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鹏

作品数:19 被引量:84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建筑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2篇混凝土
  • 7篇再生混凝土
  • 5篇骨料
  • 5篇钢筋
  • 3篇地聚物
  • 3篇地震
  • 3篇地震易损性
  • 3篇性能研究
  • 3篇轴压
  • 2篇锈蚀
  • 2篇锈蚀钢筋
  • 2篇载力
  • 2篇再生粗骨料
  • 2篇再生骨料
  • 2篇再生混凝土梁
  • 2篇再生混凝土柱
  • 2篇尾矿
  • 2篇物质流
  • 2篇物质流分析
  • 2篇力学性能

机构

  • 19篇湖南大学
  • 2篇湖南省交通科...
  • 2篇许昌金科资源...
  • 1篇国防科学技术...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许昌学院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19篇邓鹏
  • 10篇黄靓
  • 5篇张超
  • 3篇沈蒲生
  • 2篇何益斌
  • 2篇曾令宏
  • 1篇施楚贤
  • 1篇方亮
  • 1篇张舵
  • 1篇黄频
  • 1篇陈仁朋
  • 1篇高翔
  • 1篇吴越

传媒

  • 5篇建筑结构
  • 4篇混凝土
  • 3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工业建筑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福州大学学报...
  • 1篇地震工程与工...
  • 1篇铁道科学与工...
  • 1篇公路工程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6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化学-高温-机械复合活化金尾矿及机理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尾矿制备辅助胶凝材料是实现尾矿产业化资源利用和减少建筑业碳排放的重要途径.主要探究了不同活化方法下金尾矿的活性机理和水化特性.采用高温活化、机械活化和化学-高温-机械复合活化等方法激发金尾矿的活性,探究不同活化方式对金尾矿活性的影响.测定标准稠度用水量和凝结时间,分析不同金尾矿掺量对复合胶凝材料物理性能的影响.通过XRD分析、SEM分析和火山灰试验研究了金尾矿的活化机理和水化特性.结果表明:化学-高温-机械复合活化效果>高温-机械复合活化>机械活化>高温活化.在化学-高温-机械复合活化下,较原金尾矿28 d抗压强度比(58.25%),治化后的金尾矿强度提高到74.98%.高温活化和机械活化会使得金尾矿的主要矿物相结晶度降低,但火山灰活性较低.CaO的存在有助于进一步降低结晶度,并在水化反应过程中,其提供的碱性环境,会产生活性SiO_(2)和Al_(2)O_(3),加速Ca(OH)_(2)与活性SiO_(2)和Al_(2)O_(3)反应,C—S—H凝胶和铝酸盐水合物含量增多,结构更加致密,抗压强度得到提升.
邓鹏钟昊郭帅成
关键词:建筑材料砂浆金尾矿活性指数
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增量动力分析曲线簇统计分析方法被引量:4
2016年
地震易损性分析是评估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手段,增量动力分析又是地震易损性分析的数据基础,其曲线簇的统计分析直接关系着地震易损性分析结果。然而,由于增量动力分析曲线存在"非单调"、"回折"和"平台阶段"等复杂现象,常见的统计分析方法均存在一定的限制。基于贝叶斯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统计分析方法。该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由于增量动力分析曲线簇的复杂性而引起的统计问题。最后,利用提出的贝叶斯统计分析方法对一个3跨3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开展了地震易损性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开展IDA曲线簇统计分析。
何益斌邓鹏张超方亮沈蒲生
关键词:增量动力分析统计分析地震易损性贝叶斯理论
纤维增强海砂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为研究纤维增强海砂再生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以纤维掺量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变量,对海砂混凝土进行了立方体抗压、劈裂抗拉和轴心抗压试验,并获得了应力-应变曲线.试验研究表明,纤维增强海砂再生混凝土的受压破坏形态和劈拉破坏形态与普通混凝土略有不同,纤维的掺入有效阻止了裂缝的迅速发展.棱柱体抗压强度和立方体抗压强度随取代率的增加和纤维掺量的增加而降低,通过拟合得到两者之间的换算系数为0.84.最后,基于过镇海模型提出了适用于不同纤维掺量和不同取代率的纤维增强海砂再生混凝土的本构关系,吻合结果较好.并采用应力截断法对抗压韧性进行了分析,抗压韧性随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增加,说明纤维的掺入有效的提高了试件的耗能能力。
黄靓杨梦邓鹏高畅
关键词:纤维混凝土海砂再生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
BFRP筋含砖骨料再生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2022年
通过5根BFRP筋含砖骨料再生混凝土(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with Brick Aggregate,RAC-BA)梁、1根BFRP筋天然骨料混凝土(Natural Aggregate Concrete,NAC)梁和1根钢筋RAC-BA梁的弯曲破坏试验,探究筋材种类、受拉纵筋的配筋率、BFRP筋直径和再生骨料取代率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BFRP筋RAC-BA梁表现出明显的脆性破坏特征。与钢筋RAC-BA梁相比,相同条件下的BFRP筋RAC-BA梁的承载性能更好,且挠度变形在规范允许的限值内。在设计BFRP筋RAC-BA梁时,可通过调整配筋率实现构件性能与成本的最优化。
黄靓秦明珠邓鹏高畅
关键词:抗弯性能配筋率
快速可恢复性震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为研究已震损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快速可恢复性,对7榀框架进行了预震损及快速加固修复,养护24h后进行低周反复荷载破坏试验,并对比研究了灌浆料种类及钢丝网层数对加固效果的影响。与未损框架结构进行骨架曲线、位移延性系数、刚度退化曲线及等效粘滞阻尼系数等参数的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钢丝网复合灌浆料修复对框架的承载力提高作用是有限的,但对抗震性能的提高作用效果明显;两种灌浆料加固均表现出良好的延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环氧灌浆料不加钢丝网的加固形式即可使加固框架满足抗震需要,为震后建筑的快速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黄靓孙强邓鹏张明亮单韧彭勃
关键词:拟静力试验
二次内爆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累积毁伤研究
2025年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其内部爆炸的毁伤效应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与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钢筋混凝土结构有限元建模方法的准确性.基于此方法,建立了2/3缩比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房间单独爆炸作用下顶板和剪力墙构件的破坏模式和动力响应,以及两个房间连续爆炸后的累积毁伤发展规律.研究表明:采用1 kg TNT单独爆炸时,毁伤主要发生在沿顶板的塑性铰线方向和墙板构件的连接支座处,顶板的破坏程度、位移和加速度响应均显著高于剪力墙,房间二和房间三顶板中心峰值位移分别达到41.5 mm和63.1 mm,残余位移分别为32.2 mm和46.1mm;两个房间连续爆炸工况下,对于强度较低、初始毁伤较大的板构件,二次连续内爆作用下的累积毁伤明显高于单独爆炸的毁伤线性叠加,房间二和房间三的顶板中心峰值位移分别高出133.6%和24.9%,残余位移分别高出144.6%和29.4%,因此必须考虑累积毁伤效应;但是,对于强度较高、初始毁伤较弱的墙构件,二次连续爆炸作用下的累积毁伤略微高于单独爆炸的毁伤线性叠加,可认为二者近似相等,此情况下可不考虑累积毁伤效应的影响.
邓鹏杨文汐胡世君张舵张舵张超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有限元法
锈蚀钢筋混凝土桥梁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为了研究锈蚀钢筋混凝土桥梁结构的地震易损性问题,以一个简化的单墩体系为例,通过修正材料的单轴本构关系,建立了考虑钢筋锈蚀损伤的桥梁结构非线性分析模型.考虑地震动的不确定性,根据场地类型选取50条地震波,通过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获得结构的地震响应,针对不同的钢筋锈蚀率,建立地震需求参数与地震动参数之间的关系,分别定义墩柱的4个损伤指标,形成不同钢筋锈蚀率的桥梁结构易损性曲线.通过结果对比分析发现:钢筋混凝土桥梁结构的地震易损性随着钢筋锈蚀率的增大而增大;当钢筋锈蚀率在10%~15%时,钢筋混凝土桥梁结构的地震易损性基本不变.
何益斌张超邓鹏沈蒲生
关键词:地震桥梁墩柱钢筋锈蚀易损性曲线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约束尾矿粉地聚物再生混凝土轴压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针对再生骨料强度和延性较低、尾矿资源化利用率较低、地聚物混凝土较脆等缺陷,通过采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对混凝土进行约束用来改善其强度和延性等力学性能,并提高资源化利用率。因此,以FRP类型、FRP层数、核心混凝土轴心强度等级为变量设计了14组共计42个试件,对FRP约束尾矿粉地聚物再生混凝土(FRP-GRC-TP)的轴压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和理论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核心混凝土的强度和延性显著提高,FRP层数越多,增强作用越强,且FRP约束低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增强效果更加明显。提出的2个建议拟合强度模型和1个建议拟合极限应变模型的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值误差较小,对FRP约束尾矿粉地聚物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和极限应变的预测精准度高。
毛志杰黄靓吴越曾令宏曾令宏邓鹏
关键词:FRP轴压性能
钢管含砖骨料再生混凝土柱轴压力学试验研究被引量:11
2020年
通过20根钢管含砖骨料再生混凝土圆柱试件的轴压试验,分析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套箍系数等对试件轴压性能影响,观察试件受力全过程以及破坏形态,得到钢管含砖骨料再生混凝土试件的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分别分析2个参数对试件承载、应力应变行为等影响,试验表明:钢管含砖骨料再生混凝土与普通钢管混凝土具有相似的破坏过程,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与套箍指标均对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有影响。同时,分别用套箍混凝土理论、统一强度理论和叠加计算理论中的12个公式进行承载力计算分析,与试验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套箍混凝土理论计算值较接近试验值,统一强度理论较为安全,叠加计算理论值安全储备最大。最后,对计算结果较为安全且精确度较高的规范GB(50936—2014)中的公式进行修正,考虑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影响,提出修正系数θ,并验证修正系数的正确性。
黄靓林明明高畅邓鹏
关键词:再生粗骨料轴压承载力计算修正系数
湖南省公路固废物质流分析与产排预测
2024年
为助力公路系统建养生态化、绿色化转型发展,基于公路里程存量与大中修数据,结合MATLAB、Origin等数据分析和处理平台,采用物质流分析方法进行了湖南省公路固废的物质流分析,构建了公路固废产排预测模型。物质流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湖南省地方公路固废主要为废旧水泥混凝土,占比75%左右,其余为沥青路面回收料(RAP)。高速公路则以RAP为主,占比76%左右,其余为废旧水泥混凝土。在产排预测方面,本文设置短寿命(6 a)、中寿命(10 a)、中长寿命(20 a)和长寿命(30 a)4种寿命情景进行分析,预测了湖南省公路固废产生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湖南省地方公路存量和高速公路存量分别在2031年和2050年达到饱和,为451 137 km和11 180 km。短寿命情景下的地方公路和高速公路大中修里程分别于2028年和2022年左右达到峰值,为3 210 km和534 km,长寿命情景下大中修里程的峰值出现更晚、波动更大。在短寿命、中寿命、中长寿命和长寿命4种情景下,地方公路公路固废产生量在2028年、2029年、2037年和2046年达到第一个小峰值,分别为652万t、447万t、291万t和280万t,此后围绕峰值波动;高速公路公路固废产生量在2022年、2024年、2032年和2043年达到第一个小峰值,分别为238万t、183万t、140万t、110万t,此后围绕峰值波动。结合调研结果,短寿命情境下更加符合湖南省公路固废产生量的实际情况,这意味着我国公路已经进入了大中修的高峰期。
贺春宁李婷玉郅晓陈宇亮邓鹏肖源杰
关键词:公路工程物质流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