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楠楠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胃癌
  • 2篇单核
  • 2篇单核细胞
  • 2篇血管
  • 2篇细胞
  • 2篇免疫
  • 2篇核细胞
  • 2篇表达及临床意...
  • 1篇单核细胞趋化
  • 1篇单核细胞趋化...
  • 1篇单核细胞趋化...
  • 1篇蛋白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生成
  • 1篇人胃癌
  • 1篇实验室
  • 1篇树突
  • 1篇树突状
  • 1篇树突状细胞

机构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5篇张楠楠
  • 4篇石海
  • 4篇胡乃中
  • 4篇许建明
  • 3篇程芃
  • 3篇卢杰
  • 1篇陈琼
  • 1篇杨鹏

传媒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6
  • 3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巨噬细胞金属弹力酶缺氧诱导因子-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金属弹力酶(HME)、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胃癌及癌旁组织各30个标本中HME、HIF-1α及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1HME、HIF-1α和VEGF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HME的表达与胃癌的血管浸润和分化程度有相关性,HIF-1α的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相关性,VEGF的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相关性。3VEGF分别与HME和HIF-1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密切的相关性。结论胃癌中HME、HIF-1α及VEGF的高表达可能为肿瘤侵袭转移的机制之一,且这些指标的检测对于胃癌的早期判断、干预治疗及预测肿瘤的转移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石海卢杰程芃张楠楠许建明胡乃中
关键词:胃癌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HME、AS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5年
目的探讨人巨噬细胞金属弹力酶(HME)、血管抑素(AS)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胃癌和癌旁组织石蜡标本30例中的HME、AS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1胃癌组织中HME和AS蛋白的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胃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HME的阳性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血管浸润呈正相关性,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无显著相关;AS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大小、浸润程度、血管浸润、淋巴及远处转移呈负相关性,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无显著相关。3胃癌组织中HME与AS蛋白的阳性表达存在关联性。结论HME、AS在胃癌组织中存在异常高表达且表达有关联性,两者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这可能为胃癌的诊断、预后判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卢杰石海程芃张楠楠许建明胡乃中
关键词:胃癌AS免疫组化
实验室多指标联合预测脓毒血症患者死亡风险的研究
2025年
评价白蛋白与碱性磷酸酶、单核细胞百分比联合对脓毒血症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确定脓毒血症患者死亡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碱性磷酸酶、单核细胞百分比与白蛋白联合对脓毒血症患者死亡结局的预测准确性。结果 共519例患者纳入研究,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碱性磷酸酶、单核细胞百分比是脓毒血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本研究通过筛选独立危险因素,确定白蛋白与碱性磷酸酶、单核细胞百分比联合可有效预测脓毒血症患者的死亡风险,为实验室多指标联合预测脓毒血症患者死亡结局提供了一定的临床依据。
张楠楠童文靓陈琼杨鹏
关键词:脓毒血症白蛋白碱性磷酸酶
人胃癌组织中人巨噬细胞金属弹力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人巨噬细胞金属弹力酶(human macrophage metalloelastase,HME)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胃癌和癌旁组织石蜡包埋组织标本30例中的HME和MCP-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HME与MCP-1的相关性及两者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1)HME和MCP-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70.0%(21/30)和80.0%(24/30),而在癌旁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26.7%(8/30)和16.7%(5/30),二者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胃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HME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血管浸润有关(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无明显相关;MCP-1的表达与患者的肿瘤的浸润深度、肿瘤大小、肿瘤分期、淋巴转移、远处转移有关(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无明显相关;(3)HME与MCP-1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无相关性(列联分析r=0.115,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HME、MCP-1的高表达与胃癌的血管生成、浸润、转移有关,参与人胃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助于探讨胃癌的发生机制.
石海程芃卢杰张楠楠许建明胡乃中
关键词:胃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免疫组织化学
CD11c和MHC-Ⅱ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s)的数量及成熟情况在肝细胞性肝癌(简称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0例肝癌患者术后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并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石蜡切片中DCs特异性标志CD11c、MVD标志CD34以及DCs成熟标志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类分子(MHC-Ⅱ)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癌组织中CD11c和MVD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癌组织中MHC-Ⅱ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1)。MVD与MHC-Ⅱ呈负相关性(r=-0.480,P<0.01),而与CD11c则无明显相关性。癌组织中各项指标的表达与肝癌的转移、TNM分期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肝癌组织中CD11c、MHC-Ⅱ的表达与肝癌的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MVD的高表达与浸润性DCs的成熟度呈负相关性,提示增加DCs的成熟度可能成为肝癌抗血管治疗的潜在靶点之一。
张楠楠石海许建明胡乃中
关键词:肝细胞癌树突状细胞肿瘤微血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