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亚芬

作品数:13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通辽市气象局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雷暴
  • 2篇动力机制
  • 2篇灾害
  • 2篇日数
  • 2篇气候
  • 2篇气象
  • 2篇夏季
  • 2篇雷暴日
  • 2篇雷暴日数
  • 2篇降水
  • 1篇低空
  • 1篇低空急流
  • 1篇玉米
  • 1篇灾害防御
  • 1篇沙尘
  • 1篇沙尘暴
  • 1篇沙尘暴天气
  • 1篇生育
  • 1篇生育期
  • 1篇时空分布特征

机构

  • 13篇通辽市气象局
  • 3篇内蒙古自治区...
  • 2篇内蒙古自治区...
  • 1篇鄂尔多斯市气...
  • 1篇通辽市扎鲁特...

作者

  • 13篇李亚芬
  • 6篇张连霞
  • 4篇朱紫明
  • 3篇徐桂梅
  • 3篇王俊
  • 3篇李莉
  • 3篇夏莹
  • 2篇尤莉
  • 2篇邢明华
  • 2篇李金萍
  • 1篇郑玉峰
  • 1篇许晶
  • 1篇贺俊艳
  • 1篇刘晶
  • 1篇邵学鹏
  • 1篇王刚
  • 1篇王志刚
  • 1篇高秋瑾

传媒

  • 6篇畜牧与饲料科...
  • 5篇内蒙古气象
  • 1篇内蒙古科技与...
  • 1篇内蒙古民族大...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次强沙尘暴天气成因分析及对农牧业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卫星遥感监测图和地面自动气象站资料分析了2017年春季发生在内蒙古通辽地区的一次强沙尘暴天气。分析结果发现,该次沙尘暴的主要影响系统是地面冷锋和蒙古气旋,高空急流及地面较强气压梯度有利于大风、沙尘暴的加强,散度场以及假相当位温分布特征分别为强沙尘天气提供有力的动力条件和热力条件,地形特征、前期气候条件和具有沙尘源的下垫面是形成沙尘暴的物质基础。卫星遥感和地面自动气象站的实时监测对沙尘暴具有指示意义;大风和沙尘暴对农业及生产生活造成一定影响,也破坏了草原生态环境和畜牧业生产。
张连霞徐桂梅夏莹李莉李亚芬
关键词:强沙尘暴天气农牧业
内蒙古通辽市近52年雷暴日数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利用内蒙古通辽市10个气象站1961—2012年52年雷暴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和气候倾向率、累积距平等方法,统计分析了该市历年雷暴日数、雷暴出现的初日和终日及初终间日数的变化趋势和突变特征。结果表明:①通辽市平均雷暴活动初日为5月6日,终日为9月26日,平均活动期为144 d。②52年通辽市平均年雷暴日数的总数为290 d,最多年份与最少年份相差2.6倍,雷暴日数年际间变率大。③近52年全市雷暴日数减少趋势显著,气候倾向率为13.8 d/10年;雷暴初日在1961—1981年提前的变化趋势显著,20年间初日提前了18 d;而雷暴活动终日没有显著的变化趋势,但年际波动幅度较大。④雷暴活动初日经历了从晚—早—晚的2次突变过程,突变点为1972年和1992年;全市雷暴日数也存在明显的突变特征,突变点在1994—1995年,突变后平均雷暴日数比突变前减少了51 d;雷暴终日近52年不存在明显的突变特征。
朱紫明尤莉李亚芬王俊王刚
关键词:雷暴日数突变特征
内蒙古通辽市一次强雷雨天气过程物理机制及成因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应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以及地面自动站资料,对2015年6月17—20日发生在通辽市的1次雷雨天气进行物理机制及成因分析,结果表明:高空冷涡和地面低压的相互配置是该次强雷雨天气的动力机制和直接影响系统;能量舌的生成为强雷雨天气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热力条件;逐渐增大的比湿场使通辽地区具备较强的暖湿气层,为强雷雨的发生储备必要的水汽条件;抬升指数、K指数和沙氏指数、T-Ln P图分布特征对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具有指示作用。
李亚芬张连霞
关键词:强雷雨动力机制热力条件水汽条件
扎鲁特旗雷电活动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本文利用扎鲁特地区2个站点1971-2007年37年逐日雷暴统计资料,建立雷暴日数及雷暴次数的时间序列.通过趋势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扎鲁特地区的雷暴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了扎鲁特地区雷暴分布的地理特征、年代际及年际变化特征、月际变化特征、日变化特征、初雷和终雷日及持续期变化特征等结果.
李亚芬孙大雨朱紫明
关键词:雷暴
浅谈建立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绿色通道”的必要性被引量:8
2017年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各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逐年递增,暴雨、洪涝、冰雹等气象灾害频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严重。建立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绿色通道",使气象预警信息在第一时间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各级政府和广大公众,对有效地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张连霞徐桂梅夏莹李莉李亚芬邢明华
关键词:气象预警
1961—2013年通辽市夏季雷暴日数变化及与降水相关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文章利用通辽国家基本气象站1961—2013年夏季雷暴日数、降水量、降水日数等资料,计算了各要素的线性变化趋势,分析了降水量、降水日数与雷暴日数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通辽站53a夏季雷暴日数年平均为20d,阵雨日数平均为34d,≥0.1mm的降水日数为32d,其中,75%为小雨日数;(2)夏季雷暴日数和降水日数的年际波动较大,最多年与最少年相差3倍,53a雷暴日数和降水日数均呈波动减少变化趋势,但没有通过显著性信度检验。(3)通辽站夏季降水量、小到中雨日数、阵雨日数与雷暴日数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均通过了0.01信度的显著性检验。但大雨及以上日数与雷暴日数相关不显著。近7a来该地雷暴日数、降水量、降水日数明显偏少,但强对流天气时有发生,做好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预测和预警服务,对地方防灾减灾有重要意义。
李亚芬
关键词:雷暴日数降水日数
通辽市一次暴雪天气过程诊断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应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数据和高时空分辨率的地面自动气象站资料,对2013年3月23日发生在通辽市的暴雪天气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强烈发展的高空槽是触发暴雪的动力机制;低空急流与地面西南气流在低层积聚大量水汽辐合,为暴雪的发生提供了重要的水汽条件;涡度和散度、能量与比湿等与暴雪关系密切;自动气象站逐时风场中"逆切变"的存在与强降雪发生时间和影响区域有较好的对应;雷达产品特征对暴雪有明显的指示作用。
张连霞李亚芬邵学鹏邢明华
关键词:暴雪动力机制低空急流物理量
内蒙古通辽市夏季降水量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基于内蒙古通辽市7个国家基本气象站52年(1959—2010年)的夏季降水量资料,利用降水量转换成Z指数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夏季降水量Z指数呈减小趋势;1970、1972、1984和2000年发生了突变,2000年开始的干旱阶段是52年来降水量最少的时期,重旱频率高达11.5%;未来将维持减小趋势。
李金萍王志刚李亚芬朱紫明高秋瑾
关键词:干旱
内蒙古通辽市近52年积温的变化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为了探讨内蒙古通辽市农业界限和积温的变化,为科学决策和气象业务、气象服务提供借鉴,利用通辽市境内7个气象站1959—2010年52年的气象资料,对该地区≥0℃、≥10℃、≥15℃积温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上述3种积温均呈递增趋势,变化速率分别达到0.001极显著水平或0.01、0.05显著水平;M-K检验的结论是分别在1994年和1996年发生了突变,突变年及其以后为积温偏多阶段,此前为积温偏少阶段,两阶段积温分别相差244.3、263.2、220.7℃·d;R/S分析表明,3种积温的H值均大于0.5,预示未来将呈持续递增趋势。
李金萍李亚芬贺俊艳刘晶姜秀萍
关键词:积温
内蒙古通辽市气象科技服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6年
介绍了内蒙古通辽市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现状及所面临的新挑战,并针对内蒙古气象科技服务发展中存在问题,提出了转变理念,加快发展;依托国家政策,建立发展环境;大力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气象科技服务队伍素质等一系列发展对策,以期为内蒙古通辽市气象科技服务发展提供参考。
张连霞李亚芬
关键词:气象科技服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