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新生儿
  • 2篇佝偻病
  • 2篇儿童
  • 1篇低血糖
  • 1篇多器官功能
  • 1篇多器官功能不...
  • 1篇多器官功能不...
  • 1篇新生儿惊厥
  • 1篇血清
  • 1篇血糖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反
  • 1篇炎症反应
  • 1篇炎症反应综合...
  • 1篇营养
  • 1篇营养状况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器官
  • 1篇器官功能
  • 1篇器官功能不全

机构

  • 6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郭素梅
  • 2篇陈玉勤
  • 2篇杨薇
  • 2篇王秋月
  • 2篇蔡菊英
  • 2篇王学梅
  • 1篇任海涛
  • 1篇高华英
  • 1篇齐铁雄
  • 1篇张秋生
  • 1篇张秋生
  • 1篇黄燕

传媒

  • 2篇中国地方病防...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航空航天医药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危重新生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2005年8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37例危重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统计SIRS及MODS的发生情况及病死率。结果37例患儿中,符合SIRS标准21例(57%),发生MODS28例(76%),死亡7例(19%)。不同危重病例评分患儿SIRS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χ^2=7.19,P〈0.05),SIRS患儿MODS发生率(20/21)较非SIRS患儿(8/16)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7.788,P〈0.01),且符合SIRS项目越多,病死率越高。结论危重新生儿均有出现SIRS和MODS的可能性,危重病例评分值越低,SIRS发生率及病死率越高。
蔡菊英郭素梅陈玉勤齐铁雄
关键词:危重新生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百日咳合并麻疹1例
2004年
张秋生陈玉勤郭素梅
关键词:百日咳合并症麻疹小儿
0~6岁儿童血清25-(OH)D水平与佝偻病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亚北地区0~6岁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探讨佝偻病发病相关影响因素,为佝偻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临床表现,血生化及左腕关节X线摄片结果将北京市亚北地区210例0~6岁儿童分为无佝偻病组(健康组)157例和佝偻病组53例。对佝偻病发病相关因素做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佝偻病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佝偻病组与健康组儿童25-(OH)D及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NB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生佝偻病与母孕期腿部抽筋史、每天户外活动时间、钙剂摄入情况及维生素D补充情况、儿童每天户外活动时间、钙剂摄入情况及维生素D补充情况、患有慢性腹泻等因素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孕期每天户外活动时间<2 h、每天钙摄入<1 000 mg、补充维生素D<400 u、儿童每天户外活动时间<2 h、钙摄入<400 mg、补充维生素D<400 u与佝偻病发生密切相关。结论:北京市亚北地区佝偻病患儿血清25-(OH)D水平明显降低,对疑似佝偻病患儿尽可能行血清25-(OH)D检测,避免过度诊断。母孕期每天户外活动时间<2 h、每天钙摄入<1 000 mg、补充维生素D<400 u、儿童每天户外活动时间<2 h、钙摄入<400 mg、补充维生素D<400 u是佝偻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王学梅郭素梅高华英杨薇黄燕王秋月任海涛
关键词:佝偻病影响因素
北京市亚北地区0~6岁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调查分析被引量:29
2011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亚北地区0~6岁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为佝偻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市亚北地区0~6岁210例有可疑VitD摄入不足病史和佝偻病的任何一个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的儿童进行佝偻病相关因素问卷调查、体格检查,采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竞争法)检测血清25-(OH)D3水平,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北京市亚北地区0~6岁儿童血清25-(OH)D3平均水平(25.463±7.772)ng/ml,不同年龄段血清25-(OH)D3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性别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缺乏率24.8%,新生儿、早期婴儿及学龄前儿童维生素D缺乏率高。结论:北京市亚北地区0~6岁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不如南方地区,应重点加强孕母、早期婴儿及学龄前儿童的维生素D补充。
王学梅郭素梅杨薇王秋月蔡菊英张秋生
关键词:维生素D营养状况儿童佝偻病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特点及病因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详细了解新生儿惊厥的临床特点及相关主要病因,为新生儿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7年2月在医院因惊厥而住院治疗的新生儿120例,详细了解患儿的一般临床特点、惊厥发生的类型、惊厥的病因、实验室相关检查及治疗和病情的转归情况,探究导致其发生的主要病因及相关治疗方法。结果导致新生儿发生惊厥的主要病因是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HIE),共51例,占42.50%。而临床上新生儿惊厥的主要发作类型以微小型发作为主,共59例,占49.17%,其次为强直型,共17例,占14.17%,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新生儿惊厥的发作临床表现不典型,必须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的高度注意。结论详细了解新生儿惊厥的临床特点及常见主要病因,就能尽早的对于新生儿进行有目的监测和针对性的诊治,这对于减少其神经系统相关后遗症的发生和提高患儿生存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郭素梅
关键词:新生儿惊厥病因
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探究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低血糖症新生儿106例,积极处理患儿低血糖状态,根据核磁共振(MRI)、脑电图(EEG)等检查结果,将出现脑损伤的19例患儿纳入观察组,未出现脑损伤的87例患儿纳入对照组。观察记录低血糖性脑损伤患儿的临床表现,对性别、胎龄、新生儿体质量、分娩方式、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新生儿窒息、病理性黄疸、首次哺乳时间、喂养困难、呼吸异常、肌张力降低、新生儿惊厥、意识异常、最低血糖水平、低血糖持续时间,EEG检查情况等可能影响低血糖新生儿脑损伤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研究中低血糖性脑损伤的发生率为17.9%,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惊厥、呼吸异常、肌张力降低,MRI检查提示所有患儿损伤主要累及顶枕部皮层,扩散加权成像呈高信号,大多数T1W1呈低信号,T2W1呈高信号;EEG检查结果提示大多患儿出现异常改变,以局灶性阵发性棘波、电压平坦以及双侧半球间断低电压表现为主。经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得到孕妇合并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惊厥、血糖水平低于1.5 mmol/L、低血糖持续时间>24 h、EEG检查结果异常是影响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血糖浓度过低、低血糖状态持续时间越长、新生儿惊厥发作、孕妇合并妊娠期糖尿病、EEG检查结果异常可能影响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的发生,应加强监测并积极干预,降低新生儿脑损伤风险,避免神经系统损伤。
郭素梅
关键词: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