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振林
- 作品数:12 被引量:28H指数:1
-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博物馆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艺术文学更多>>
- 东海县耶稣堂美国南长老会牧师米公实颂纪念碑考析
- 马振林
- 关键词:基督教西医
- 连云港出土汉木俑研究
- 在汉墓中出土木俑是连云港市考古发掘的一大特色,目前出土木俑近百件,在花果山高高顶汉墓、霍贺墓、侍其繇墓、西郭宝墓、双龙汉墓、华盖山汉墓、丹霞汉墓、石棚名居汉墓、花果山新村汉墓等诸多汉墓中均有出土。连云港地区出土的俑,基本...
- 马振林刘政
- 文献传递
- 从“良教诸范”碑谈美国基督教对连云港地区的影响
- 2012年
- 连云港市博物馆馆藏"良教诸范"碑,研读碑文,认为这是证实美国教士于晚清至民国期间在连云港地区传教行医的有力证据,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了近代美国基督教对连云港地区的西医、基督教等方面带来的重要影响。
- 马振林
- 关键词:基督教西医
- 江苏连云港海州西汉墓发掘简报被引量:28
- 2012年
- 2002年,连云港市博物馆对海州区双龙村的西汉墓(M1)进行了发掘。M1墓室东西长4.2、南北宽3.6米,内有两个椁室,共放置4具漆木棺。随葬器物有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角器、木牍等,其中木牍包括名谒和衣物疏。墓主人可能是西汉中后期的地方官员。在M1的三号棺内发现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从出土的龟纽铜印看,墓主叫凌惠平,死亡年龄大约55岁,可能是男性墓主人的妻子。
- 武可荣惠强马振林张璞程志娟项剑云
- 关键词:西汉墓西汉中后期随葬器物地方官员死亡年龄
- 连云港汉代神祗研究
- 西汉以后,由于东王公、西王母所属神性的人为发展和扩大,得到了上层阶级的重视,被列入当时的重要神祗。本文结合这种现象,对连云港地区相关墓葬及遗迹中的东王公、西王母神祗形象进行了初步探讨。
- 马振林
- 关键词:西王母神祗
- 东海县耶稣堂美国南长老会牧师米公实颂纪念碑考析
- 连云港市博物馆馆藏"东海县耶稣堂美国南长老会牧师米公实颂纪念碑"来自海州地区,目前展示在博物馆碑林显著位置。该碑是证实美国教士于晚清至民国期间在连云港地区行医、传教活动的有力证据。本文将细致释读碑文,阐释美国基督教对连云...
- 马振林
- 关键词:基督教西医
- 文献传递
- 连云港双龙汉墓汉尺考
- 2010年
- 2002年7月在连云港市海州区双龙村发掘了双龙汉墓,在三号棺出土一具西汉不腐女尸'凌惠平',这个墓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土圹木椁结构,内有双椁四棺,出土了漆奁、名谒、铜镜、木梳等一大批珍贵文物,尤其在三号棺出土了一把制作精美的木质汉尺,正反两面都有线条优美、色彩艳丽的车马出行图案,在同类汉尺中实属罕见(图一)。现针对这把汉尺作初步研究。
- 马振林
- 关键词:汉墓尺寸图案
- 连云港双龙汉墓榫卯结构初探
- 2011年
- 连云港市博物馆抢救性发掘了海州双龙汉墓,出土了保存完好的汉代女尸一具,历经2000多年还没腐烂。作者由连云港双龙汉墓棺材的榫卯说起,联系我国最早的榫卯结构,深入浅出研究了榫卯的各种结构,并对榫卯结构的保护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 马振林
- 关键词:榫卯结构
- 连云港出土汉木俑研究
- 在汉墓中出土木俑是连云港市考古发掘的一大特色,目前出土木俑近百件,在花果山高高顶汉墓、霍贺墓、侍其繇墓、西郭宝墓、双龙汉墓、华盖山汉墓、丹霞汉墓、石棚名居汉墓、花果山新村汉墓等诸多汉墓中均有出土。连云港地区出土的俑,基本...
- 马振林刘政
- 从连云港双龙汉尺看汉代建鼓艺术
- 2012年
- 结合2002年连云港市海州区双龙村发掘的双龙汉墓出土的制作精美的木质汉尺,研究了在这个尺的背面上的大象拉鼓车图案,认为汉尺上所绘的建鼓具备了汉代建鼓的突出特点,根据双龙汉尺中的建鼓图案,对汉代建鼓进行了探讨。
- 马振林
- 关键词:建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