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
- 作品数:7 被引量:20H指数:1
- 供职机构:潍坊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低氧环境下microRNA-1179的表达对三阴性乳腺癌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 观察微小RNA1179(microRNA-1179,miR-1179)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以及对三阴性乳腺癌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qPCR检测miR-1179在三阴性乳腺癌和癌旁乳腺组织以及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和正常乳腺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通过转染miR-1179类似物过表达miR-1179,在低氧微环境和正常氧环境中,对三阴性细胞株进行培养,通过CCK-8实验、划痕实验研究细胞生物学行为。结果 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和细胞株MDA-MB-231中miR-1179的表达明显低于癌周乳腺组织和正常的细胞株MCF-10A。在低氧环境中,MDA-MB-231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降低,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增强,而miR-1179过表达后逆转了低氧引起的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结论 低氧可以通过负性调控miR-1179而促进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 王凯王永辉王阳李娟杨福乾王会东
- 关键词:低氧增殖迁移
-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应用新辅助化疗后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100例乳腺癌患者(2017年1月-2020年1月)纳入研究,入院时所有患者均需抽血化验,检测甲状腺功能,在给予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再检测甲状腺功能,比较化疗前后患者的变化,并通过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价患者化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本组乳腺癌患者化疗后FT_(4)水平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SH、T_(4)水平高于化疗前,FT_(3)、T_(3)水平低于化疗前(P<0.05)。本组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生命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评分均低于化疗前(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应用新辅助化疗后对甲状腺功能有一定影响,TSH、T_(4)水平升高,FT_(3)、T_(3)水平降低,且生活质量有所下降,需引起临床重视。
- 王昌亮张同俊王凯张家鑫杨福乾
- 关键词:乳腺癌甲状腺功能新辅助化疗
- 长链非编码RNA UCA1通过调控miR-135a促进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侵袭和转移
- 2022年
- 目的 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尿路上皮癌胚抗原(UCA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对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和机制。方法 qPCR检测lncRNA UCA1和miR-135a在甲状腺癌和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以及甲状腺癌细胞株和正常甲状腺滤泡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双荧光酶报告基因检测lncRNA UCA1和miR-135a的相互作用。CCK-8、平板克隆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研究细胞生物学行为。结果 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lncRNA UCA1的表达明显高于癌周正常甲状腺组织。荧光素酶实验显示在乳头状癌细胞中lncRNA UCA1和miR-135a可以直接结合。lncRNA UCA1沉默后乳头状癌细胞的活性降低,克隆能力、侵袭能力和迁移能力均减弱。而在lncRNA UCA1沉默的细胞中沉默miR-135a可以逆转lncRNA UCA1沉默后对细胞生物学的影响。结论 lncRNA UCA1通过负性调控miR-135a而促进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 王永辉王凯任桂芳李双杰于杰
- 关键词:迁移
- 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与治疗研究被引量:18
- 2015年
- 目的探讨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方法,为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3年5月医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207例,所有患儿均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特异性肺炎支原体IgM抗体呈阳性,经临床诊断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分析患儿临床表现及治疗转归。结果 207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均有呼吸系统感染临床表现,发生率为39.61%;29例心血管系统、10例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受累、21例神经系统及8例皮肤黏膜受累患儿经阿奇霉素及对症治疗均治愈;9例血液系统受累患儿给予阿奇霉素、升白细胞及糖皮质激素治疗,8例治愈,1例因病情加重抢救无效死亡。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导致患儿病情复杂化,阿奇霉素以及红霉素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患儿预后较好。
- 岳圣增李方王凯
- 关键词:患儿肺炎支原体
- 酒石酸布托啡诺用于无痛胃肠镜诊疗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
- 2023年
- 研究布托啡诺联合丙泊酚对于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拟行胃镜检查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B1、B2组分别于丙泊酚麻醉诱导前5分钟给予10μg/kg、20μg/kg酒石酸布托啡诺;S组于丙泊酚麻醉诱导前5分钟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三组的苏醒时间(胃镜检查结束至患者可呼之能应)、丙泊酚的使用总量及麻醉效果(记录患者是否出现体动、呛咳等影响检查的反应);记录患者的安静清醒状态(T1)、置入胃镜前 (T2)、检查过程中 (T3)、检查结束后(T4) 4个时间点的SpO2、HR、MAP;记录三组患者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及术后30min患者恶心呕吐、头晕、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B1组麻醉苏醒时间短于B2组、S组;B1、B2组丙泊酚用量均少于S组;S组体动出现例数较B1、B2组明显增高。B1组、B2组患者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S组;S组、B1组患者头晕发生率明显低于B2组。B1、B2组消化内镜医师满意度明显高于S组。结论 10μg/kg布托啡诺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中可以取得较为安全且有效的结果,且呼吸抑制、头晕、恶心呕吐、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
- 赵萍付建斌王凯米延起
- 关键词:布托啡诺胃肠镜麻醉效果
- 酒石酸布托啡诺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下ESD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观察
- 2024年
- 目的研究酒石酸布托啡诺联合丙泊酚对无痛胃镜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90例拟行无痛胃镜下ESD治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B1组、B2组及S组,每组30例。B1组、B2组分别于丙泊酚麻醉诱导前5 min给予10、20μg/kg酒石酸布托啡诺,S组于丙泊酚麻醉诱导前5 min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比较三组的麻醉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体动发生率,麻醉诱导前(T1)、置镜前(T2)、置镜中(T3)、出镜后(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_(2)),低氧血症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B1组麻醉苏醒时间(6.00±0.56)min短于B2组的(6.77±0.37)min、S组的(6.25±0.33)min,B2组麻醉苏醒时间长于S组(P<0.05);B1组、B2组丙泊酚用量分别为(240.65±13.36)、(200.36±14.58)mg,均少于S组的(270.44±17.38)mg,B1组丙泊酚用量多于B2组(P<0.05);实验过程中S组有10例出现体动,B1组出现3例体动、B2组出现2例体动,B1组、B2组体动发生率分别为10.0%、6.7%,低于S组的33.3%(P<0.05)。T1时,三组患者的HR、MAP、S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比较,三组患者T2、T3、T4时的MAP均下降(P<0.05);但B1组、B2组患者T2时的MAP均高于S组(P<0.05)。与T1时比较,S组患者T2、T3、T4时的HR均下降,B1组、B2组患者T2、T3时的HR均下降(P<0.05);但B1组、B2组患者T2时的HR高于S组(P<0.05)。与T1时比较,三组患者T2、T3时的SpO_(2)均下降(P<0.05);但B1组、B2组患者T2、T3时的SpO_(2)高于S组(P<0.05)。S组低氧血症发生率26.7%(8/30)明显高于B1组的6.7%(2/30)、B2组的3.3%(1/30)(P<0.05);B2组头晕发生率26.7%(8/30)明显高于S组的0、B1组的6.7%(2/30)(P<0.05)。结论10μg/kg酒石酸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无痛胃镜下ESD患者中,有效提升麻醉效果的同时,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米延起赵萍王凯梅丽莎
- 关键词:酒石酸布托啡诺丙泊酚胃肠镜内镜黏膜下剥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