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高效解磷菌株与土壤磷素含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土地连载生产力,利用课题组前期筛选的3株高效解磷菌P19(A)、P7(B)、YP17(C)作为解磷菌剂,以盆栽巨尾桉幼苗作为研究对象,以3种森林土壤和未有植被覆盖的砖红壤作为基质进行盆栽试验,设置3个菌浓度处理——较高浓度107 cfu mL-1(a)、中等浓度0.5×107 cfu mL-1(b)、较低浓度106 cfu mL-1(c)以及空白对照(CK),以此研究解磷菌处理对不同土壤条件下有效磷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不同浓度处理下,各解磷菌浓度对有效磷含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相比较而言,北山阔叶林下土壤(Soil of north broadleaved forest,NBL)中b浓度处理促进效果较佳,南山针叶林下土壤(Soil of south coniferous forest,SC)和南方砖红壤(South latosol,SL)中c浓度处理表现较佳,而南山阔叶林下土壤(Soil of south broad-leaved forest,SBL)中有效磷含量在3个浓度梯度下影响差异不显著;不同解磷菌单菌及混合菌对各种土壤有效磷的影响总体上表现为混菌处理效果优于单菌,除SL土壤影响差异不显著外,3种森林土壤均表现出解磷菌处理显著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其中在NBL土壤中,以BC、B、AC促进效果较佳,在SBL土壤中以B、BC、AC促进效果较佳,在SC土壤中以AC、ABC、BC促进效果较佳,在SL土壤中虽较空白处理差异不显著但以BC、A影响效果较佳.本研究表明,解有机磷菌与解无机磷菌的组合对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采用高效解磷菌P19和P7(解无机磷)以及YP17(解有机磷),研究不同浓度单一及混合解磷菌处理对巨尾桉(Eucalyptus grandis Hill ex Maiden×E.urophylla S.T.Blake)幼苗干质量、氮和钾含量的影响以及叶片磷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用5×10~6、2×10~6和1×10~6CFU·mL^(-1)解磷菌单一及混合处理后,巨尾桉幼苗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干质量、总干质量以及氮含量总体上高于空白对照(CK_B)和供磷对照(CK_P,添加18 mg·kg(-1) KH_2PO_4),且总体上差异显著(P<0.05),而仅少数处理组的幼苗钾含量显著高于CKB和CKP。随处理时间延长,不同解磷菌处理组的叶片磷含量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但不同月份间叶片磷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各处理组的叶片磷含量平均值均高于CK_B,且混菌处理组总体上高于单菌处理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解磷菌和不同菌液浓度对幼苗总干质量的影响效应均有显著差异;二者对幼苗氮含量有极显著或显著影响,但二者的交互作用对幼苗氮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解磷菌、不同菌液浓度及二者间的交互作用对幼苗钾含量均有极显著影响;不同解磷菌、不同菌液浓度、不同时间及三者间的交互作用对叶片磷含量均有极显著影响。多重比较结果表明:P19-YP17、P7-YP17和P7-P19处理对幼苗氮含量和叶片磷含量平均值的提升作用明显,YP17、P19-YP17和P7-P19处理对幼苗总干质量平均值的提升作用明显,不同解磷菌对幼苗钾含量平均值无显著提升作用;不同菌液浓度下幼苗的总干质量、氮和钾含量以及叶片磷含量的平均值总体上显著高于CK_B,其中,中浓度(2×10~6CFU·mL(-1))和低浓度(1×10~6CFU·mL(-1))菌液处理对叶片磷含量以及幼苗氮和钾含量平均值的提升作用明显。综合分析结果显示:P19-YP17、P7-YP17和P19-YP17解磷菌混合处理对巨尾桉幼苗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作为混合解磷菌剂加以进一步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