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学刚

作品数:22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衡水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肠癌
  • 9篇结肠
  • 8篇结肠癌
  • 6篇蛋白
  • 6篇免疫
  • 6篇CD151
  • 5篇肿瘤
  • 3篇蛋白酶
  • 3篇直肠
  • 3篇组织化学
  • 3篇腺癌
  • 3篇免疫组化
  • 3篇免疫组织
  • 3篇免疫组织化学
  • 3篇结直肠
  • 3篇金属蛋白
  • 3篇金属蛋白酶
  • 3篇基质
  • 3篇基质金属
  • 3篇基质金属蛋白...

机构

  • 22篇衡水市第四人...
  • 4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哈励逊国际和...

作者

  • 22篇刘学刚
  • 14篇李景光
  • 13篇赵岭岭
  • 12篇吴春平
  • 4篇张振亚
  • 2篇张浩
  • 1篇邱雷
  • 1篇刘洪博
  • 1篇王文智
  • 1篇郭振怀

传媒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2篇基础医学与临...
  • 2篇中华结直肠疾...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癌症进展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第八届全国创...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1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结肠癌中骨桥蛋白与环氧化酶-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9年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骨桥蛋白(OPN)与环氧化酶-2(COX-2)表达及临床检测意义。方法选取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病理科2016年1月~2018年2月期间存档的100例结肠癌手术标本作为研究组,另按照1:1选取同一手术患者的100例癌旁正常组织作为研究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OPN、COX-2表达情况。结果研究组OPN表达阳性率84.0%明显高于对照组17.0%(χ~2=89.789,P=0.000);研究组COX-2阳性表达率78.0%明显高于对照组32.0%(χ~2=42.747,P=0.000)。OPN阳性表达与结肠癌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 <0.05);COX-2阳性表达与结肠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 <0.05)。结肠癌组织中OPN阳性表达与COX-2阳性表达呈正相关性(r=3.821,P=0.000)。结论通过检测OPN、COX-2表达水平对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结肠癌具有重要意义。
赵岭岭李景光刘艳彩吴春平刘学刚商庆花
关键词:骨桥蛋白结肠肿瘤环氧化酶-2免疫组化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顽固性皮下积液手术修复疗效探究
2020年
本篇文章将主要研究患有乳腺癌的患者进行改良后的手术治疗措施时,对顽固性皮下积液产生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由于患有乳腺癌疾病进行改良手术治疗之后逐渐发生皮下积液临床症状的22名患者作为本次临床实验的研究对象,通过对实验研究人员进行修复手术治疗的措施,探讨修复手术对进行改良手术治疗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临床效果。结果:参与本次临床实验研究人员经过一系列的临床干预措施之后,22例实验研究对象中共有20例患者一期恢复状况较好,存在2例机体皮瓣以及基层组织没有完全贴合的情况,对这2例患者进行二期的临床扩创手术以及自体皮肤移植手术治疗对其进行展开修复。最终对参与本次临床实验研究的22例人员院后随访3个月发现,全部实验研究人员的修复手术治疗区域内的组织皮瓣以及基地处于紧密粘合的状态,且患者原本的皮下积液症状并没有发生再次复发的情况,研究人员的皮瓣部位也不存在任何的缺损或者坏死的情况。结论:对患有乳腺癌疾病且接受改良手术治疗之后的顽固性皮下积液患者,进行临床手术修复治疗的措施,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修复效果。并且,此种临床手术修复的方法十分简单,可以大幅度提升患者恢复的速度,有效改善患者原本的生活质量,其大肆推广使用。
刘学刚刘艳彩李景光吴春平
关键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手术修复
骶尾会阴部难治性创面的修复28例报道
刘学刚郭振怀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普外科案例教学法对术前评估的应用探究
2025年
普外科案例教学法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中,尤其是在对术前评估方面所产生的影响,通过实施该教学法对学生在临床思维、决策能力、知识掌握以及术前评估技能等方面的提升作用进行评估。方法 在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期间,我院参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规培的70名学生被按随机分配原则分成两组,每组35名。实验组采用普外科案例教学法进行术前评估教学,重点通过真实或模拟病例分析,让学生在实际案例中进行决策和评估;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以讲授和案例讨论为主,着重强调基础理论和常规操作。两组学生均接受术前评估技能的考核,考核内容涵盖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以及术前风险评估等方面。结果 在对参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规培的学生进行研究中发现,实验组在术前评估能力、临床判断和决策能力上均优于对照组(P<0 05),具体表现为在病史采集准确性、体格检查的全面性、实验室检查结果解读的正确性以及术前风险评估的精准度方面,实验组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且实验组学生在考核中的平均成绩为 93 5±4 2,对照组为 85 6±3 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同时在教学满意度方面,实验组满意度达到 95 7%,而对照组为 82 9%(P<0 05)。结论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前评估中,普外科案例教学法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通过案例分析这一方式,可有效提升学生的临床思维、决策能力以及术前评估的精准度,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临床能力。在麻醉学及外科教学领域,该教学法具有较强的推广潜力,能够推动医学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刘学刚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普外科案例教学法术前评估
骨桥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10在结肠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MMP-10在结肠癌中表达情况,旨在为改善该类患者的诊断现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我院病理科存档结肠癌手术标本10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100例健康志愿者的正常肠黏膜标本为对照组。进行OPN、MMP-3、MMP-10蛋白检测后,比较2组OPN、MMP-3、MMP-10阳性表达率,探讨OPN、MMP-3、MMP-10阳性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例参数的关系,并对OPN、MMP-3、MMP-10检测诊断结肠癌的效能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OPN、MMP-3、MMP-10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00%、78.00%、59.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11.00%、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5 cm,TNM分期为Ⅲ、Ⅳ期,以及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具有更高的OPN、MMP-3、MMP-10阳性表达率,浆膜浸润的患者具有更高的MMP-3、MMP-10阳性表达率。OPN、MMP-3、MMP-10对结肠癌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ROC-AUC分别为0.784、0.758、0.807。三指标联合应用则诊断价值更高: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50(85/100)、0.840(84/100)。[结论]结肠癌组织的OPN、MMP-3、MMP-10阳性表达率明显较高,3种检测因子均可用于结肠癌诊断。
赵岭岭李景光刘艳彩吴春平刘学刚商庆花
关键词:结肠癌骨桥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3基质金属蛋白酶-10
CD151对结肠癌中Wnt信号通路变化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究CD151对结肠癌中Wnt信号通路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正常结肠癌细胞(HT29)、CD151基因敲除的结肠癌细胞(CD151--HT29)中CD151、LRG-1以及LGR-5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分别检测HT29、CD151--HT29细胞中LRG-1以及LGR-5基因的表达情况;考察HT29、CD151--HT29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HT29细胞中存在明显的CD151、LRG-1以及LGR-5蛋白表达,而CD151--HT29细胞中并无CD151蛋白的表达,且可以观察到LRG-1以及LGR-5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与HT29细胞比较,CD151--HT29细胞中的LRG-1以及LGR-5基因表达显著下降(P<0.05);细胞侵袭实验可见,HT29细胞侵袭能力强于CD151--HT29细胞(P<0.05)。结论 CD151基因的缺失能够抑制Wnt信号通路的起始蛋白LRG-1、LGR-5的表达,并且能够下调癌细胞侵袭能力,提示CD151基因对Wnt信号通路存在一定调控作用,这为结肠癌联合靶向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科学指导。
刘学刚刘艳彩吴春平李景光赵岭岭张振亚
关键词:CD151结肠癌WNT信号通路
奥沙利铂结合替吉奥治疗晚期结肠癌的有效性及对患者症状的影响
2021年
针对晚期结肠癌患者实施奥沙利铂与替吉奥联合治疗的方法对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研究,并对治疗有效性展开探讨。方法:此次纳入研究的患者共计40例,均为晚期结肠癌患者,患者的入组时间从2018年6月开始到2019年6月截止,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前者接受奥沙利铂治疗,后者接受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针对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负面情绪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运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进行治疗,可以使晚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产生积极影响,值得推广。
商庆花李景光赵岭岭姜晓倩刘学刚
关键词:奥沙利铂晚期结肠癌
普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考核评价机制研究
2024年
普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医疗人才培养中至关重要,为提升培训质量,考核评价机制多改革,个性化考核机制动态调整评估内容,对不同医师学习需求和职业发展方向制定针对性评估标准。多维度考核结合临床病例讨论、情境模拟和实际操作评估全面检验医师在真实医疗场景中的应对能力并反馈机制促使其在后续训练中不断改进,强化反馈机制涵盖理论学习、临床操作等环节且经过现代教育技术生成个性化反馈报告帮助医师精准提升关键能力,这些改革措施显著提升医师临床思维、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为其全面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刘学刚
CD151对结肠癌细胞WNT信号通路的影响机制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CD151对结肠癌细胞WNT信号通路的影响机制。方法将20只BALB/c-nu/nu雄性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只,对照组裸鼠腋下注射结肠癌细胞HT29,观察组裸鼠腋下注射CD151基因敲除的结肠癌细胞CD151--HT29。待肿瘤模型制备成功后,取肿瘤组织,比较肿瘤组织中WN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对照组肿瘤组织中存在明显的CD151、β-catenin和β-actin蛋白的表达,而观察组的肿瘤组织中并不存在CD151的表达。对照组β-catenin相对表达量为(0.18±0.02),与观察组的(0.13±0.0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裸鼠的肿瘤组织中Wnt1a蛋白、Oct4蛋白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β-catenin mRNA发生显著性下调。结论 CD151可能是WNT信号通路的上游基因,对WN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有调控作用。
刘学刚刘艳彩吴春平李景光赵岭岭张振亚
关键词:CD151结肠癌WNT信号通路Β-CATENIN
Her-2、Glut1、HIF-1α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研究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Glut1和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20例胃癌和50例癌旁正常胃组织中Her-2、Glut1、HIF-1α的表达,并分析胃癌中Her-2、HIF-1α和Glutl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Her-2、HIF-1α及Glut1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er-2、Glut1表达均与胃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HIF-1α表达与胃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HIF-1α的表达与Glut1、Her-2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Her-2与Glut1表达无相关(P>0.05)。结论 Her-2、HIF-1α、Glutl可作为胃癌侵袭转移潜能的生物学指标,并可成为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的临床依据和监测指标。
刘艳彩刘学刚赵岭岭吴春平李景光商庆花
关键词:胃癌HER-2GLUT1HIF-1Α免疫组织化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