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楠楠
- 作品数:3 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甲基丁香酚对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组织中黏蛋白5AC的影响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观察甲基丁香酚对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中黏蛋白5AC(MUC5AC)的影响。方法:将72只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12只)和造模组(60只),卵清蛋白致敏Wistar大鼠建立变态性鼻炎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氯雷他定组和甲基丁香酚小、中、大剂量组(10mg/kg、20mg/kg、40mg/kg),各组给药干预,分别在干预l周、2周、4周和6周后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实时定量PCR检测MUC5AC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MUC5AC蛋白阳性表达细胞百分率及MUC5ACmRNA表达量小剂量组在整个干预过程中与模型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中剂量组分别在干预2周和4周后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氯雷他定组在干预1周后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氯雷他定组MUC5AC蛋白阳性表达细胞百分率比较:中剂量组在干预6周后依然较高(P〈0.05),大剂量组在干预6周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氯雷他定组MUC5ACmRNA表达量比较,大、中剂量组在干预4周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甲基丁香酚可以显著抑制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中黏蛋白MUC5AC的表达,进而对变应性鼻炎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为临床应用研究提供依据。
- 孟楠楠侯赟桂岩席克虎王有虎杨静陈虹张小兵
- 18β-甘草次酸钠滴鼻对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上皮纤毛的影响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观察18β-甘草次酸钠滴鼻对变应性鼻炎(AR)大鼠鼻黏膜上皮纤毛的影响。方法:卵清蛋白(OVA)致敏Wistar大鼠建立AR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布地奈德组(0.2mg/kg剂量)和甘草次酸钠组(20mg/kg剂量和40mg/kg剂量),各组分别在给药2周和4周后比较各组大鼠行为学评分,取鼻中隔黏膜电镜下观察形态学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2周和4周均出现典型的AR症状,行为学叠加评分>5分;经布地奈德和甘草次酸钠干预后,AR症状减轻,行为学叠加评分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2周布地奈德组和甘草次酸钠组大鼠鼻黏膜纤毛柱状上皮顶端的稠厚黏液毯状分泌物明显减少,纤毛粘连、倒伏、脱落程度明显减轻,且布地奈德组略好于甘草次酸钠组;4周布地奈德组和甘草次酸钠20mg/kg组纤毛倒伏、脱落均完全消失,且纤毛排列具方向性。甘草次酸钠20mg/kg组较布地奈德组及甘草次酸钠40mg/kg组的纤毛更整齐、光滑,纤毛状态更接近正常对照组。结论:18β-甘草次酸钠可显著抑制AR模型大鼠鼻黏膜纤毛的病理改变。
- 杨静席克虎桂岩王有虎张福宏马春霞洪浩刘翔毅孟楠楠张小兵
- 关键词:纤毛电镜
- 兰州市区6~13岁学龄期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5
- 2015年
- 目的了解兰州市区6~13岁学龄期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为有效预防和治疗学龄期ADHD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在兰州市四区(城关、七里河、安宁、西固)采用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SQ)对6~13岁学龄期儿童进行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查。经PSQ筛查为阳性的儿童由小儿神经、心理行为专科医师排除智力障碍、合并其他神经或精神等疾病,依据美国精神病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诊断标准确诊ADHD;采用SPSSl7.0软件对家长填写的ADHD影响因素调查表进行统计学分析,完成ADHD相关因素调查。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3826份,收回有效问卷3604份。其中男童1826人(50.7%),年龄(9.45±1.41)岁;女童1778人(49.3%),年龄(9.33±1.75)岁。ADHD总患病率为10.63%(383例),其中男童占13.91%高于女童的7.25%(X^2=36.982,P00.001);6~7岁、8~9岁、10~11岁、12~13岁组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225,P〉0.05)。ADHD各亚型的患病率:注意缺陷为主型(ADHDPI)7.13%、多动j冲动为主型(ADHDHI)1.02%、混合型(ADHIbCT)2.46%,各亚型的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4.739,P〈0.001)。性别差异(男)、窒息史、中枢系统疾病史、语言发育史、学习成绩、孕期抑郁焦虑症、母孕期吸烟史、家庭经济收入、母亲的年龄和文化程度、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儿童零食/冷饮习惯、儿童日常生活习惯/体育锻炼习惯、以及儿童的主要抚养人等是影响ADHD的相关因素。结论兰州市区学龄期儿童ADHD患病率为10.63%,以ADHDPI型为主。生物学和家庭环境因素问的交互作用影响ADHD的发生。弱势群体家庭的儿童是ADHD重点防治对象。
- 王舒雅叶新华陈虹欧光顺孟楠楠穆静张倩
- 关键词:学龄期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