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奇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疼痛科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市级医院临床管理优化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疼痛
  • 1篇循证
  • 1篇训练机器人
  • 1篇腰痛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间盘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针刀
  • 1篇针刀治疗
  • 1篇软组织
  • 1篇神经病
  • 1篇神经病理
  • 1篇神经病理性
  • 1篇神经病理性疼...
  • 1篇术后
  • 1篇术后疗效
  • 1篇疼痛科
  • 1篇评价量表
  • 1篇椎间盘
  • 1篇椎间盘突出

机构

  • 4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上海市医学会
  • 1篇上海市第一康...

作者

  • 4篇郑拥军
  • 4篇韩奇
  • 2篇王祥瑞
  • 2篇王晓雷
  • 1篇陈萌蕾
  • 1篇朱玫娟
  • 1篇魏爽
  • 1篇石国霞
  • 1篇王博

传媒

  • 2篇中国疼痛医学...
  • 2篇老年医学与保...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循证综述:慢性腰痛和软组织综合征存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证据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本综述旨在提供慢性腰痛和软组织综合征与神经病理性疼痛是否相关的证据,以及两者中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患病率。方法:研究的816例患者中,11例慢性腰痛患者存在神经病理性疼痛诊断,5例软组织综合征患者存在神经病理性疼痛诊断。研究分组依据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诊断方法,如体格检查、神经病理性疼痛量表类型等。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患病率为各组研究中所有患者的合计。慢性腰痛和软组织综合征中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患病率为两者各自研究中所有患者的总和。两名评价者独立根据11项质量标准对每个研究做出质量评分,依据卫生保健政策和研究机构(AHCPR)指南评估各分组证据的强度和一致性。结果:各分组中所有研究报道均存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慢性腰痛中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患病率是36.6%,软组织综合征中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患病率是41.1%。不同的神经病理性疼痛诊断方法间患病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所有的方法一致证实,慢性腰痛和软组织综合征患者中存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且合并患病率显著。这对慢性腰痛和软组织综合征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David A.Fish bain韩奇王晓雷陈萌蕾朱玫娟郑拥军王祥瑞
关键词:慢性腰痛
上海市居民慢性疼痛患病现状调查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观察社区人群慢性疼痛发病和分类情况、医疗机构就诊人群发病和就医情况,以及诊疗的不同需求,分析目前慢性疼痛诊疗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可能的解决途径和应对策略。方法:向上海30个居委会20岁及以上的居民及13家三级甲等医院和4家二级医院进行慢性疼痛发病和分类情况的调研。结果:社区居民中慢性疼痛所占比例为92.68%,而在医院门诊患者中,其比例更高,达到98.20%。60.40%社区居民和58.07%就诊患者的疼痛持续时间超过1年。34.94%的社区居民和43.73%的门诊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抑郁。31.25%的社区居民和24.85%的门诊患者可能有轻微焦虑症。结论:上海目前居民慢性疼痛患病的现状是患病率高,患病时间长,大多数患者存在需要治疗的慢性疼痛,民众希望通过多种渠道获得科普宣传教育,以帮助早日解除疼痛,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
魏爽韩奇郑拥军王祥瑞
关键词:慢性疼痛疼痛科
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慢性颈痛的有效性研究
2016年
目的超声引导下针刀干预与神经阻滞治疗慢性颈痛的疗效比较。方法纳入患者(60岁以上)148例进行随机分组,针刀干预组79例,神经阻滞组69例,分别进行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及神经阻滞治疗。结果针刀干预组疼痛VAS评分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与神经阻滞组相比,其改善更为显著。(P<0.05)。针刀干预组疼痛DNI指数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与神经阻滞组相比,其改善更为显著。(P<0.05)。针刀干预组疼痛SF-36评分(PCS)和(MCS)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与神经阻滞组相比,其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慢性颈痛疗效确切,效果持久,能显著修复颈椎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韩奇石国霞王晓雷陆大远王博郑拥军
关键词:慢性颈痛针刀超声引导
Lokomat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对老年腰突症单纯髓核摘除术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分析Lokomat机器人步态训练对腰椎单纯髓核摘除术后患者早期康复训练的疗效。方法将在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骨科行腰椎单纯髓核摘除术的78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患者除常规康复治疗外,采用Lokomat机器人进行早期运动训练2w。术前与术后6个月分别使用JOA下背痛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JOA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Lokomat机器人步态训练可以改善腰椎单纯髓核摘除术后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
张弛马辉李双郑拥军韩奇
关键词:机器人腰椎间盘突出康复训练老年患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