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利蒙
- 作品数:25 被引量:107H指数:6
- 供职机构:浙江萧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07—2012年浙江萧山医院尿路感染患者的肠球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调查从尿路感染患者分离的肠球菌的菌种、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尿培养采用经典型浸片Uricult,ATB-Expression细菌分析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所有资料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离肠球菌238株,主要为粪肠球菌122株(51.3%)和屎肠球菌95株(39.9%);菌株主要来源列前2位的是内科(38.2%)和泌尿外科(21.0%);耐药率较高的是红霉素(86.5%)、利福平(75.7%)和四环素(66.4%);较低的是呋喃妥因(19.7%)、万古霉素(9.6%)和利奈唑胺(0.0%);粪肠球菌对利福平、红霉素、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和四环素的耐药率较高,均≥76.5%,万古霉素耐药率0.9%;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等8种药物耐药率≥75.8%,万古霉素耐药率4.3%。粪肠球菌对所测试抗生素耐药率仅有四环素、奎奴普丁/达福普汀高于屎肠球菌,其余低于屎肠球菌;利福平、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率在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7年与2012年相比,青霉素、氨苄西林等药物耐药率上升,而环丙沙星、四环素等下降。结论肠球菌是引起尿路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为主,不同种类肠球菌耐药率差别较大,加强细菌培养和定期分析其耐药性,有助于提高临床治愈率及合理用药水平。
- 郭远瑜沈丽芳赵成国毛剑锋沈利蒙董华丽
- 关键词:尿路感染肠球菌耐药性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pvl及tst基因分布与感染类型研究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了解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临床菌株携带杀白细胞毒素(PVL)编码基因pvl和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编码基因tst情况、流行特征及感染类型,为该类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12月临床分离的MRSA 96株,采用PCR检测96株MRSA中pvl和tst基因,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检测11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多重PCR对携带pvl基因(pvl+)或tst基因(tst+)的MRSA进行mec分型(SCCmec),了解与分析pvl+或tst+MRSA感染类型。结果 96株MRSA中20株检出pvl基因占20.8%,13株检出tst基因占13.5%,未发现同时携带pvl和tst基因的菌株;除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外,pvl+/tst+MRSA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与pvl-/tst-菌株相似;20株pvl+MRSA中7株社区获得性感染菌株、13株医院获得性感染菌株,其中17株分离自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患者脓液,13株tst+MRSA均为医院获得感染菌株,其中8株分离自肺部感染患者痰液;20株pvl+MRSA中,SCCmecⅢ型11株、SCCmecⅣa型5株、SCCmecII型2株,2株未能分型;13株tst+MRSA均为SCCmecⅢ型。结论 pvl+MRSA在社区和医院内均有流行,主要引起皮肤和软组织感染;tst+MRSA仅在医院内流行,主要引起肺部感染;pvl+和tst+MRSA均以SCCmecⅢ型为主。
- 沈利蒙张易进孔江英董华丽张传领
-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白细胞毒素
- tst基因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及基因分型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染色体上编码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I(TSST-I)的tst基因,研究tst基因携带情况以及临床感染特点。方法:应用PCR方法对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cA基因和tst基因进行体外扩增;多重PCR对tst基因阳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进行SCCmec基因分型。结果:46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出mecA基因阳性180株,阳性率为39.1%(180/460);tst基因阳性菌株105株,阳性率为22.8%(105/460)。105株tst基因阳性菌株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53株,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52株,分别占29.4%和18.6%,MRSA较MSSA tst基因检出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t基因阳性MRSASCCmec基因分型以SCCmecII和SCCmecIII为主,分别占30.2%(16/53)、60.4%(32/53),另有5株未分型。结论:tst基因阳性菌株在临床分离的MRSA中占有较高比例,SCCmec基因分型以SCCmecII和SCCmecIII为主,临床医生应予以足够重视。
- 张传领倪克明楚旭沈利蒙毛剑锋董华丽郭远瑜刘庆中
-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MECA基因
- 2006-2010年浙江省萧山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与耐药变迁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调查医院金黄色葡萄球菌(SAU)临床分离和分布情况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析SAU耐药性变迁,并比较儿科组和重症监护病房(ICU)、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耐药率,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浙江萧山医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检出的SAU药敏结果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SAU 857株,菌株的主要来源为痰213株(24.9%)、脓液189株(22.1%)、泌尿生殖道分泌物166株(19.4%);菌株分布前3位的科室是妇产科165株(19.3%)、儿科155株(18.1%)、ICU 103株(12.0%);其中MRSA 252株(29.4%)。SAU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呋喃妥因具有很高的敏感性,未检出万古霉素耐药株;氨苄西林/舒巴坦和莫西沙星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MRSA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头孢唑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庆大霉素、利福平、左旋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呋喃妥因、克林霉素、红霉素和四环素耐药率都明显高于MSSA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CU检出的SAU抗菌药物耐药率至少五类都明显高于儿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RSA检出率升高,应加强对SAU检测及其耐药性监测;通过分析SAU耐药率的变迁,有利于采取措施控制医院内MRSA的流行和指导临床用药。
- 郭远瑜沈利蒙楚旭张传领
-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
- 2007-2013年浙江萧山医院分离自尿路感染患者的葡萄球菌种属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调查分离自尿路感染患者中葡萄球菌的菌种、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尿液采用经典型浸片Uricult培养,VITEK-6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实验,利用WHONET5.6软件对浙江萧山医院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从尿培养中分离的菌株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分离葡萄球菌284株,检出居前3位的细菌分别为表皮葡萄球菌118株(41.5%)、溶血葡萄球菌49株(17.3%)和金黄色葡萄球菌40株(14.1%)。菌株主要来源于内科106株(37.3%),其次泌尿外科89株(31.3%);耐药率前4位的是青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苯唑西林和红霉素(〉173.3%),耐药率较低的是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利福平、呋喃妥因和莫西沙星(0.0%~16.4%),MRS检出率为75.9%;2007年与2013年相比,耐药率上升较为明显的是莫西沙星和克林霉素,下降较多的有苯唑西林、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红霉素、复方新诺明和四环素。结论尿路感染患者分离的葡萄球菌种类达15种,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呋喃妥因适合作为治疗尿路感染的经验用药,定期监测和分析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有助于提高临床经验治愈率及合理用药水平。
- 郭远瑜王红旗楚旭沈利蒙董华丽毛剑锋张传领
- 关键词:尿路感染葡萄球菌耐药性
- 分离腹泻儿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志贺菌基因型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其暴发流行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巨大影响。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儿童感染较为常见,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特别是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eta lactamase,ESBLs)志贺菌的出现,导致志贺菌对三代头孢的耐药率明显增高,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困难。
- 张传领刘庆中郭远瑜楚旭沈利蒙毛剑锋
- 关键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志贺菌儿童急性肠道传染病腹泻细菌性痢疾
- 2007-2011年杭州市萧山区女性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调查女性泌尿生殖道炎症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及其对抗菌药物耐药性,以了解本地区女性支原体感染状况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采用生物梅里埃Mycoplasma IST支原体鉴定、药敏试剂盒,对女性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所有数据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 894份标本中检出支原体8319例,阳性率55.9%,其中解脲脲原体6 316例(42.4%),人型支原体282例(1.9%),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混合感染1 721例(11.6%)。支原体对喹诺酮类耐药率较高(≥39.8%),对多西环素、普拉霉素、四环素和交沙霉素耐药率较低(≤7.0%)。结论 Uu是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多西环素、四环素和交沙霉素可作为本地区非淋病性尿道炎(NGU)的首选药物,环丙沙星耐药率出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经验用药避免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时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以防止耐药菌株的增加和播散。
- 沈利蒙楚旭董华丽毛剑锋张传领郭远瑜
- 关键词: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耐药性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白细胞素和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分布
-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的携带杀白细胞毒素(Panton-Valentine leukocidin,PVL)和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1(toxic shock syndrome toxin 1,TSST-1)基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
- 张传领沈利蒙楚旭董华丽毛剑锋
- 文献传递
- 2008-2013年浙江萧山医院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 2015年
- 目的调查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和耐药状况,为医院各科室预防院内感染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K-B法检测药敏,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细菌,利用WHONET 5.6对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浙江萧山医院住院和门诊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重症监护病房(ICU)和非ICU来源菌株耐药率进行比较。结果共分离鲍曼不动杆菌776株,以痰/呼吸道为主655株,占84.4%;科室分布以ICU分离最多,219株占28.2%。2008年与2013年相比,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庆大霉素等多种药物耐药率下降,但氨苄西林、头孢呋辛、氨曲南和头孢西丁耐药率始终保持较高(≥89.4%),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16.1%),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24.8%和27.7%;ICU病房与其他来源菌株在多种药物间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广泛分布于临床科室各类标本中,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非发酵菌,临床各科室尤其ICU应引起高度重视。头孢哌酮/舒巴坦可作为临床经验治疗的首选用药,严格规范医院感染和管理抗菌治疗,减少耐药菌株播散和防止耐药率的上升。
- 郭远瑜毛剑锋沈利蒙张传领楚旭董华丽
-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
- 2008-2012年浙江萧山医院尿路感染患者分离的非发酵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调查从尿路感染患者分离的非发酵菌的菌种、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尿液采用经典型浸片Uricult培养,K-B法做药敏试验,利用Whonet 5.6软件对浙江萧山医院2008-2012年尿培养中分离的非发酵菌株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离非发酵菌146株,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56株(38.4%)、鲍曼不动杆菌36株(24.7%)、洛非不动杆菌16株(11.0%);菌株主要来自泌尿外科(32.9%)和内科(24.7%)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100%,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耐药率分别为19.6%和18.4%;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97.2%,对头孢噻肟耐药率为69.0%,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耐药率分别为13.9%和20.0%;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含酶抑制剂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结论引起尿路感染的非发酵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头孢哌酮/舒巴坦适合作为治疗尿路感染的经验用药,定期监测和分析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有助于提高临床经验治愈率及合理用药水平。
- 郭远瑜楚旭沈利蒙董华丽毛剑锋张传领
- 关键词:尿路感染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