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维林 作品数:16 被引量:40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 “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建筑科学 化学工程 机械工程 更多>>
岛叶相关胶质瘤术后远期脑梗塞特征及因素分析并文献回顾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本文对岛叶相关胶质瘤患者偶见的术后远期梗塞进行特征及因素分析。方法随访150余例岛叶相关胶质瘤病例,筛出7例术后远期梗死病例行特征及因素分析并文献回顾。结果平均年龄42.86±7.58岁,6例男性。6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6例有长期吸烟史,肿瘤位置分布均匀,均达全切且病理结果均含星形成分。术后平均梗塞发生时间11.6±7.1个月。6例肿瘤与大脑中动脉关系密切,5例经侧裂入路,5例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加重。5例于基底节区见点及片状异常核磁信号。结论本病中具有血管危险因素的中老年男性、肿瘤与血管关系密切、病理结果含星形细胞成分、侧裂入路达全切、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加重的患者应当警惕术后远期梗塞的发生。 张猛 马晓东 初晨 余新光 余鹏霄 王强 徐维林 张宏伟关键词:岛叶 胶质瘤 梗塞 卒中 替莫唑胺-PLGA纳米缓释微球的制备及体外药效研究 2016年 目的制备理想的可用于控制胶质瘤细胞生长进而可抑制胶质瘤的替莫唑胺-PLGA纳米缓释微球。方法用超声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替莫唑胺-PLGA纳米缓释微球。选择测试了四种不同分子量的缓释微球的表面形态特征,并测量微球直径。检测载药量和包封率,分析制作参数、形态特征以及绘制释放曲线。结果替莫唑胺-PLGA缓释微球是一种结构稳定、大小均匀的缓释微球。分子量越大,微球直径越大。高分辨光镜及电镜观察,微球表面光滑,无裂隙,微球无明显聚集,微球大小均匀。不同分子量的TMZ-PLGA缓释微球最大载药量为10.2%,包封率都在90%以上。二氯甲烷残留量为5.70‰,达到了颅内安全应用的要求。从释放曲线可以看出,缓释系统中替莫唑胺可以持续释放2周以上,符合间质内化疗所要求的周期。结论 PLGA非常适合作为制备缓释微球的缓释载体。所制备的替莫唑胺-PLGA缓释微球符合生物力学规律,替莫唑胺虽有突释效应,但药物缓释时间可控。不同分子量及不同载药量的缓释微球均能长时间持续释放替莫唑胺。 林和璞 徐维林 王强 张宏伟 马晓东关键词:替莫唑胺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长周期替莫唑胺辅助治疗高级别胶质瘤的探讨研究 目的 对于6个周期TMZ 治疗之后影像学资料未见明显复发或者有复发迹象但无手术指征的高级别胶质瘤患者,是否继续服用替莫唑胺,国内外未有明确标准.本文对2008年以来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34名长周期(TMZ>6周期)治疗的高... 马晓东 徐维林 王强 余鹏霄 张猛 余新光 许百男 周定标恶性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及诊疗体会 2015年 目的总结恶性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及诊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27例经病理证实为恶性脑膜瘤(WHOⅢ级)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治经过、术后辅助治疗及预后等资料,窦镰旁恶性脑膜瘤7例,大脑凸面恶性脑膜瘤8例,蝶骨嵴恶性脑膜瘤5例,岩斜区等其他部位恶性脑膜瘤7例,其中肿瘤直径〉5 cm 19例。主要影像学特点为磁共振增强扫描呈明显不规则强化,周围水肿带明显。结果 27例恶性脑膜瘤病例中,间变型恶性脑膜瘤18例,横纹肌样恶性脑膜瘤7例,乳头型恶性脑膜瘤2例。患者均行显微手术治疗,无死亡病例。按照Simpson标准,SimpsonⅠ级切除者11例,SimpsonⅡ级切除者6例,SimpsonⅢ级切除者6例,SimpsonⅣ级切除者4例。随访平均37.2个月,Ⅰ-Ⅱ级切除者7例(41.2%)出现复发,Ⅲ-Ⅳ级切除者患者均复发(100%)。其中,术后放疗者13例,未行放疗者14例,复发率分别为61.5%及78.6%。结论恶性脑膜瘤易复发,治疗首选显微外科全切除肿瘤,并处理硬膜及受累颅骨,术后应辅以放疗。 余鹏霄 马晓东 张猛 徐维林 王强关键词:恶性脑膜瘤 显微外科治疗 放疗 岛叶胶质瘤与纤维束空间构象关系研究 马晓东 徐维林替莫唑胺-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缓释系统对C6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lactic acid/glycolic acid,PLGA)缓释微球对胶质瘤细胞活性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将C6胶质瘤细胞样品分为实验组及空白对照组。试验组加入载药量分别为2.5%、5%、7.5%及10%的替莫唑胺-聚乳酸/羟基乙酸缓释微球,空白对照组仅加入PLGA而不加入任何药物。全自动酶标仪检测细胞活性,多参数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率。结果 2.5%、5%、7.5%及10%实验组在第14天时肿瘤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0.45%±0.24%、35.87%±0.58%、41.56%±0.82%、43.34%±1.24%,与对照组细胞凋亡率(3.02%±0.24%)相比,均能更有效杀灭C6胶质瘤细胞,并且载药量越高效果越强(P<0.05)。使用MTT法检测各组C6胶质瘤细胞的细胞活性,2.5%、5%、7.5%、10%实验组在第3天时细胞活性分别为23.47%±2.65%、14.58%±5.76%、6.24%±7.32%、4.36%±2.41%,与对照组(99.60%)相比,均能更有效抑制肿瘤细胞活性,且载药量越高效果越强(P<0.05),但7.5%组与10%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载药量不同的TMZ-PLGA缓释微球均对C6胶质瘤细胞有杀灭作用,一定范围内,载药量越高的缓释微球抑制胶质瘤细胞活性的作用越强。 林和璞 王强 徐维林 张宏伟 马晓东关键词:替莫唑胺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手术切除程度对颅内胶质肉瘤预后的影响 2016年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程度对胶质肉瘤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本院神经外科2004年1月-2015年1月43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胶质肉瘤病例,判断不同切除程度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全切组33例,次全切组10例,两组的年龄、性别、MGMT、K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全切组术后辅助治疗24例,次全切除组术后辅助治疗5例;全切组术后中位生存时间14个月,次全切组术后中位生存时间9个月;全切组术后6个月、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78.8%、39.4%,次全切除组术后6个月、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60%、10%。两组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质肉瘤的预后不佳,手术完全切除较次全切除可延长患者生存期。 王强 徐维林 张宏伟 朱巍 马晓东关键词:胶质肉瘤 高级别胶质瘤 手术治疗 长周期替莫唑胺治疗高级别胶质瘤生存期观察 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评价长周期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化疗(TMZ〉6周期)对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08-2015年本院收治的93例高级别胶质瘤患者,按服用TMZ周期数分为TMZ〉6周期组和TMZ 6周期组。两组年龄、性别、病理级别、手术方式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评估两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和中位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两组的生存曲线。结果 TMZ〉6周期组的PFS和OS分别为29(10~54)个月和39(13~65)个月,6周期组分别为21(6~50)个月和28(6~48)个月,TMZ〉6周期组的PFS和OS明显延长(PFS:P=0.035;OS:P=0.011);服用TMZ出现的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主要是血小板减少(6.45%)及白细胞减少症(9.68%),但主要出现在服用TMZ 6个周期内,增加服药周期并未明显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长周期(〉6周期)TMZ化疗较6周期TMZ化疗延长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生存期,且未明显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徐维林 王强 张宏伟 朱巍 周定标 许百男 马晓东关键词:替莫唑胺 高级别胶质瘤 化疗 复发性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再手术的风险及预后评估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分析影响复发性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预后因素,并探讨再次手术,特别是老年复发性高级别胶质瘤患者(≥60岁)再次行手术治疗的指征及疗效。方法随访记录143例复发性高级别胶质瘤患者两次手术时间间隔、再次术后生存时间(OS)、并发症发生率、术前及术后KPS评分、Ki-67,以及肿瘤切除率是否进行放化疗等指标,统计比较相关指标后分析影响患者的预后因素,并进一步探讨患者接受再次手术的指征及疗效。结果老年患者(≥60岁)再次手术后OS明显较非老年患者缩短(8个月vs 16个月,P<0.01);首次手术后病理级别与再次手术后OS成负相关(P<0.05),但是再次手术后病理对于患者OS的影响差异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次手术时间间隔对患者再次手术后OS有影响,并且手术时间间隔>20个月的患者预后较<20个月的患者好(14个月vs 9个月,P<0.01);再次手术术前KPS≥70的患者再次术后OS较KPS<70的患者延长(16个月vs 12个月,P<0.01),但再次术后KPS对于OS的影响差异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Ki-67与患者的病理级别成正相关(P<0.01),并且Ki-67的变化与患者病理级别成正相关;再次手术后行替莫唑胺(TMZ)放化疗能延长患者再次手术OS(P<0.01)。结论年龄(老年及非老年组)、两次手术时间间隔(时间间隔是否>20个月)、首次手术后病理(低级别和高级别)、再次术前KPS(是否>70)、术后放化疗是复发性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对于复发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再次手术及术后行TMZ同步放化疗能够明显延长患者的OS,但是对于老年患者,特别是对于短时间内复发、术前KPS评分<70的患者,再次手术需要慎重。 徐维林 王强 张宏伟 朱巍 马晓东关键词:胶质瘤 老年性 再次手术 长周期替莫唑胺(TMZ)治疗高级别胶质瘤初步研究 马晓东 徐维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