拟就该罪的犯罪构成谈一点不成熟的观点,以期对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 李红霞
- 关键词:犯罪构成
- 检察机关构建技术侦查制度的五个重要方面
- 2012年
-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技术侦查作为查清犯罪事实的一种重要的侦查方式,已在各国司法实践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新刑诉法赋予检察机关技术侦查权,为检察机关应对日益专业化、智能化的职务犯罪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提供了法律依据,其意义重大而深远。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检察机关技术侦查制度的构建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需要学术界和实务界一起努力,共同构建完善的技术侦查制度,以保证新形势下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顺利进行。
- 李红霞李滨
- 关键词:检察机关侦查制度技术侦查措施职务犯罪案件侦查方式犯罪事实
- 凶器未显露在外的抢夺行为如何定性
- 2012年
- 本文案例启示:《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携带凶器抢夺中的“凶器”,是指在性质上或者用法上足以杀伤他人的器具,包括性质上的凶器与用法上的凶器。从该条法条性质及文义规定看,携带凶器抢夺并不要求行为人显示凶器,更不要求行为人向被害人显示自己携带了凶器。
- 李红霞
- 关键词:携带凶器抢夺抢夺行为《刑法》行为人被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