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卉
- 作品数:25 被引量:66H指数:6
-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白细胞介素-1β引起胶质瘤细胞U251中蛋白聚集体形成、活性氧含量和线粒体膜电位增高被引量:7
- 2004年
-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1β (IL 1β)是否引起细胞内蛋白聚集体的形成以及细胞活性氧 (ROS)含量的变化和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IL 1β处理神经胶质瘤U2 5 1细胞 2 4h ,四唑盐 (MTT)比色法测定线粒体氧化还原酶的活性 ,用硫磺素S染色研究细胞内蛋白聚集体形成情况 ,四氯四乙基苯并咪唑基羰花青碘化物 (JC 1)检测线粒体膜电位 ,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 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结果 5ng/ml的IL 1β作用于U2 5 1小于 6h没有降低细胞活性。不同浓度IL 1β处理 2 4h后 ,与对照组比较 ,U2 5 1细胞活性在 5ng/ml时明显下降 (P <0 0 5 ) ,并随着IL 1β剂量继续加大 ,细胞存活率逐渐降低。IL 1β (5 0ng/ml)可导致细胞内蛋白聚集体形成增多 ,并且用JC 1荧光染色可检测到线粒体膜电位明显升高 ,用DCFH DA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显示 ,U2 5 1细胞内ROS含量增加。结论 IL 1β可引起U2 5 1细胞内蛋白聚集体形成 ,线粒体膜电位增高 ,ROS含量增加进而细胞氧化应激反应增强 。
- 马国诏陈生弟陆国强汪锡金杨卉
- 关键词:IL-1Β线粒体膜电位白细胞介素-1ΒU251细胞体形
- 吞咽功能的康复训练对卒中后肺炎的预防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观察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对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恢复与预防肺炎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67例脑卒中住院患者进行床旁误吸试验,对误吸试验阳性的13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训练组,训练组进行各种吞咽功能训练,观察两组吞咽功能恢复、肺炎发生与死亡情况。结果在治疗后14 d与21 d,训练组床旁误吸试验阳性率分别为31.3%与20.6%,而对照组为47.8%和40.3%,训练组均较对照组低(P<0.05);发病后1个月内训练组肺炎发生率11.8%,对照组为2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9,P>0.05);但结合我们的以往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5,P<0.05)。结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是肺炎的重要危险因素,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能促进患者恢复,减少肺炎发生,改善预后。
- 王伟平杨卉李保华牛国忠蒋敏海陈丽娜杨丹丹周小娟
-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肺炎
- 人野生型parkin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PC12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克隆人野生型parkin基因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parkin ,将重组质粒转染PC12细胞获得高表达人野生型parkin基因的PC12细胞克隆。 方法 从胎脑组织中提取总RNA ,用RT PCR方法获得人野生型 parkin基因的全长cDNA ,插入 pCR2 .1 TA克隆载体中进行序列测定 ,测序正确后将其亚克隆至表达载体pCDNA3.1,利用脂质体将重组质粒转染PC12细胞 ,经G4 18筛选获得抗性细胞克隆 ,采用RT PCR和WesternBlot方法鉴定人野生型 parkin基因在PC12细胞中的过表达。 结果 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图谱分析和DNA序列测定证实目的基因已插入重组质粒 ,RT PCR和WesternBlot证明经G4 18筛选得到的转基因PC12细胞克隆中存在人野生型 parkin基因的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人野生型 parkin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 ,获得了稳定表达人野生型parkin基因的PC12细胞克隆 ,为进一步研究parkin的生物学功能以及parkin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杨卉陈生弟李彪陆国强
- 关键词:真核表达载体PC12细胞帕金森病基因克隆
- 白介素-1β引起胶质瘤细胞U251中淀粉样蛋白聚集、活性氧含量和线粒体膜电位增高
- 目的探讨白介素-1β(IL-1β)是否引起淀粉样蛋白的聚集、细胞活性氧(ROS)含量和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以及如何减轻IL-1β导致的这种病理性免疫炎症反应。方法用不同浓度的IL-1β(0、5、10、20、50、100、...
- 马国诏陈生弟陆国强汪锡金杨卉梁梁徐洁懿
- 文献传递
- 阻断泛素-蛋白酶体通路诱导PC12细胞死亡和泛素阳性包涵体生成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探讨泛素蛋白酶体通路的功能障碍对于多巴胺能细胞的活力以及胞质内包涵体生成的影响。方法应用蛋白酶体抑制剂lactacystin(5μmol/L、10μmol/L、15μmol/L和20μmol/L)处理PC12细胞24h,MTT方法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Blot方法测定细胞内泛素化蛋白质水平,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观察泛素免疫阳性包涵体的生成。结果经5μmol/L、10μmol/L、15μmol/L和20μmol/Llactacystin处理24h后,PC12细胞的活力显著降低(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1.5%±3.6%、75.4%±2.4%、70.2%±2.7%和60.4%±3.9%),呈现剂量依赖性。WesternBlot证实对照组细胞内未检测到相对高分子质量的泛素化蛋白质;随着lactacystin作用浓度的增加,细胞内相对高分子质量泛素化蛋白质的含量逐渐增高。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对照组中仅有极少数细胞内含有泛素阳性包涵体;20μmol/Llactacystin处理组中含有泛素阳性包涵体的细胞数目显著增多(P<0.01)。结论泛素蛋白酶体通路的功能缺失能诱导多巴胺能细胞死亡,造成细胞内泛素化蛋白质积聚,促进胞质内泛素阳性包涵体的生成,可能在帕金森病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和Lewy小体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 杨卉陈生弟李彪陆国强梁梁徐洁懿
- 关键词:泛素蛋白酶抑制药PCI2细胞
- 吞咽功能的康复训练对卒中后肺炎的预防研究
- 王伟平李保华杨卉牛国忠蒋敏海陈丽娜杨丹丹周小娟
- 脑血管病已成为国民第一位死因,同时也是我国第一致残疾病,卒中后肺炎发生率高,是脑卒中主要的死亡原因,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脑卒中患者死于肺炎,显著影响脑卒中预后。而吞咽障碍是卒中后肺炎最重要原因。脑卒中后半数以上患者发生不同程...
- 关键词:
- 关键词:脑卒中肺炎吞咽功能康复训练
- 发病前他汀类药物使用对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研究发病前他汀类药物使用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脑梗死溶栓患者187例,预后评价标准:短期有效(脑卒中时与1周NIHSS评分差值≥4或8分)、长期有效(3个月mRS评分≤2或1分)、颅内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及死亡。筛选Pubmed和Embase中包含以上评价标准的文献,用Review Manager 5.2.6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中,脑卒中前服用他汀类药物在短期有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OR=2.01,95% CI:1.06-3.90,P=0.030)。多因素分析中,脑卒中前服用他汀类药物与各项预后评价指标无关。荟萃分析中,脑卒中前服用他汀类药物与症状性颅内出血(OR=1.49,95%CI:1.16-1.90,P=0.001)相关,与长期预后良好、死亡无关。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患者发病前他汀类药物使用与预后关系不大,脑卒中前他汀类药物服用与静脉溶栓的联合治疗可能是安全的。
- 聂田李保华唐波梅爱东杨卉黄盼盼蒋敏海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
- Parkin基因过表达拮抗蛋白酶体抑制剂lactacystin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
- 目的:探讨Parkin基因过表达是否能影响蛋白酶体抑制剂lactacystin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及其可能的作用机理,为阐明Parkin基因功能以及Parkin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脂质体法...
- 杨卉陈生弟李彪马国诏叶民戚辰刘佳福陆国强
- 关键词:PARKIN基因蛋白酶体抑制剂PC12细胞细胞凋亡
- 文献传递
- Parkin基因过表达拮抗蛋白酶体抑制剂lactacystin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
- <正>目的:探讨Parkin基因过表达是否能影响蛋白酶体抑制剂lactacystin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及其可能的作用机理,为阐明Parkin基因功能以及Parkin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
- 杨卉陈生弟李彪马国诏叶民戚辰刘佳福陆国强
- 关键词:PARKIN基因蛋白酶体抑制剂PC12细胞细胞凋亡
- 文献传递
- 帕金森病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被引量:2
- 2007年
-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动作迟缓和姿势异常,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缺失和纹状体多巴胺递质进行性减少为其典型的病理生化特征。虽然至今仍缺乏病因治疗手段,但已有多种抗帕金森病药物及手术治疗被证实能有效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在临床实践中,帕金森病患者的疗效和预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个体差异性、病情进展速度及长期治疗难以避免的药物不良反应,尤其运动并发症等。
- 杨卉陈生弟
- 关键词:抗帕金森病药物循证医学证据PARKINSON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静止性震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