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芦苇

作品数:27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理学历史地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专利
  • 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建筑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2篇理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5篇遗址
  • 13篇锚固
  • 10篇锚杆
  • 8篇土遗址
  • 8篇城墙
  • 5篇墙体
  • 5篇砖墙
  • 5篇砖墙体
  • 5篇城墙遗址
  • 4篇窑洞
  • 4篇锚固系统
  • 4篇抗拔
  • 4篇拱圈
  • 3篇地震
  • 3篇地震作用
  • 3篇生土
  • 3篇水平地震
  • 3篇水平地震作用
  • 3篇拟静力
  • 3篇锚固体系

机构

  • 27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金陵科技学院

作者

  • 27篇芦苇
  • 24篇李东波
  • 13篇毛筱霏
  • 5篇赵冬
  • 4篇刘加平
  • 1篇任瑞
  • 1篇刘春燕
  • 1篇刘秦龙
  • 1篇何海军

传媒

  • 2篇固体力学学报
  • 1篇力学学报
  • 1篇应用数学和力...
  • 1篇岩土力学
  • 1篇建筑材料学报

年份

  • 2篇2025
  • 5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4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EBTP锚杆的包砖城墙遗址锚固结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EBTP锚杆的包砖城墙遗址锚固结构,包括EBTP锚杆和包砖墙体;钢筋贯穿于楠竹管材中,钢筋长度大于楠竹管材长度,钢筋贯穿于楠竹管材段伸入至城墙的夯土内锚固段,钢筋延伸出楠竹管材段伸入至包砖内锚固段,钢...
芦苇 艾宇李东波毛筱霏
文献传递
砖石古塔掏土纠偏过程模拟分析
掏土纠偏是一个控制塔体内力和位移的动态过程,通过减小沉降较小一侧塔底地基的承压面积使塔体按既定方案产生刚性转动,这一过程涉及施工工艺、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地基-上部结构协同作用、古塔本体的结构安全等方面。  本文结合某砖...
芦苇
关键词:砖石古塔掏土纠偏数值模拟过程控制稳定性分析
文献传递
一种窑洞加固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窑洞加固系统,包括拱圈支撑机构,拱圈支撑机构紧贴设置在窑洞的拱顶;锚索机构贯穿设置在窑洞的拱顶上部土体内,锚索机构的下端与拱圈支撑机构固定连接,锚索机构的上端与锚索固定架固定连接;锚索固定架设置在窑洞顶面...
芦苇李东波毛筱霏艾宇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土遗址的风蚀-雨蚀模拟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土遗址的风蚀‑雨蚀模拟系统,包括风源、风蚀试验装置及雨蚀试验装置;所述风源,用于向风蚀试验装置及雨蚀试验装置,提供气流;所述风蚀试验装置,包括风蚀实验箱及注沙机构;所述注沙机构安装在风蚀实验箱的侧壁上...
芦苇骆望李东波赵冬艾宇
一种独立式窑洞加固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独立式窑洞加固系统,包括锚拉约束机构、支撑架机构及悬吊摇摆机构;锚拉约束机构沿窑洞本体的进深方向间隔设置,用于对窑腿产生反向压力,以使窑腿处于三向受压平衡状态;支撑架机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窑顶本体两侧的窑...
芦苇骆望李东波艾宇
文献传递
干旱地区夯土遗址锚杆加固锚固机理研究
夯土遗址是古代人类活动留下的以土为主要材料的历史建筑遗迹,其中地面遗存以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分布较为集中。然而,在长期自然营力和人为影响下,夯土建筑因受拉、受剪而开裂,呈崩塌、失稳等破坏形式。在文物“修旧如旧”的保护理念下,...
芦苇
关键词:干旱地区锚固机理失稳机理
一种用于砖石古建筑砌块剔除的爬壁机器人及其工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古建筑保护与维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砖石古建筑砌块剔除的爬壁机器人及其工作方法,包括机器人本体、微波照射装置和砌块剔除装置;所述机器人本体,用于通过负压吸附的方式吸附在建筑壁面上,并能够在建筑壁面上移动;所...
李东波马剑白镇滔任瑞芦苇毛筱霏
一种包砖城墙锚固体系拟静力试验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砖城墙锚固体系拟静力试验装置及方法,包括在岩土箱中固定的城墙夯土试样,刚性传力板设于城墙夯土试样一侧,岩土箱外侧设有与刚性传力板连接的反力架,反力架通过水平加载机构连接锚杆连接机构至刚性传力板,刚性传力...
芦苇李东波毛筱霏艾宇
一种含纵向裂隙夯土城墙遗址楠竹锚杆抗震加固设计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纵向裂隙夯土城墙遗址楠竹锚杆抗震加固设计方法,该方法基于锚固力需求平衡理念,一方面通过现场拉拔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确定不同锚固参数组合下锚杆的极限抗拔力与锚固界面力学模型,并据此计算临界锚固长度;另一方面分...
芦苇李东波毛筱霏艾宇
文献传递
土遗址楠竹锚固界面力学行为与传力机理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楠竹锚固技术是处理纵向裂隙引起的大型土遗址稳定问题的重要手段,但此类锚固系统传力机理尚不明确,成为制约其科学化、规模化应用的瓶颈.通过现场拉拔试验研究锚固界面力学行为,将识别出的完全脱粘现象通过摩擦段后的零剪应力段进行表征,建立适用于此类锚固界面的修正三线型粘结-滑移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ANSYS中非线性弹簧单元的锚固界面力学行为数值模拟方法,系统研究锚固系统传力机理.最后,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该模拟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锚杆/浆体界面的滑移失效是锚固系统破坏的主要原因,此类界面微段的受力过程可分为弹性、软化、摩擦和完全脱粘四个阶段,随荷载增加锚固界面高应力区逐渐由加载端向锚固端转移,界面进入完全脱粘阶段后剪应力趋近于零,极限锚固力和有效锚固长度均存在临界值;第一锚固界面传递至第二锚固界面的剪应力非常有限,遗址土体应力处于较低水平.研究结果能够为基于"安全第一,最小干预"原则的土遗址文物锚固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芦苇芦苇李东波毛筱霏何海军
关键词:数值模拟传力机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