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
- 作品数:93 被引量:108H指数:5
- 供职机构: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指导性项目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应用基础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一种间断紫外辐照联合次氯酸反冲洗控制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间断紫外辐照联合次氯酸反冲洗控制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膜组件置于反应池中,通过进水泵向反应池中进水,通过出水泵将反应池中的水经过膜组件输送到外部;S2:在出水泵与所述膜组件之间的...
- 姚平张晓磊张俊徐文齐
- 葡萄籽纳米银的制备及其在染料催化还原降解中的应用
- 为了探索纳米银粒子的绿色制备,选用葡萄籽提取物作为还原剂和稳定剂,采用生物还原法制备葡萄籽纳米银粒子,并讨论了反应条件对葡萄籽纳米银制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葡萄籽提取物溶液在可见光范围内无明显吸收峰,而葡萄籽纳米银粒子...
- 张俊姚平许磊杭伟明
- 关键词:纳米银葡萄籽提取物还原降解
- 一种酚类环保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酚类环保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整理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酚类脂质体微粒50‑80份、柠檬酸5‑10份、单宁酸3‑6份、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4‑8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3‑7份、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4‑9份...
- 张俊
- 文献传递
- "工学交替、校企共培"三级平台人才培养模式下纺织染整与贸易专业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本文介绍了高职高专纺织染整与贸易专业群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对学院三年来专业群建设的回顾和总结,从人才培养体制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实训体系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双师团队建设、专业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等六个方面...
- 张俊许磊牛建涛
- 关键词:工学交替专业群纺织
- 葡萄籽纳米银的制备及其在染料催化还原降解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8年
- 选用葡萄籽提取物作为还原剂和稳定剂,采用生物还原法制备葡萄籽纳米银粒子,讨论了反应条件对葡萄籽纳米银制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葡萄籽提取物溶液在可见光范围内无明显吸收峰,而葡萄籽纳米银粒子溶液在422 nm处存在明显的吸收峰。激光粒径仪分析可知,葡萄籽纳米银粒子的最小平均粒径可达22 nm左右;TEM图显示,葡萄籽纳米银粒子外观形态基本呈现圆球状,分散比较均匀。同时,葡萄籽纳米银粒子可对染料直接红23进行催化还原降解,不同p H值条件下制备的葡萄籽纳米银粒子在催化性能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较高pH值条件下(pH=8.0)制备的纳米银粒子,由于其平均粒径更小且产率更高,催化效率更高。反应12 min,直接红23染料的催化降解率可达94%以上。
- 张俊姚平许磊杭伟明
- 关键词:纳米银葡萄籽提取物直接染料还原降解
- 纳米银粒子对偶氮染料的催化还原降解及其机理研究
- 为了探索纳米银粒子对染料的催化还原降解,选用单偶氮和双偶氮染料为目标降解物,以硼氢化钠为还原剂,研究纳米银粒子的催化性能及偶氮染料催化还原降解的机理。经过实验讨论得知,在不加入纳米银催化剂的条件下,硼氢化钠还原剂对单偶氮...
- 张俊姚平许磊陆卫东
- 关键词:纳米银偶氮染料还原降解
- 葡萄籽对于真丝织物的染色工艺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真正环境友好型的天然染料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葡萄籽作为天然染料,研究了其对于真丝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前媒法染色,对于媒浴和染浴过程的PH值、温度、染色时间以及媒染剂和葡萄籽用量等做了进一步的优化和分析,最终得到了葡萄籽对于真丝染色的最佳工艺参数。因此,本实验结果表明,葡萄籽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天然染料。
- 陈梦吉曹天天张俊夏剑雨王丽丽赵兵
- 关键词:天然染料葡萄籽真丝染色工艺
- 一种磁性用于降解染料的石墨烯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申请涉及纳米材料及环境科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磁性用于降解染料的石墨烯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36‑44份功能化氧化石墨烯、6‑8份巯基化核壳粒子、0.02‑0.06份光引发剂和320‑360份...
- 姚平柴文波张俊朱小威
- 一种抗菌防紫外微胶囊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防紫外微胶囊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将赤楠叶精油、桧柏油、水杨酸-4-叔丁基苯酯、壳聚糖、聚乙二醇、栀子黄、文冠果油、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桦木酮酸、阿糖醇、木质纤维素和异丙醇...
- 张俊
- 文献传递
- 丝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2
- 2019年
- 丝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的优秀文化,如何在高职院校中进行教育与传承,值得地方高职院校进行深入的探索与实践。本文基于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两个相对立的教育理论揭示了丝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中教育传承的内涵,介绍了学校通过建设丝绸类教学资源库打造课程资源,并通过引进技艺大师打造混编师资队伍,同时通过将丝绸传统技艺和文化嵌入到相关专业课程与教学活动中,实践丝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职中的嵌入式教育传承。最后分析了丝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职中教育传承的意义。
- 牛建涛张俊徐超武胡绮
-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丝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