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中

作品数:3 被引量:5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能源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篇低碳
  • 1篇低碳转型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碳减排
  • 1篇碳排放
  • 1篇暖期
  • 1篇聚类分析
  • 1篇LMDI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兰州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西...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国家发展和改...

作者

  • 3篇华中
  • 2篇许宝荣
  • 2篇邹松兵
  • 1篇郑景云
  • 1篇刘健
  • 1篇葛全胜
  • 1篇萧凌波
  • 1篇方修琦
  • 1篇杨保
  • 1篇吕斌

传媒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LMDI的甘肃省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研究被引量:23
2020年
依据中国碳排放数据库,运用LMDI模型对甘肃省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识别出相关因素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甘肃省CO2排放变化的影响作用差异明显;经济规模的扩张对CO2排放增长起决定作用,对甘肃省CO2排放增长的贡献率为70.9%,能源强度下降是抑制甘肃省CO2排放增长的关键因素,对减少碳排放的贡献率为40.8%,森林碳汇通过吸收CO2对减少碳排放的贡献率达49.8%;在各产业中,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是碳排放量最大的产业,年均占比80%以上.
董莹许宝荣华中邹松兵吕斌陆志翔毛鸿宁李芳
关键词:碳排放
面向低碳转型的甘肃省地区聚类分析被引量:7
2020年
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问题,必须推进碳减排行动以减缓气候变暖。不同地区的碳排放特征不同,但又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有效的地区聚类分析是地区低碳发展分类指导研究的关键。基于碳排放与减排可能性问题,运用系统聚类法对甘肃省下辖14个地市州碳减排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甘肃省14个地市州可分为4类,不同类别地区各具特征,减排潜力差异明显;分类结果综合性强且不完全体现区域连续性,即不能以地理区位划分进行碳减排的分类指导。针对不同类型地区应实行各具特色的有效低碳发展路径。
董莹华中陆志翔许宝荣邹松兵
关键词:碳减排聚类分析
过去2000年全球典型暖期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被引量:25
2015年
通过对中国不同地区气候序列重建与暖期气候特征、气候驱动因子变化分析与典型暖期成因机制模拟诊断、暖期气候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与人类适应、北半球温度变化及典型暖期协同特征等问题的研究,发现:(1)20世纪气候增暖在过去2000年中并非空前,但20世纪气候增暖在北半球几乎同步,而中世纪增暖在空间上则存在幅度和位相差异;这主要是因为20世纪全球增暖主要受温室气体增加驱动的"大气稳定机制"、而中世纪增暖主要受太阳短波辐射变化驱动的"海洋恒温机制"所致.(2)与2008年初中国南方"雨雪冰冻"相似的极端寒冷事件可能对温度年代际变化有早期预警意义,当前的"增暖停滞"可能是自然变率导致的气候由暖转冷的一个早期信号.(3)中国历史上的社会经济波动与气候变化之间存在"冷抑暖扬"的对应特征;但与暖期相伴的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膨胀也增加了对资源与环境的压力,使得在出现温度下降、降水减少等重大气候转折时,容易导致人地关系失衡、甚至触发社会危机.这些结果增进了对年代至百年尺度气候变化特征与机制的理解,也对我国适应未来气候变化具有参考价值.
葛全胜华中郑景云方修琦萧凌波刘健杨保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