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小红

作品数:6 被引量:34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市海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肝硬化
  • 2篇血浆
  • 2篇结肠
  • 2篇聚体
  • 2篇二聚体
  • 1篇胆囊
  • 1篇胆囊病
  • 1篇胆囊病变
  • 1篇凋亡
  • 1篇性疾病
  • 1篇休克
  • 1篇血浆D-二聚...
  • 1篇血性
  • 1篇血液
  • 1篇血液灌流
  • 1篇幽门螺
  • 1篇幽门螺杆菌
  • 1篇幽门螺杆菌感...
  • 1篇中毒
  • 1篇中毒性

机构

  • 6篇北京市海淀医...
  • 1篇北京市普仁医...
  • 1篇北京清华长庚...

作者

  • 6篇杨小红
  • 2篇郭银燕
  • 1篇秦桂香
  • 1篇王春婷
  • 1篇胡继春

传媒

  • 1篇首都医药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长治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华临床医药...
  • 1篇药物评价研究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2
  • 1篇200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肝硬化血浆D-二聚体及纤溶酶原活性观察
2001年
肝硬化患者纤溶系统活性增强常常是引起临床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肝功能受损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浆D-二聚体及纤溶酶原活性变化,以探讨肝硬化患者外周血纤溶紊乱发生的某些机制及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
秦桂香李朝瑛郭银燕胡继春杨小红
关键词:肝硬化血浆D-二聚体纤溶酶原活性
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7
2007年
缺血性结肠炎是由于肠壁血液灌流不足导致的结肠缺血性疾病,病变局限在黏膜层和黏膜下层,临床上多有腹痛、便血及腹泻等表现,严重者可致肠坏死、穿孔、腹膜炎及感染中毒性休克。动脉硬化和糖尿病病人的发病率较高,常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如能早期诊断和治疗病人可在短期内完全恢复。
杨小红
关键词:缺血性结肠炎感染中毒性休克肠缺血性疾病糖尿病病人血液灌流黏膜下层
肝硬化胆囊病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研究肝硬化与胆囊病变的关系。应用AlodaSSD - 65 0超声仪探测 99例肝硬化病人的胆囊 ,并比较分析。肝硬化病人肝功能为childC级者胆囊异常率明显高于childA级的病人 (P <0 .0 5 ) ,与非肝病人群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胆囊病变与肝病的转归相符。
杨小红郭银燕雷平玉
关键词:肝硬化胆囊病变CHILD分级
结肠黑变病41例回顾性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结肠黑变病的病因、发病特点及与结肠息肉、结肠癌的伴随情况。方法总结2784例接受结肠镜检查所发现结肠黑变病的病例,对其临床资料、镜下表现及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84例患者中发现结肠黑变病41例,其中37例有便秘史,32例有服用蒽醌类药物史。合并结肠息肉17例,其中3例绒毛状腺瘤,10例管状腺瘤,未发现癌变。结论结肠黑变病与细胞凋亡有关,衰老、便秘及服用蒽醌类药物是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发病率女性多于男性,与年龄呈正相关,黑变病患者易伴发息肉,与结肠癌关系不能确定。
杨小红
关键词:结肠黑变病细胞凋亡结肠息肉
肝硬化患者血浆D—D二聚体水平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2年
杨小红王春婷
关键词:肝硬化血浆D-D二聚体
含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铋剂四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致慢性胃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12
2022年
目的探讨含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铋剂四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致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8月在北京市海淀医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116例幽门螺杆菌感染致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含阿莫西林的铋剂四联方案治疗,试验组给予含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铋剂四联方案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胃动素(MTL)、胃泌素(GAS)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水平的变化;记录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血清IL-6、TNF-α、CRP、GAS、CD8^(+)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而MTL、CD4^(+)、CD4^(+)/CD8^(+)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血清IL-6、TNF-α、CRP、GAS、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TL、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31%(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07%(P<0.05)。结论含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铋剂四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致慢性胃炎疗效更为显著,能抑制机体内炎症反应、调控胃肠道激素分泌,提高患者免疫力,多途径共同作用促进患者病情好转,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杨小红杨海涛刘超王佳
关键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幽门螺杆菌慢性胃炎胃肠道激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