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柯蓉蓉

作品数:22 被引量:69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州血液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1篇献血
  • 17篇献血者
  • 8篇无偿
  • 6篇无偿献血
  • 4篇影响因素
  • 4篇招募
  • 4篇全血
  • 4篇献血服务
  • 3篇电话服务
  • 3篇信息化
  • 3篇综合服务平台
  • 3篇献血者招募
  • 3篇机采
  • 3篇机采血小板
  • 3篇服务平台
  • 3篇采血
  • 2篇血小板献血者
  • 2篇重复献血
  • 2篇机采血小板献...
  • 1篇大学生

机构

  • 22篇广州血液中心

作者

  • 22篇柯蓉蓉
  • 20篇黎世杰
  • 20篇陈锦艳
  • 12篇郑晓晓
  • 6篇龙珑
  • 5篇贝春花
  • 5篇汪传喜
  • 5篇洪晓春
  • 4篇谭咏恩
  • 3篇梁华钦
  • 3篇李锦城
  • 3篇蓝琴
  • 3篇林昌
  • 2篇关飞舜
  • 2篇何博
  • 2篇欧阳剑
  • 2篇杨小芳
  • 1篇黄伯泉
  • 1篇黄晓莹
  • 1篇付涌水

传媒

  • 11篇中国输血杂志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3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8篇2016
  • 1篇2015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偿献血综合服务平台的构建和应用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持续改进献血服务过程,提高服务能力。方法研发广州市无偿献血综合服务平台信息系统,设计了无偿献血服务系统、综合服务平台对接系统、便捷终端系统和呼叫中心四大模块应用于献血服务。结果使无偿献血一站式集约化服务,献血过程的全纪录,献血服务精细化管理等得以实现。结论无偿献血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了献血服务全过程的记录、跟踪、管理及数据的应用,优化了献血服务流程,加强了部门协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贝春花黎世杰陈锦艳柯蓉蓉李锦城林昌周龙珑许颖莹
关键词:信息化
全血献血者维护策略探讨:基于全血献血者全数据的分析
目的分析2013-2015年广州市初次全血献血者的流失及固定全血献血者的结构组成和增长变化情况,探讨全血献血者的维护和保留策略。方法从广州血液中心采供血管理系统获得2013-2015年献血者的全数据,分年度筛选出固定全血...
柯蓉蓉陈锦艳黎世杰许颖莹杨洁莹李丰沛韦琳莉郑晓晓龙珑
文献传递
2014-2018年广州市全血献血者数据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分析广州市2014-2018年全血献血者的年龄分布特点和献血量变化情况,探讨全血献血者宣传招募与保留的策略,为进一步加强无偿献血招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广州血液中心采供血管理系统中获得2014-2018年全血献血者的全数据,分年度统计全血献血者人数、年龄分布、献血量和献血次数。结果:2014-2018年,18~25岁献血人数最高,占当年总献血人数45%~49%,其次分别为26~35岁、36~45岁、46~55岁;2014-2018年,18~25岁、46~55岁及56~60岁献血人数逐年递增,26~35岁及36~45岁献血人数逐年下降。2014-2018年,总献血人数先升后降,年度献血1次的献血者相对占比逐年下降,献血2次的献血者占比逐年增长,3次献血者占比变化不大;献血1次人数占比(87.49%)最高,其次分别为献血2次献血者(12.50%)及3次献血者(0.01%)。2014-2018年,2 U(400 mL)献血者占比最大,其次是1 U(200 mL)和1.5 U(300 mL);2 U献血者比例在2014-2017年由65.88%逐年增长到72.45%,2018年下降至69.89%;1 U献血者比例在2014-2017年由24.12%逐年减少到17.56%,2018年上升至19.83%;2014-2018年,1.5 U献血者占比在9.99%~11.99%波动,变化不大。结论:广州地区的全血献血者队伍总体呈平稳增长趋势,根据献血者的年龄分布应针对年轻人特别制订无偿献血的宣传和招募策略。
黄健华陈锦艳柯蓉蓉谢桂芸黄晓莹黎世杰
关键词:招募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及其软件的献血者意向献血地点空间分布分析
2022年
目的 了解广州市全血献血者的意向献血地点及其空间分布。方法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及其ArcGIS软件,迁移其他领域中成熟应用的空间分布分析方法,对2021年8月1日~2022年7月30日在广州血液中心17个全血献血点献血的献血者做随机分层抽样,并收集其意向献血地点,通过高德地图导出为GCJ-02坐标,经Python的pandas等模块转化为世界丈量系统(WGS)84坐标;同法将现有17个献血点地点转化为世界丈量系统(WGS)84坐标后,加载到ArcGIS软件的Arcmap组件。对献血者意向献血地点做聚类分析并获得中位数中心,对现有献血点计算3环缓冲区;以意向献血点是否被现有献血点缓冲区覆盖或紧邻作为二者是否“匹配”的判断标准。结果 共收集40 523(人)份有效献血者意向献血地点,经空间分布分析获得的17个意向献血点中有8个被现有献血点缓冲区覆盖或紧邻,其他9个意向献血点距离现有献血点较远。结论 利用GIS技术及ArcGIS软件对献血者献血意向地点做空间分布分析,可发现现有献血点是否满足献血者对于献血地点便利性的服务需求,为血站不断优化献血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陈锦艳谢桂芸柯蓉蓉郑晓晓许颖莹洪晓春黎世杰梁华钦
关键词:ARCGISGIS技术
电话服务在无偿献血者招募与保留中应用的探讨
许颖莹陈锦艳黎世杰蓝琴柯蓉蓉龙珑郑晓晓汪传喜
广州地区大学生群体重复献血影响因素调查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调查分析大学生群体重复献血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因素,为维护和保留大学生献血群体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以及半结构访谈制作问卷,确定了重复献血影响因素相关的动机促进因素、阻碍因素、社会影响因素共3大部分。于2020年11~12月分层抽取广州地区10所高校的1200名参加无偿献血活动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问卷结果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Logistics逐步归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献血有益健康、血液短缺、无偿献血优惠政策、担心家人需要用血等4个因素是重复献血大学生献血的动机促进因素;献血地点不方便和对献血纪念品不满意等2个因素是重复献血大学生的献血阻碍因素。另一方面,身边同学的鼓励而献血、好奇等2个因素是初次献血大学生献血的动机促进因素;担心献血影响身体健康是初次献血大学生献血阻碍因素。结论采供血机构应加强血液相关知识、献血优惠政策、采供血现状等献血宣传;积极利用同伴影响及高校的特殊环境,形成良好的献血氛围;重视献血服务及采供血机构的信誉。
洪晓春谢桂芸柯蓉蓉许颖莹郑晓晓黎世杰陈锦艳
关键词:大学生重复献血影响因素
广州地区乙肝表面抗原单试剂反应性献血者复查结果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了解乙肝表面抗原(HBsAg)单试剂反应性献血者的复检情况以及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在广州血液中心献血时血液筛查呈核酸检测(NAT)阴性、HBsAg ELISA检测单试剂反应性,且在献血6个月后回本中心进行复查的267名献血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复查的ELISA和NAT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分析献血者年龄、性别、献血次数、职业以及教育程度与复查结果的关系。结果参加复检的267名献血者中,55名复检不合格(20.6%),其中HBsAg双试剂反应性15名,单试剂反应性33名,双试剂阴性7名(NAT阳性5名,ALT双试剂阳性2名)。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表明,影响复检结果的因素有年龄和献血次数:年龄越大,复检不合格率越高(Exp(B)=1.050,P=0.032);初次献血者的复检不合格率显著高于献血210次(Exp(B)=0.274,P<0.001)以及超过10次的献血者(Exp(B)=0.198,P=0.038)。结论 HBsAg单试剂反应性献血者复检不合格率较低,与献血者年龄和献血次数有关。本研究为固定献血者队伍的建设以及HBsAg单试剂反应性献血者的归队提供科学依据。
郑晓晓许颖莹柯蓉蓉黎世杰陈锦艳
关键词:乙肝表面抗原
献血者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的探索性因子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了解无偿献血奉献奖献血者这一特殊群体的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法及半结构访谈法构建调查问卷,确定了27个与影响因素和行为特征相关的条目,采用Likert 5级量表分别按等级赋值1—5分。于2017年1月—2018年6月,对通过本中心申报,获得2015—2016年广东省无偿献血奉献奖及2014—2015年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的献血者展开完全随机的问卷调查。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结果总问卷Cronbach'sα系数为0. 787。无偿献血奉献奖献血者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可用7个因子解释:献血服务满意度、无偿献血政策、献血的益处、亲密关系者支持、无偿献血宣传、面对献血阻力的态度、献血相关知识,其平均得分分别为3. 92、2. 24、4. 42、3. 57、3. 27、4. 37和3. 12。结论无偿献血奉献奖获得者献血目的更倾向自身内在动机;做好献血服务,保护好献血者的内在动机和爱心,是最重要的保留和维护措施。
陈锦艳欧阳剑柯蓉蓉许颖莹谢桂芸郑晓晓梁华钦黎世杰付涌水贝春花
关键词:影响因素
无偿献血综合服务平台的构建和应用
目的 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持续改进献血服务过程,提高服务能力。方法 研发广州市无偿献血综合服务平台信息系统,设计了无偿献血服务系统、综合服务平台对接系统、便捷终端系统和呼叫中心四大模块应用于献血服务。结果 使无偿献血一站武集...
贝春花黎世杰陈锦艳柯蓉蓉李锦城林昌周龙珑许颖莹
关键词:信息化
重复献血者间隔期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使用纵向研究的设计和分析技术,探讨全血重复献血者间隔期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linear mixed effect model,LMEM)对广州血液中心40 876名在2017年间第二次献全血的献血者截止2019年12月30日的献全血行为进行了跟踪,以经Cox-Box变换后的献血者间隔天数为结局变量,测量其每次献全血时相关的影响因素的变化并建模分析。结果随着献血间隔期序列号的增加,献血者平均献血间隔期呈现缩短趋势,每增加一个献血间隔期,减少-0.002 6个Cox-Box变换后的献血者间隔天数单位(T=-11.47,P<0.000 1),且献血间隔期序列号与其他变量存在广泛的交互效应(P值均<0.05)。在控制了其他变量后,与18—25岁组相比,25—35岁组、35—45岁组及>45岁组献血者献血间隔期均所有延长(参数估计值均为正值,P值均<0.000 1)。考虑年龄组与献血间隔期序列号的交互作用后,其变化方向发生改变,各年龄组与参考年龄组对比,随着献血间隔期序列号的增加,献血间隔期呈现下降趋势(参数估计值均为负值,P值均<0.05)。个人自愿组与团体自愿组对比,其献血间隔期呈现增加趋势(T=3.68,P<0.05)。汉族组与其他民族组对比,其献血间隔期呈现增加趋势(T=3.85,P<0.05),但加入献血间隔期序号的交互作用后,变化反向改变(T=-2.41,P<0.05)。献血400 mL献血者,与较低献血量献血者对比,献血间隔期减少-0.000 7个Cox-Box变换后的献血者间隔天数单位(T=-3.61,P<0.05),考虑了其他因素的交互作用后(个人自愿×400 mL;献血间隔期序号×献血400 mL),变化方向没有改变,减少速率有所变化,其中以个人自愿×400 mL组减少速率最大(参数估计值为-0.002 09)。但献血次数多的献血者,个人自愿者组献血间隔期更短(T=-2.83,P<0.05)。结论随着献血次数的增加,平均献血间隔呈缩短趋势。应做好低年龄组、其他民族组的关爱工作,促进他们保持以
郑晓晓黎世杰冯凡凡洪晓春柯蓉蓉许颖莹谢桂芸谭咏恩陈锦艳
关键词:重复献血者影响因素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