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燕
- 作品数:10 被引量:82H指数:5
-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研究分析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该方法在临床诊断中存在的利弊,以便于临床可以更好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内收治的56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对所选患者进行冠脉主干以及重要的分支部分进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检测,以对患者进行精确诊断,记录所得实验结果;随后利用目前临床中普遍使用的冠脉造影技术对患者进行重新检测,记录相应的实验数据,分析两组实验的临床数据。结果经过检测发现相较于常规的冠脉造影技术,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并且对患者的伤害小,得到绝大多数患者的肯定。结论利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疑似冠心病患者进行诊断,不仅能够对冠脉狭窄病变、冠脉开口畸形、支架管腔具有较好的显影效果,而且对于患者的冠脉钙化病的诊断率也较高,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 高海燕于晓宇
- 关键词: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冠心病
-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颈动脉狭窄患者诊断应用被引量:1
- 2014年
- 对我院2012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颈动脉狭窄患者3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本组患者分别采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两种方法检查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轻度狭窄21例(63.64%);中度狭窄6例(18.18%);重度狭窄5例(15.15%);闭塞1例(3.03%)。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结果:轻度狭窄19例(57.58%);中度狭窄8例(24.24%),重度狭窄4例(12.12%);闭塞2例(6.06%)。通过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对颈动脉狭窄程度进行判断与评估,值得临床推广。
- 高海燕
- 关键词: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彩色多普勒颈动脉狭窄
- 64排螺旋CT容积再现重建技术在动脉瘤夹闭术中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重建技术在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63例行动脉瘤夹闭术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患者在手术前均先进行64排螺旋CT VR重建技术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检出的不同部位瘤颈宽度、不同部位脑血管瘤检出情况以及检查颅内动脉瘤的灵敏度、符合率、特异度。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查不同部位瘤颈宽度显著小于病理检查结果(P<0.05),而64排螺旋CT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无统计学意义(P>0.05);64拍螺旋CT动脉瘤检出率为98.51%,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查的检出率为94.03%(P>0.05);64排螺旋CT检查动脉瘤的特异度为93.65%显著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80.95%(P<0.05)。结论64排螺旋CTVR重建技术能准确清晰的显示出动脉瘤瘤体的大小、位置、瘤颈宽度等指标,对动脉瘤的检出准确性高,对动脉瘤夹闭术的方案制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汤哲锋高海燕贾丽娜
- 关键词:动脉瘤夹闭术
- 64排螺旋CT头颈部CTA检查对脑动脉瘤合并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头颈部CTA检查对脑动脉瘤合并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脑动脉瘤合并SAH患者的CT血管成像(CTA)检查结果,影像学资料经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仿真内窥镜(VE)技术等技术处理,将该结果与DSA或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83例患者中,DSA或手术结果检出瘤体93个(单个瘤体73例,2个瘤体10例),CTA共检出瘤体91个,与DSA或手术结果比较漏诊2个,CTA的诊断敏感性为97.8%,诊断符合率很高(χ2=25.632,P=0.011)。结论 CTA检查脑动脉瘤合并SAH快速、无创,且敏感性很高,能够显示瘤体大小、瘤颈、瘤轴指向以及载瘤动脉与血管的关系等信息,具有很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 高海燕汤哲锋李冬雷
- 关键词:脑动脉瘤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CT血管造影
- 多排螺旋CT对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的诊断意义被引量:32
- 2015年
- 目的 评价多排螺旋CT(16排螺旋CT)肺诊断小结节及早期肺癌的价值。方法 将94例行低剂量胸部螺旋CT检查的疑似或确诊有肺部小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得CT图像均经1.25 mm、2.50 mm重建层厚,共得图像184组,依照结节直径分为A组(直径〈5 mm)、B组(直径5-10 mm)、C组(〉10 mm),并对3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25 mm、2.50 mm重建层厚的肺部小结节检出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1.25 mm、2.50 mm重建层厚的肺小结节毛刺征、空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边界清晰程度、分叶征、钙化检出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和C组中的1.25 mm、2.50 mm重建层厚的肺小结节边缘特征、内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对疑似或确诊有肺部小结节患者行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时,1.25mm、2.50 mm重建层厚的设定图像噪声基本相同,但2.50 mm重建层厚的辐射剂量少于1.25 mm重建层厚。
- 贾胜利贾丽娜高海燕汤哲锋
- 关键词:多排螺旋CT肺小结节早期肺癌
- 不同类型肺癌的CT表现
- 2011年
- 世界卫生组织将肺癌分为4种主要组织类型,即鳞状细胞癌、腺癌(包括细支气管肺泡癌,或称肺泡癌)、大细胞癌和小细胞癌,它们囊括了约90%~95%的肺癌,其他一些少见类型有:类癌、腺鳞癌及混合性小细胞癌和大细胞癌等。文章主要探讨了不同类型的肺癌的CT表现。
- 李冬雷高海燕
- 关键词:肺癌CT诊断
- 肺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CT影像学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观察肺腺癌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的CT影像学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101例经病理确诊的肺腺癌患者进行胸部CT平扫+增强检查,分析患者纵隔淋巴结的CT征象及影响因素。结果 101例患者中纵隔淋巴结转移88例(87.1%),以4组(74.3%)、10组(71.9%)、7组(37.6%)最为常见;其次是5组(29.6%)、2组(26.7%)、6组(25.7%);余下几组则较为少见。其中NO、N1+N2、N1+N2+N3、N1+N3发生率分别为13.9%,28.7%,33.7%,8.9%;N1、N2、N3、N2+N3发生率均低于5%,其中N2、N3跳跃性转移发生率分别为8.0%和9.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UICCT分期、原发灶位置、原发灶大小、UICCM分期、肺外转移与纵隔淋巴转移相关,其中吸烟、UICCM分期、原发灶大小、肺外转移、UICCT分期是影响纵隔淋巴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肺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规律是由肺内向肺外、多站、循站转移,而跳跃性转移相对少见。吸烟、原发灶大小、肺外转移、UICCM分期、UICCT分期均是影响肺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预防措施。
- 贾丽娜汤哲锋高海燕
- 关键词:肺腺癌淋巴结转移胸部CT
- 64排CT三维重建在骨关节损伤后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关节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1年4月-2012年1月期间来我院诊治的71例骨关节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71例骨关节损伤患者均行常规CT和64排螺旋CT诊断。结合患者最终诊疗结果,对两种类型的CT扫描仪的确诊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普通二维CT扫描仪确诊病例56例,15例未能确诊,确诊率为78.9%,而64排螺旋CT扫描仪确诊病例70例,仅有1例未能确诊,确诊率为98.6%。统计分析显示,两种不同类型的CT扫描仪对疾病的诊断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能有效提高骨关节损伤患者的诊断率,直观地显示疾病的立体结构,进而为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高海燕李斌李素霞
- 关键词:64排CT骨关节损伤三维重建
-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诊断价值的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研究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8例已经确诊为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显像技术进行二次诊断,观察组采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进行二次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的二次诊断效果,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式的二次诊断所得到的图像的病灶效果进行评估和比较,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率。结果:二次诊断,观察组诊断出49例患者,所有患者的图像成像清晰,确诊率为100%,对照组诊断出38例患者,因为病灶模糊等原因未能得到识别11例,二次诊断的确诊率为77.55%,且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更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患者进行诊断的时候,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具有更加优秀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高海燕
- 关键词:症状性颈动脉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