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凤华
- 作品数:8 被引量:51H指数:5
- 供职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2013-2015年儿童急性病毒性腹泻病原流行趋势分析
- 金凤华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北京定点排查医院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谱观察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北京地区儿童中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的病原谱。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自2020年1月20日至2月20日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入组3类患儿:有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相关流行病学史的ARI组(疑似病例组),无2019-nCoV相关流行病学史的ARI组(单纯ARI组),既无流行病学史也无呼吸道感染、但因其他疾病需住院治疗的排查组(非ARI组),每组预计纳入至少30例。疑似病例组同时采集咽拭子和鼻咽拭子标本,单纯ARI组及非ARI组仅采集鼻咽拭子标本;所有标本同步应用两个不同厂家的试剂盒进行2019-nCOV核酸检测;鼻咽拭子标本进行ARI多病原核酸检测。单纯ARI组与2019、2018年同期的ARI患儿多病原核酸检测结果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至2020年2月20日总计入组244例患儿,男139例、女105例,年龄(5±4)岁,2019-nCoV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疑似病例组(69.4%,25/36)与单纯ARI组(55.3%,73/132)均有较高的病原检出,以肺炎支原体阳性检出率为最高[19.4%(7/36)、17.4%(23/132)];其次是人偏肺病毒[16.7%(6/36)、9.8%(13/132)];非ARI组病原检出率较低(11.8%,9/76)。2019年同期ARI患儿病原阳性检出率为83.7%(77/92),以呼吸道合胞病毒A(29.3%,27/92)为最高,然后依次为流感病毒H1N1(19.6%,18/92)及腺病毒(14.1%,13/92),与2020年单纯ARI组的3种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132,5.3%;0;5/132,3.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7.346、28.083、7.848,P均<0.01);2018年同期ARI患儿病原阳性检出率为61.0%(50/82),以人博卡病毒(13.4%,11/82)及腺病毒(11.0%,9/82)多见,与2020年单纯ARI组人博卡病毒阳性检出率(5/132,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76,P=0.009)。结论在非高风险地区,即使在有相关的流行病学史前提下,非家庭聚集性发病或非密切接触的儿童感染2019-nCoV的可能性仍很小;与既往同期患儿ARI的病原以病毒为主不同,COVID-19疫�
- 赵林清邓莉曹玲陈冬梅孙宇朱汝南王芳郭琪周禹彤贾立平黄辉康小会金凤华袁艺张楠德日钱渊
-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病原儿童
- 不同型别肠道病毒感染所致手足口病皮疹特点分析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 对实验室确诊的手足口病病例的皮疹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不同病原所致手足口病皮疹特点,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方法 对2013年4月—2014年12月疑似或临床诊断手足口病的患儿留取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方法检测标本中肠道病毒核酸,根据VP1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进行型别鉴定,据病原学诊断结果分为3组(EV71组、CA16组和CA6组)进行皮疹特点分析。结果 ①经病原学确诊并且临床资料完整的病例共809例,EV71组244例,CA16组367例,CA6组198例,年龄3月~12岁。②EV71组咽峡部疱疹发生率最低,CA16组上腭、颊黏膜疱疹发生率最高,CA6组颊黏膜、齿龈、舌部疱疹发生率低,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V71/CA16、PEV71/CA6、PCA16/CA均〈0.05)。③CA6组手背、肘关节、膝关节、前胸、后背皮疹较其他两组多,手心、手指、足趾皮疹较其他两组少,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V71/CA6、PCA16/CA均〈0.01);CA16组足心、足背皮疹较CA6组较少,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A16/CA6均〈0.05)。④52.9%的患儿(428/809)存在两种形态以上皮疹,CA6组皮疹更具多形性,两种及以上皮疹形态共存病例数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V71/CA6、PCA16/CA6均〈0.01)。结论 不同型别肠道病毒感染所致手足口病皮疹特点有所不同,CA6感染所致皮疹更具特征性,尤其在不具备病原检测的条件时,可帮助医生区分肠道病毒型别,判断预后。
- 黄辉金凤华郑崇光邓莉宋秦伟邓洁朱汝南钱渊
-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16型皮疹
- 2014—2019年北京市急性腹泻儿童中诺如病毒感染特征分析
- 2022年
- 目的了解2014—2019年北京市急性腹泻儿童中诺如病毒(Norovirus,NoV)的感染特征。方法收集2014年4月至2019年12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以急性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患儿粪便标本,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筛查NoV;阳性标本进行NoV VP1基因及RdRp基因扩增及序列测定,所测得的序列应用在线分型工具Norovirus Genotyping Tool 2.0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本研究共收集2577例急性腹泻儿童粪便标本,NoV核酸检测阳性的484例(18.78%,484/2577);NoV感染全年均可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分布,流行高峰在秋冬季节。NoV的检出无性别差异(χ^(2)=1.77,P=0.183)。其中有399例得到了VP1区分型,结果显示有11个基因型,主要为GII基因群(98.25%,392/399),GII.4 Sydney型为主(52.13%,208/399),其次为GII.3型(19.8%,79/399)、GII.2型(18.5%,74/399)。267例完成了RdRp区分型,结果显示有10个基因型,以GII.P31型为主(57.3%,153/267),其次为GII.P12型(15.36%,41/267)及GII.P16型(14.98%,40/267)。双基因分型结果显示存在16种组合方式,主要为GII.4 Sydney[P31](53.18%,142/267),GII.3[P12]检出率呈下降趋势,而GII.4 Sydney[P16]检出率逐渐增高。结论NoV是北京市2014—2019年儿童急性腹泻的重要病原,流行的基因型别多样。
- 贾立平赵林清邓莉刘立颖董慧瑾黄辉金凤华钱渊
- 关键词:儿童诺如病毒急性腹泻基因分型
- 儿童急性病毒性腹泻病原流行趋势分析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病毒性腹泻的病原流行趋势。方法对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科门诊就诊的急性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学检测(包括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肠腺病毒),新鲜粪便标本冷藏保存,使用Trizol和DNAzol试剂提取粪便标本核酸(RNA和DNA),分别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检测粪便标本中的轮状病毒,RT-PCR方法检测诺如病毒核酸,PCR方法检测肠腺病毒DNA。结果留取粪便标本共1 295份,病原学阳性411份(阳性率31.7%)。其中轮状病毒单一阳性282份,占阳性标本的68.6%;诺如病毒单一阳性78份,占阳性标本的19.0%;肠腺病毒单一阳性25份,占阳性标本的6.1%;2种病毒混合感染26例,占阳性标本的6.3%。不同病毒检出率呈明显季节变化,轮状病毒检出率高峰在11月份,诺如病毒检出率高峰在10月份,肠腺病毒检出率高峰在6月份,检出率分别为67.9%、18.7%、5.4%。混合感染以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感染为主。结论轮状病毒是儿童急性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诺如病毒成为儿童急性病毒性腹泻的第2大病原。秋冬季节为轮状病毒腹泻的高发期,诺如病毒流行季节较轮状病毒略早,肠腺病毒流行主要发生在夏季。混合感染以轮状病毒合并诺如病毒感染多见,且好发于轮状病毒流行季节。3种病毒引起的腹泻在非流行季节均有散发病例。
- 邓莉黄辉金凤华郑崇光董慧瑾贾立平刘立颖钱渊
- 关键词:病毒性腹泻轮状病毒诺如病毒
- 柯萨奇病毒A6手足口病在不同年龄组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柯萨奇病毒A组6型(coxsackievirus A6,CV-A6)感染在不同年龄组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15年1月—2017年12月疑似或临床诊断为HFMD的患儿留取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方法检测标本中肠道病毒核酸,将CV-A6阳性病例按年龄进行分组比较。结果467例CV-A6阳性HFMD病例,年龄3月~16岁,婴幼儿组(≤3岁)273例,学龄前期组(3~6岁)131例,学龄期组(>6岁)63例,5~11月份为发病高峰;发热为常见症状,其中婴幼儿组发热发生率最高(220/273,80.5%);婴幼儿组白细胞升高比例最高(127/273,46.5%),高于学龄期组(17/63,27.0%),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CV-A6所致HFMD皮疹形态多样,婴幼儿组皮疹多形性比例最高(163/273,59.7%);学龄期组分布部位数最少(0.89±0.86);婴幼儿组肘关节(109/273,39.9%)、膝部(88/273,32.6%)、大腿(112/273,41%)、臀部(122/273,44.7%)皮疹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学龄期组前臂(0/63,0%)、足心(41/63,65.1%)、小腿(0/63,0%)、大腿(6/63,9.5%)皮疹发生率低于其他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全部病例均临床痊愈,无重症病例发生,发病6个月后共有288例接受随访,其中33例发生甲脱落(33/288,11.5%)。结论不同年龄组CV-A6所致HFMD临床表现存在差异,婴幼儿组更常出现发热症状,皮疹分布范围更广,皮疹形态更具多形性,血常规白细胞升高更为多见。
- 张楠黄辉贾立平于方圆金凤华郑崇光周丽君吴婷婷张榕邓莉
- 关键词:手足口病年龄
- 口服补液盐Ⅲ治疗病毒感染性发热的临床疗效观察
- 金凤华
- 感染性腹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6
- 2016年
- 感染性腹泻是一种古老而常见的疾病,是由细菌、病毒、肠道寄生虫等生物性致病因子引起的一组肠道传染病。由于其流行广泛,是当今全球性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笔者从流行病学、病原及发病机制等方面对感染性腹泻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探讨。
- 金凤华邓莉
- 关键词:感染性腹泻致病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