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
- 作品数:82 被引量:255H指数:10
- 供职机构: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哲学宗教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重庆地区192例HIV/HCV合并感染者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分析重庆地区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合并感染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了解HIV合并慢性HCV感染者HCV-IgG抗体的产生情况,分析部分病人不能产生HCV-IgG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HIV/HCV合并感染者资料,分析合并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统计HIV合并慢性HCV感染者HCV-IgG阴性发生率,分析其HCV-IgG阴性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 3 013例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中合并HCV感染192例(6.37%);合并感染HCV者的HIV病毒载量[(4.97±0.89)log拷贝/mL]低于单纯HIV感染者[(5.15±0.81)log拷贝/mL](P〈0.05);合并感染者中吸毒人数的比例(64.06%)高于单纯HIV感染者(0.92%)(P〈0.05)。合并感染者中13例(6.77%)HCV-IgG阴性。单因素分析显示,HCV-IgG阴性组较阳性组年龄偏大(P〈0.05),HCV-IgG阴性组通过性途径导致感染所占比例(92.31%)高于阳性组(31.84%)(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通过性途径导致合并感染者出现HCV-IgG阴性的风险,为通过静脉吸毒途径导致感染者的52.669倍。结论重庆地区HIV/HCV合并感染发生率较高,静脉吸毒是合并感染的高危因素;合并HCV感染可能抑制HIV复制;年龄、传播途径为HIV/HCV合并感染者产生HCV-IgG的危险因素,其中性传播为影响HCV-IgG产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刘敏何小庆罗亚东袁婧吴玉珊谭顺王静陈耀凯
-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丙型肝炎病毒
- 203例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6
- 2018年
-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隐脑)患者的病死率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自2010年12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203例艾滋病合并隐脑患者临床资料,并通过电话回访方式,记录其出院后不同时间段的状态(生存或死亡)。计算患者总体病死率,绘制生存曲线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92.6%的患者CD4+ T淋巴细胞计数≤100个/μL,50.3%的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RNA〉5 lg拷贝/mL,64.5%的患者颅内压≥250 mmH2O。艾滋病合并隐脑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为9.9%(20/203),随访期间病死率为16.2%(24/148),总体病死率为26.1%。生存率在起病后2周内下降最快,10周累计病死率接近25.0%,而后趋于平稳。18-44岁患者死亡风险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年龄为独立保护因素(AOR=0.228,P= 0.036,95%CI:0.057-0.910);意识障碍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AOR=7.001,P=0.035,95%CI:1.143-42.882)。结论 艾滋病合并隐脑患者病死率较高,死亡多发生于起病后3个月内;年轻患者预后相对较好;意识障碍是死亡风险因素。
- 鲁雁秋黄晓婕吴玉珊刘敏吴昊卢洪洲陈耀凯
- 关键词:艾滋病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预后影响因素
- 依非韦伦与多替拉韦对艾滋病患者血脂影响对比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比较不同的抗HIV药物EFV、多替拉韦(DTG)对艾滋病患者血脂的影响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收治的艾滋病患者,根据ART方案分为EFV组和DTG组。应用配对检验分别对两组抗病毒治疗后4周、12周、24周、48周时血脂情况与基线对比,并将两组治疗48周后血脂指标前后差异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对比基线、4周、12周、24周、48周时,EFV组TG、TC、HDL-C、LDL-C在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9.103,t=20.035,t=51.313,Z=27.735,P均<0.05)。DTG组仅TC、HDL-C在各时间点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83,t=3.766,P均<0.05),且呈逐渐升高。两组患者治疗48周后对比,EFV组导致TG、TC、HDL-C、LDL-C升高程度均明显高于DTG组(Z=-2.348,Z=-2.02,Z=-5.103,Z=-3.672,P均<0.05)。结论DTG导致艾滋病患者脂代谢异常的药物不良反应显著低于EFV,使用DTG抗HIV治疗1年对血脂水平几乎没有影响。
- 付永佳李梅张绿浪曾琴陈耀凯刘敏
- 关键词:艾滋病血脂依非韦伦
- 一种腕部康复训练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腕部康复训练器,包括手腕架,所述手腕架上设置有横轴,所述防护架上设置有防护套,所述手腕架的顶端安装有固定架,所述手腕架上设置有防护垫,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定位板,且定位板位于固定架的一端位置,所述定位板...
- 张辉芬刘敏相秀凤
- 文献传递
- 1例艾滋病合并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的治疗
- 2022年
- 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progressive multifocal leukoencephalopathy,PML)是由JC多瘤病毒(JC polyomavirus,JCV)引起的一种罕见、致命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人类初次感染JC病毒后通常无症状[1]。当免疫功能低下时,比如未接受ART的AIDS患者,JCV可在体内高水平复制,从而导致PML。PML临床表现主要以精神症状为主,包括早期性格改变。
- 杨红红曾琴杨佳吴玉姗刘倩李明俊刘敏
- 关键词: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艾滋病
- 肺结核患者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分枝杆菌药敏结果分析
- 目的回顾性分析肺结核患者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艾滋病(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分枝杆菌药敏和菌株鉴定结果,期望为HIV感染/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早期有效抗结核治疗提供数据参考。方法搜集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
- 李同心王静钟敏刘敏黄忠民廖传玉周刚陈天刚丁显平
- 关键词:肺结核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药物敏感性试验
- 文献传递
- 一种弓形虫IgM抗体检测试剂盒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弓形虫IgM抗体检测试剂盒,涉及检测试剂盒领域,解决了当前弓形虫检测所使用的试剂盒中存在不易整理固定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外包装套,包装套的内部沿竖直方向呈均匀设置有固定结构,固定结构由连接块...
- 陈耀凯刘敏欧阳净
- 文献传递
- 重庆市初治HIV感染者基线病毒载量、CD4^(+)T细胞水平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的变化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分析近3年重庆市初治HIV感染者人口学特征,明确基线病毒载量、CD4^(+)T细胞免疫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上述指标是否发生变化。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2月确诊HIV感染且在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初始启动抗病毒治疗患者的人口学信息及临床数据,以年份分组,用SPSS 25.0软件对比分析。结果共纳入HIV初治患者3573例,男性2814例(78.8%),年龄中位数45.9岁,同性性传播总占比28.4%(1016例),呈逐年降低趋势,从2019年30.9%下降到2021年25.2%(P<0.05)。基线HIV RNA中位数5.1 log_(10)拷贝/mL,1887例(52.8%)≥5.0 log_(10)拷贝/mL,呈逐年增高趋势,从2019年5.0 log_(10)拷贝/mL上升到2021年5.2 log_(10)拷贝/mL,且HIV RNA≥5.0 log_(10)拷贝/mL占比也逐年递增(P均<0.05)。CD4^(+)T细胞中位数158个/μL,2205例(61.7%)≤200个/μL,年度间未见显著差异。HIV RNA≥5.0 log_(10)拷贝/mL组较<5.0 log_(10)拷贝/mL组男性占比更高,年龄更大(P均<0.05),异性性传播占比更高,且CD4^(+)T细胞中位数95.0个/μL,显著低于非高病毒载组210.5个/μL(P<0.05)。结论重庆市HIV初治患者普遍存在基线高病毒载量与极低CD4^(+)T细胞免疫水平,尤其易发生在老年、男性、异性性传播感染者,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基线病毒载量有增高趋势,需加大对该群体的宣教力度,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
- 夏义敏漆维炜何坤李明俊刘倩刘敏
- 关键词:高病毒载量同性性行为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使用激素诱发卡波西肉瘤1例被引量:1
- 2022年
- 卡波西肉瘤(KS)是一种软组织恶性多发性色素性血管肉瘤,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常见的机会性肿瘤。KS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学者们认为可能与病毒感染、细胞因子、免疫状态等有关,免疫功能失调似乎是所有分型KS发展的共同因素[1]。国外不少文献报道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诱发非AIDS患者出现KS[2]。免疫功能低下的AIDS患者长期使用激素,KS发生的概率似乎更高,但目前国内外尚无此类报道。现就我院收治的1例AIDS患者,在未启动抗HIV治疗情况下长时间使用激素后诱发KS的病例进行报道。
- 何坤张辉芬刘倩石峰李明俊吕亮刘敏
- 关键词:卡波西肉瘤糖皮质激素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 重庆地区HIV感染者长期选择免费二线药物抗病毒治疗的原因及合理性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艾滋病免费二线抗病毒药物的使用是否合理。方法:回顾性收集某中心2013-2017年间使用免费二线药物抗HIV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该类患者的比例,分析选择二线药物的原因。结果:筛选出使用二线药物治疗的HIV感染者262例,占同期HIV感染治疗者7.0%,至2018年12月病毒抑制率96.9%,CD4^+T细胞均值(334.5±225.6)个/μL。按初始抗病毒治疗即选用二线药物和由一线药物转换为二线药物分两类,分别有63例(24.0%)、199例(76.0%)。初始选择二线药物因素有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50.8%)、生育需求(20.6%)、肝功能异常(12.7%)、过敏体质(9.5%)、药物间相互作用(DDI)(6.3%);一线药物转换的因素有药物毒副反应(47.8%)、耐药(28.1%)、免疫重建不良(13.6%)、生育需求(8.0%),DDI(2.5%)。因耐药导致转换二线药物者病毒学抑制率达100%;因免疫重建不良更换二线药物者CD4^+T细胞值(209.1±167.5)个/μL较更换方案前[(123.2±62.7)个/μL]明显升高(P<0.05)。结论:重庆地区艾滋病二线药物使用合理,但总体使用者偏少,需提高医务人员认识,对免疫重建不良患者及存在DDI的患者应及时更换抗病毒治疗方案。
- 刘敏谭秋香白艳漆维炜吴玉珊刘倩何小庆杨李军
- 关键词:二线药物耐药药物间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