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晋楠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内蒙古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秩序
  • 2篇儒家
  • 2篇先秦儒家
  • 2篇孔子
  • 1篇义理
  • 1篇哲学
  • 1篇哲学史
  • 1篇中国哲学
  • 1篇中国哲学史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和谐
  • 1篇周易
  • 1篇专题教学
  • 1篇专题教学模式
  • 1篇追寻
  • 1篇自然秩序
  • 1篇理想国
  • 1篇伦理
  • 1篇伦理化
  • 1篇君民关系

机构

  • 4篇内蒙古科技大...
  • 1篇湖南大学

作者

  • 5篇晋楠

传媒

  • 1篇科教文汇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科教导刊
  • 1篇学术问题研究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自然秩序的伦理化——略论孔子的社会和谐理想
2016年
先秦时期的孔子通过"大同世界"的描述,表达了他对于社会和谐秩序的理想。他以家庭和谐的建立为出发点,对父子关系、夫妇关系、兄弟关系进行了伦理规范;接下来,将这种规范进行合理外扩,构建出社会一般交往原则和方法;最后,将前两者结合并推广,构建出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和谐。在这一过程中,孔子将血缘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前提,将人伦亲情作为社会道德的基础,将自然秩序进行社会伦理转化,从而实现和谐状态。
晋楠
秩序与和谐的追寻——孔子与柏拉图和谐社会构想之比较
“和谐社会”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永恒追求。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构想的“大同世界”代表了中国古代追求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提出的“理想国”是集合了政治学、伦理学、本体论和认识论于一体,为后人展现了一副超越现实...
晋楠
关键词:孔子柏拉图理想国先秦儒家
文献传递
专题教学模式在“中国哲学史”课程中的运用被引量:2
2015年
专题教学模式是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改革的一种新的尝试。专题教学是指教师有选择地将教学内容整合成若干专题进行深入讲授的教学方式,应从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工具及考核体系五个方面着手进行专题教学设计。实践证明,专题教学能有效克服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充分发挥教师的专长,提高教研水平。
晋楠
关键词:专题教学教学设计
从《周易》泰卦之义理看古代君民和谐观被引量:1
2016年
政治关系和谐是中国古代社会和谐的重要体现,集中反映在君民之间关系和谐。《周易》中集中解释君民关系的是履、泰两卦。其中,泰卦以看似上下秩序颠倒来实现上下交感、上下互通,最终达到和谐的目的,其构思精巧,体现了中国古代君民和谐观的内在逻辑和深刻内涵。
晋楠
关键词:君民关系周易
从《礼记·礼运》篇看先秦儒家社会和谐的构想
2015年
秩序和谐是人类理想社会的重要评判标准。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提出了"大同世界"理想,代表了中国古代追求社会和谐的最高境界。在"大同世界"构想中,孔子以某种"自然秩序"作为社会秩序创建的伦理范式和标准,以"仁爱"为原则,以"忠""恕"为途径,由近及远、由己及人、层层外推的方式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一个关爱彼此的和谐世界,并通过严格论证为这一构想确立了哲学依据。
晋楠
关键词:先秦儒家秩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