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 作品数:40 被引量:184H指数:7
- 供职机构:燕山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建筑科学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聚氨酯薄膜紫外/臭氧环境的老化行为被引量:5
- 2013年
- 采用旋涂法制备了纯聚氨酯薄膜(PU)和紫外吸收剂UV-531改性聚氨酯薄膜(M-PU).使用本课题组自行研制的老化装置进行单一紫外辐照、单一臭氧气氛以及紫外/臭氧综合老化实验.利用色差、黄色指数、紫外可见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薄膜在不同环境中的老化行为.测试结果表明:紫外和臭氧对PU和M-PU薄膜都表现出显著的协同老化效应;添加质量分数为0.25%的UV-531,能提高聚氨酯薄膜在紫外环境、紫外/臭氧综合环境以及臭氧环境中短期暴露时的耐黄变性能.在单一紫外辐照、单一臭氧气氛以及紫外/臭氧综合老化期间,两种薄膜中氨酯结构均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少.
- 王海燕王艳芝孙宗荟田克松张万富黄世杰
- 关键词:聚氨酯臭氧紫外辐照
- 严寒地区节能建筑采暖能耗实测结果分析被引量:7
- 2006年
- 实测的节能建筑采暖能耗数据对建筑节能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介绍了长春市某节能建筑住宅楼的建筑围护结构及其低温辐射电热膜供热系统,对该建筑采暖能耗进行了采暖期的逐日实测与计算分析,提出降低节能建筑采暖能耗的几点新思路与实际作法。
- 王海燕孙德兴张斌
- 关键词:辐射采暖系统
- Si(111)衬底上离子束溅射沉积法生长β-FeSi_2薄膜的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采用离子束溅射Fe靶的方法在500~800℃的Si(111)衬底上制备出不同种类的铁硅化合物。当衬底温度为700℃时得到厚度为500nm的单相的β-FeSi_2薄膜,高分辨透射电镜证实该β-FeSi_2薄膜为局部外延,薄膜和Si衬底之间界面明显,没有中间层。
- 李强王海燕
- 关键词:离子束溅射沉积
- 国内外化学镀镍老化液净化再生技术研究现状被引量:16
- 2000年
- 综合评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化学镀镍老化液净化再生的主要方法及其研究现状。
- 王海燕于秀娟周定马焕明
- 关键词:化学镀镀液镀镍电镀
- Fe^(3+)掺杂TiO_2薄膜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以钛酸正丁酯、无水乙醇和冰醋酸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Fe^(3+)掺杂的TiO_2纳米薄膜。考察了其催化降解甲基蓝实验中的光催化活性和杀菌性能。并通过XRD、SEM等手段分析了Fe^(3+)掺杂TiO_2样品的相组成和表面形貌。在450℃时最佳反应物配比浓度为钛酸正丁酯:无水乙醇:冰醋酸:蒸馏水=1:4:1.5:0.2 (摩尔比),Fe^(3+)掺杂对TiO_2薄膜光催化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 王月辉刘蔚蔚王海燕高大威秦秀娟高发明
-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纳米TIO2薄膜光催化
- 建筑围护结构PM2.5渗透现场实测研究
- 门窗密闭情况下,室外颗粒物仍可以伴随渗风通过围护结构缝隙渗透进入室内,从而增加室内悬浮颗粒物浓度,危害人体健康.本文通过现场实测,研究室外颗粒物通过某学生宿舍围护结构渗透至室内的规律特征,通过连续监测室内、外PM2.5浓...
- 张辉辉王芳王砚玲李娟王海燕
- 关键词:建筑围护结构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测定
- 臭氧对羰基铁粉-CSM吸波涂层的影响
- 2008年
- 进行了改性羰基铁粉-氯磺化聚乙烯(CSM)吸波涂层的臭氧环境暴露试验,并利用SEM、XRD、IR、DSC和TG等方法研究了臭氧对其表面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造成CSM表层分解,部分羰基铁粉脱落,但未影响改性羰基铁粉的相组成,对涂层吸波性能的影响不显著。
- 王海燕张敏王海峰张永生彭桂荣
- 关键词:羰基铁粉氯磺化聚乙烯臭氧
- 化学镀镍老化液再生技术研究现状被引量:1
- 2000年
- 介绍了国内外化学镀镍老化液再生技术研究现状。
- 王海燕于秀娟周定马焕明
- 关键词:化学镀镍电镀镀液
- 超材料在微波频段的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2
- 2017年
-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超材料的研究领域已经扩展到了单负超材料、各向异性超材料、手性超材料等;研究结构也从单一的金属结构扩展到了加载石墨烯、碳纳米管等物质的新结构。目前,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投入到了超材料的研究当中,本文对超材料结构在微波频段的发展进行了综述,特别是自2010年以来超材料结构研究的新成果,并对超材料结构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为超材料的进一步实际应用提供有效、可靠的理论依据及实验基础。
- 郭经纬武晓琴刘妍喇东升徐朝鹏王海燕
- 关键词:超材料左手材料负介电常数负磁导率微波
- 3GPa压力处理对Cu-Zn合金热膨胀系数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利用膨胀仪测试了Cu-Zn合金在3GPa压力处理前后、25-700℃温度范围内的热膨胀系数;借助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XRD)及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技术,对高压处理前后合金的金相组织及相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高压处理对Cu—Zn合金热膨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压处理能增大Cu—Zn合金的热膨胀系数,改变热膨胀系数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当温度为535.14℃时,热膨胀系数呈现高峰值,较同等温度未经高压处理的Cu—Zn合金的热膨胀系数增大了49.48%。
- 王海燕刘琳彭桂荣刘建华
- 关键词:热膨胀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