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尤玲

作品数:13 被引量:54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心房
  • 8篇心房颤动
  • 8篇房颤
  • 7篇射频
  • 7篇射频消融
  • 7篇消融
  • 5篇左心
  • 4篇心动图
  • 4篇超声心动图
  • 3篇心房颤动患者
  • 3篇左心房
  • 3篇持续性
  • 2篇心耳
  • 2篇心腔
  • 2篇心腔内
  • 2篇心腔内超声
  • 2篇心腔内超声心...
  • 2篇血栓
  • 2篇射频消融术
  • 2篇室性

机构

  • 13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济宁医学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烟台市毓璜顶...

作者

  • 13篇尤玲
  • 9篇张艳
  • 7篇刘倩
  • 5篇杨婧
  • 4篇耿雪
  • 4篇张光明
  • 3篇尹洪宁
  • 2篇崔炜
  • 1篇郭小梅
  • 1篇谢瑞芹
  • 1篇杨军
  • 1篇郑红梅
  • 1篇张媛媛
  • 1篇吕静
  • 1篇曾和松
  • 1篇王炎
  • 1篇崔英华
  • 1篇严江涛
  • 1篇侯倩
  • 1篇汪道文

传媒

  • 5篇中国循环杂志
  • 3篇中华心律失常...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国际心血管病...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影像辅助下心房颤动射频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比较
2024年
目的观察并比较单纯透视、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和心腔内超声心动图(ICE)在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将2018年4月至2021年1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一科接受一站式手术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分为3组,包括单纯透视(极简式组)、应用透视结合TEE(TEE组)和应用透视结合ICE(ICE组)。分别比较3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曝光量、左心耳封堵器压缩比、围手术期相关并发症(死亡、脑卒中、心包积液、出血)、术后3个月封堵器残余分流、封堵器相关血栓、1年内房颤复发,脑梗死发生等指标。结果共纳入152例患者。其中极简式组49例,男31例,年龄(63.53±8.06)岁;TEE组58例,男33例,年龄(64.33±9.45)岁;ICE组45例,男25例,年龄(63.60±7.21)岁。3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脑梗死)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EE组、ICE组相比,极简式组患者手术时间更短[(143.60±26.96)min对(174.62±24.70)min对(158.84±26.07)min,P<0.001],但手术X线曝光量高[(328.25±131.63)mGy对(245.04±114.27)mGy对(205.44±83.90)mGy,P<0.001],造影剂用量高[(150.26±66.94)ml对(155.71±36.15)ml对(101.21±25.59)ml,P<0.001]。从封堵器压缩比来看,极简式组的封堵器压缩比低于TEE组及ICE组(18.72%±3.20%对21.18%±2.84%对20.21%±3.39%,P<0.001)。3组之间术中植入失败、封堵器尺寸更换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随访(12.4±2.3)个月,极简式组9例患者1年内复发(18.37%,9/49),TEE组12例(20.69%,12/58),ICE组8例(17.78%,8/45)。1年内共有5例患者出现脑梗死,其中极简式组2例,ICE组2例,TEE组1例。2例患者出现术后封堵器相关血栓,均发生在TEE组。3组间3个月封堵器残余分流的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5),3组均没有发现>5 mm的残余分�
刘倩张艳赵彦蕾尤玲谢瑞芹
关键词:心房颤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心腔内超声心动图射频消融
持续性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术后P波时限及离散度与术后复发的关系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后P波时限及离散度与术后早期与晚期复发房颤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80例首次行导管射频消融术的持续性房颤患者,其中男性46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60.6±8.1)岁,平均随访(9.3±2.9)个月。根据3个月之内(早期)和之外(晚期)复发房颤情况,分为两个对比组:早期复发组和早期未复发组;晚期复发组和晚期未复发组。所有患者术后24 h内均记录12导联心电图,并测量P波时限,计算出最长P波时限(Pmax),最短P波时限(Pmin),以及两值之差即P波离散度(Pd),分析P波时限及离散度与术后早期与晚期复发房颤的关系。结果:17例患者早期复发房颤,与早期未复发组患者比较,Pd明显增长[(74.35±17.78) ms vs (60.73±18.37) ms,P=0.008];12例早期复发患者(70.6%)出现延迟恢复,未发现早期复发为晚期复发预测因子。14例患者晚期复发房颤,与晚期未复发组患者相比,Pd明显增长[(75.71±16.49)ms vs (61.06±18.59) ms,P=0.008]。通过观察不同临界值,发现Pd≥60 ms对预测术后晚期复发房颤有一定价值,敏感度85%、特异度50%、阳性预测值26.7%、阴性预测值94.3%。结论:Pd与持续性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及晚期复发有关,其中Pd≥60 ms对预测持续性房颤术后晚期复发有一定的价值,其中阴性预测价值更高。
刘倩刘亚宁赵彦蕾谢瑞芹尤玲吴敬兰靳丽丽姚丽霞
关键词:持续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P波离散度
经皮左心耳封堵联合射频消融对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脑钠肽分泌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经皮左心耳封堵联合射频消融术对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脑钠肽(BNP)分泌的影响。方法:2015年4月至2018年10月连续纳入非瓣膜性持续性房颤患者240例,其中行经皮左心耳封堵联合射频消融术(一站式组)66例,行单纯射频消融术(射频消融组)174例,根据性别、年龄、CHA2DS2-VASc和HAS-BLED评分行倾向性评分1︰1匹配。2组患者在术前,术后1 d、2 d、3 d、3个月、12个月时取静脉血行BNP测定。结果:根据倾向性评分,共入组65对匹配患者。2组患者成功行环肺静脉隔离术,一站式组均成功植入Watchman封堵器,术后患者均转为窦性心律。一站式组患者术后1、2 d时BNP水平较基线明显下降,术后3 d时升高,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较术前明显下降[(102±138)ng/L对(256±181)ng/L,P<0.001],1年时BNP水平呈持续下降趋势[(66±53)ng/L对(256±181)ng/L,P<0.001]。射频消融组患者的BNP水平也观察到相同的趋势。2组间BNP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左心耳封堵联合射频消融显著改善了持续性房颤患者心脏的内分泌功能。
杨婧尤玲王连霞张艳尹磊张光明邢航航谢瑞芹
关键词:心房颤动射频消融脑钠肽
不同高血压人群的降压目标值被引量:4
2015年
高血压是冠心病、脑卒中和肾功能衰竭发展的一个主要独立危险因素。降压治疗的直接目的是达标,终极目的是降低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然而,降压治疗的目标值确定却缺乏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什么是合理的降压目标值,那些因素决定降压目标值成为临床实践中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依据近年高血压指南对高血压不同人群的降压目标值做一综述。
尤玲崔炜
关键词:高血压降压治疗目标血压
不同来源频发室性早搏射频消融前后左心房功能变化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通过对比不同来源频发室性早搏(PVC)患者射频消融术前及术后左心房功能,了解成功射频消融术后左心房功能变化及不同起源频发PVC对左心房功能变化的影响,从而指导临床PVC的治疗。方法收集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的24hPVC负荷〉10000,且成功行射频消融术的患者68例。依据术中不同PVC起源定位分为右心室来源频发PVC患者4l例[年龄(47±15)岁,男15例],左心室来源频发PVC患者27例[年龄(50±17)岁,男16例]。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分别于术前、术后ld、2周、4周观察所有入选患者左心房结构和功能指标。分析2组患者各指标组间及组内比较有无差异。结果右心室来源组:左心房内径(LAD)呈缓慢减小趋势,于术后2周达最低点[(31.7±3.6)mm对(33.2±4.6)mm,P〈O.05];左心房射血分数(LAEF)术前较健康人群显著降低(63.6%±9.3%对70.3%±9.2%,P〈O.05),术后缓慢升高并于术后4周达最高点(68.1%±8.2%对63.6%±9.3%,P〈O.05);左心房应变及左心房收缩期应变率术后4周内逐渐升高(P〈O.05)。左心室来源组:LAEF术前较健康人群降低(60.9%±12.2%对70.3%±9.2%,P〈0.05),术后4周内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心房应变术后4周内逐渐升高(P〈O.05)。组间比较:左心房应变及左心室舒张早期应变率右心室来源组变化明显优于左心室来源组(P〈0.05),其余各指标虽然右心室来源组变化有优于左心室来源组变化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心室来源频发PVC射频消融术后4周左心房功能显著改善,而左心室来源频发PVC射频消融术后4周左心房功能无明显改善。提示临床上对于右心室来源的PVC应该更加积极治疗。
张艳谢瑞芹白晖尤玲尹洪宁郑红梅王倩耿雪
关键词:室性早搏射频导管消融左心房超声心动图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后短期口服抗凝治疗与抗血小板治疗比较的Meta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对于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后的患者,指南推荐进行短期口服抗凝治疗,但许多患者由于有抗凝禁忌而接受抗血小板治疗。本研究旨在比较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后短期口服抗凝治疗与抗血小板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02年1月至2021年11月以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后接受短期口服抗凝治疗或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及以器械相关血栓、脑卒中、大出血为研究终点的研究。分别采用Jadad评分量表和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对纳入的随机对照研究和观察性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5项研究,其中随机对照研究1项,观察性研究14项(包括10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和4项回顾性研究);共纳入5500例患者,其中3215例接受抗血小板治疗,2285例接受口服抗凝治疗。Meta分析结果显示: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后短期抗血小板治疗和口服抗凝治疗在器械相关血栓(OR=1.34,95%CI:0.91~1.97,P=0.14)、脑卒中(OR=1.27,95%CI:0.75~2.16,P=0.36)、大出血(OR=1.26,95%CI:0.92~1.74,P=0.15)发生风险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排除接受单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与口服抗凝治疗在上述终点事件发生风险方面的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后接受短期口服抗凝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中,器械相关血栓、脑卒中、大出血发生风险均相似。
杨婧耿雪尹磊尤玲张光明谢瑞芹
关键词:口服抗凝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大出血META分析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血栓状态的相关性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左心耳血栓状态(LAATM)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接受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检查、拟行导管消融或左心耳封堵治疗的494例NVAF患者资料。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LAATM组(n=62)和无LAATM组(n=432)。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NLR是否为NVAF患者LAATM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ROC曲线评估NLR对NVAF患者LAATM的预测价值。结果:与无LAATM组相比,LAATM组患者的年龄较大,心力衰竭患者比例、CHA2SD2-VASc评分、左心房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白细胞计数、NLR(1.99±0.67 vs.2.31±0.71)均较高,左心室射血分数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NLR(OR=1.631,95%CI:1.049~2.534,P=0.030)、左心房内径(OR=1.159,95%CI:1.091~1.231,P<0.001)、心力衰竭病史(OR=1.979,95%CI:1.013~3.866,P=0.046)是NVAF患者LAATM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NLR预测NVAF患者LAATM的AUC为0.629(95%CI:0.559~0.699,P=0.001);NLR=2.22时,患者可能存在LAATM(敏感度为53.2%,特异度为69.0%)。结论:NLR可能是NVAF患者LAATM的危险因素。
何长健张艳马建帅刘倩杨婧侯倩王连霞张媛媛尤玲谢瑞芹
关键词: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左心耳血栓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经皮左心耳封堵联合射频消融对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消融复发率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在射频消融的基础上加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对消融复发率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年4月至2018年10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行射频消融及Watchman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的非瓣膜性持续性房颤患者66例(一站式组),以及同期在本中心接受射频消融的持续性房颤患者174例(射频消融组)。经1︰1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各有65例患者纳入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围术期与随访期间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房颤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成功进行了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后均为窦性心律。一站式组患者均成功置入Watchman封堵器,在3个月的经食管超声心动图随访中1例患者出现器械相关血栓。在12个月的随访中,一站式组出现2例出血事件,射频消融组1例患者在房颤消融后3个月出现脑出血。两组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在3个月的空白期内,两组的早期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4);在12个月的随访中,一站式组房颤复发率与射频消融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7%比24.6%,P=0.98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在空白期(HR 1.44,95%CI 0.72~2.86,P=0.300)或长期随访期(HR 0.95,95%CI 0.47~1.90,P=0.876)均没有确定不同术式与早期事件及房颤复发之间的关联。结论射频消融及Watchman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治疗房颤是安全有效的,但在射频消融的基础上,加行左心耳封堵对持续性房颤的消融复发率并无影响。
杨婧张孝鸿尤玲张艳刘倩张光明耿雪尹磊谢瑞芹
关键词:心房颤动射频消融复发率
心腔内超声心动图在心房颤动射频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应用心腔内超声心动图(ICE)模拟传统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各角度影像并替代TEE进行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手术(一站式)的新术式——XR-Star术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顺序入选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一科接受一站式手术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应用倾向性评分进行1∶2匹配,分别接受XR-Star术式(ICE组)和传统的TEE辅助方式(TEE组)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参数(如手术时间、曝光量等)及术后1年随访中残余分流(PDL)、封堵器相关血栓、封堵器移位及复发等情况的差异。结果共纳入165例患者,其中ICE组46例,年龄(63.70±7.16)岁,男26例;TEE组92例,年龄(63.27±7.81)岁,男49例。①两组患者首次选伞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4.78%对91.30%,P=0.284)。②与TEE组相比,ICE组的总手术时间[(160.62±23.20)min对(177.72±19.53)min,P<0.001],总曝光量[(172.84±46.49)mGy对(253.98±99.76)mGy,P<0.001]、封堵时间[(36.03±11.37)min对(47.60±15.56)min,P=0.001]、封堵曝光量[(124.85±41.01)mGy对(198.83±84.57)mGy,P<0.001]、造影剂用量[(100.00±26.52)ml对(152.26±49.70)ml,P<0.001]均明显低于TEE组。③与术前TEE各个角度测量值相比,术中ICE测量左心耳开口在135°较大[(21.32±3.42)mm对(19.26±4.01)mm,P=0.027]。ICE 135°与透视下左心耳测量值显著相关(Person相关系数r=0.83,双尾检验P<0.0001)。④PDL发生率,两组在封堵后即刻及术后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87%对14.13%,P=0.592;19.56%对22.83%,P=0.661);术后3个月ICE组有1例存在3 mm PDL,TEE组有3例存在(3.2±0.3)mm PDL;术后1年ICE组PDL下降至1.8 mm,TEE组仍有1例存在3 mm PDL。⑤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心包积液、脑卒中、大出血、器械脱位等严重并发症,TEE组1例患者发现器械相关血栓。结论基于XR-Star术式ICE引导下的一站式手术是安全有效的,与传统TEE相比可以明显减�
刘倩张艳赵彦蕾尤玲吴敬兰尹洪宁吕静王蕊谢瑞芹
关键词:心房颤动射频消融心腔内超声心动图
基因多态性不影响中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PCI术后患者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预后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建立多中心、前瞻性队列探讨中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后基因多态性与不良心血管事件之间的关系. 方法:首先,我们在 138 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采用二代测序的方法,对 13 个编码参与氯吡格雷吸收、活化和生物作用的蛋白的基因(ABCB1,CYP2C19,CYP2C9, CYP2B6,CYP3A4,CYP1A2,CYP3A5,PON1,P2RY1, P2RY6,P2RY12,PEAR1 和 ITGB3) 进 行 再 测 序 ; 而 后,根据测序结果及参考以往相关报道,选择了 13 个可能影响氯吡格雷作用效果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采用 TaqMan 基因分型技术,对来自五个中心的 5820 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PCI 术后患者进行基因分型;同时,对上述研究人群进行一年的随访,并记录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及其他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此外,为进一步探讨基因变异对氯吡格雷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的影响,我们测定了 1084 例接收氯吡格雷治疗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并在其中选取了年龄性别相匹配的 CYP2C19*1/*1、CYP2C19*1/*2、CYP2C19*2/*2 基因型患者各 5 例,检测其在氯吡格雷 75 mg 和 150 mg 治疗剂量下的活性代谢产物.
李陈泽张丽娜王浩然李莎张炎尤玲孙阳王栋杨军崔英华曹炎炎沈小青王炎崔炜严江涛曾和松郭小梅李建军汪道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