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殷珺妹

作品数:12 被引量:100H指数:7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重点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体检
  • 2篇体检人群
  • 2篇满意度
  • 2篇健康
  • 2篇健康体检
  • 2篇ICU
  • 2篇病例
  • 2篇病例对照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综合
  • 1篇代谢综合征
  • 1篇单胞菌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缺血
  • 1篇心肌缺血再灌
  • 1篇心肌缺血再灌...
  • 1篇心肌缺血再灌...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 1篇心率

机构

  • 6篇天津医科大学
  • 5篇天津市第三中...
  • 2篇天津市第一中...
  • 2篇天津市中医药...
  • 2篇天津市中医药...
  • 1篇天津医院
  • 1篇天津市长征医...
  • 1篇天津市第二人...
  • 1篇天津市宝坻区...

作者

  • 11篇殷珺妹
  • 5篇焦振山
  • 4篇张蕊
  • 3篇刘迎午
  • 3篇苏征
  • 2篇降凌燕
  • 2篇张富玉
  • 2篇张莉
  • 2篇杨磊
  • 1篇田洁
  • 1篇龙莉
  • 1篇杨亚敏
  • 1篇杨晶
  • 1篇杨静
  • 1篇钱静
  • 1篇张磊

传媒

  • 4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卫生事业...
  • 1篇天津医药
  • 1篇医学信息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6
  • 4篇2012
  • 2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肌缺血患者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及临床治疗被引量:9
2022年
再灌注是心肌缺血的首选治疗方式,但其恢复血流灌注的同时,又为心脑组织带来了新的损伤,对患者治疗效果及康复预后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课题。现阶段,临床关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相关研究已取得初步进展,其防治靶点可涉及氧化应激、细胞内钙超载、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开放及内皮细胞受损等方面,现本文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方式进行阐述,以期指导后续研究。
朱明辉朱骏昌殷珺妹刘迎午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钙离子超载缺血预适应
国人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组分关系的Meta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中国居民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组分关联性并定量评价关联的大小,为预防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检索我国1999—2010年发表的关于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进行定量综合分析,运用RevMan 4.2进行合并和异质性检验,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WMD或OR值及95%CI。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连续性变量合并WMD值及95%CI分别为,BMI的WMD值=1.66(95%CI:1.45~1.86);高三酰甘油的WMD值=0.86(95%CI:0.80~0.92);HDL-C的WMD值=0.08(95%CI:-0.05~0.20);分类变量合并OR值及95%CI为:高血压的OR值=2.77(95%CI:2.20~3.48);高血糖的OR值=2.28(95%CI:1.79~2.92)。结论除HDL-C外,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的组分相关联。
降凌燕殷珺妹苏征焦振山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代谢综合征META分析
医院健康查体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天津市健康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分析10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和100例明确除外NAFLD的正常对照的体检结果及其生活方式等影响因素,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NAFLD的发生与体质指数(BMI)、腰围、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丙氨酸转氨酶(ALT)、脐旁、肱三头肌和肩胛皮褶厚度、餐馆就餐频率、夜宵频率、出行方式、体育运动、体重改变、坚果、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有关。除去与运动存在交互作用的BMI和与脐旁皮褶厚度存在交互的WC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脐旁皮褶厚度(OR=6.68,95%CI:2.38~18.77)、高血压(OR=16.72,95%CI:3.65~76.62)、体重明显增加(OR=16.75,95%CI:3.11~90.15)、三酰甘油(OR=4.91,95%CI:1.89~12.75))、出行方式(OR=0.09,95%CI:0.023~0.369)以及偶尔食用坚果(OR=0.127,95%CI:0.02~0.79)与NAFLD独立相关。结论脐旁皮褶厚度、高血压、三酰甘油、体重明显增加是NAFL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步行或骑车的出行方式、偶尔食用坚果是NAFLD的独立保护因素。
殷珺妹张莉降凌燕张蕊焦振山
关键词:脂肪肝病例对照研究
基于健康体检人群的NAFLD患病率及危险因素调查
目的:通过对天津市区健康体检样本人群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了解天津市居民NAFLD的流行现状和发病的危险因素,探讨NAFLD与肥胖的关系,为制定NAFLD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殷珺妹
关键词:患病率病例对照非条件LOGISTIC回归健康体检人群
文献传递
204株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特点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分析204株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患者因素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有效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2017年1月—12月我院分离的204株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临床分布、标本来源。比较患者不同因素对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的影响。比较呼吸道与非呼吸道分离株、ICU与普通病房分离株的耐药性差异。结果 204株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分布于ICU 97株、普通病房107株。标本来源以呼吸道为主,共169株,占82.84%;非呼吸道35株,占17.16%。有基础疾病、近90 d使用抗菌药物、进行侵入性操作以及菌株检出时间距入院时间>48 h的患者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均分别高于无基础疾病、近90 d未使用抗菌药物、未进行侵入性操作以及菌株检出时间距入院时间≤48 h的患者(P<0.01)。呼吸道标本组对头孢他啶、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显著低于非呼吸道标本组(P<0.05),余12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病房分离株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庆大霉素耐药率显著低于ICU病房(P<0.05),余9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4株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多发生于院内,在ICU、普通病房,呼吸道、非呼吸道的耐药形势已同样严峻,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杨晶龙莉杨亚敏殷珺妹张富玉田洁
关键词:ICU标本来源
ICU医务人员及家属疥疮感染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及控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疥疮感染暴发的流行因素及感染控制措施,提高医院感染暴发的识别、调查、报告和应急处置能力。方法 2015年8月某三甲医院内科ICU因1名医务人员感染疥疮,引起医务人员及家属医院感染暴发,对感染者及暴露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分析,确定传染源及传播途径。采用边调查、边控制的原则,对所有被调查者进行全面筛查、评估、规范治疗及预防用药。结果本次调查ICU医务人员及家属共暴露人员421人,其中疥疮感染39人,感染率9.27%;首例感染者为传染源,医务人员工作服一起存放交叉污染是本次医院感染暴发的主要传播途径;通过落实各项预防控制措施,完善医院感染暴发上报流程,并对所涉及的科室人员及家属进行全面筛查、评估、规范治疗及预防用药,有效切断了感染的传播。结论疥疮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加强医务人员对疥疮感染疾病的认识,提高感染预防控制能力,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的扩散。
张富玉钱静杨静殷珺妹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暴发
QTc、Tp-Tec间期联合血清CTRP9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7
2022年
目的探讨按心率校正的QT(QTc)、按心率校正的Tp-Te(Tp-Tec)间期联合血清补体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室性心律失常(VA)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AMI患者156例,住院期间发生VA 61例(VA组)、未发生VA 95例(non-VA组)。入院时先行常规心电图检查,然后接受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记录QT、Tp-Te间期,计算QTc、Tp-Tec间期;入院次日,采集清晨空腹肘静脉血,离心留取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TRP9。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BMI、吸烟史、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疾病相关资料[包括入院时Killip分级、入院后6 h内左室射血分数(LVEF)]、实验室检查资料[包括入院次日血脂(TC、TG、HDL-C、LDL-C)、血肌酐(Scr)、血尿酸(UA)、空腹血糖(FPG)以及血清CTRP9水平]、心电图检查资料(包括QTc、Tp-Tec间期),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MI后VA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QTc、Tp-Tec间期和血清CTRP9水平对AMI后VA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与non-VA组比较,VA组QTc、Tp-Tec间期明显延长,血清CTRP9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和血脂、FPG、Scr比较P均>0.05;VA组Killip分级>Ⅱ级比例高于non-VA组,而LVEF低于non-VA组(P均<0.05);VA组UA高于non-VA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UA和QTc、Tp-Tec间期均为AMI后V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CTRP9则为其独立保护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QTc、Tp-Tec间期联合血清CTRP9水平预测AMI后VA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明显高于QTc间期、Tp-Tec间期、QTc间期+Tp-Tec间期、血清CTRP9水平预测AMI后VA发生的AUC(P均<0.01)。结论AMI后VA患者QTc、Tp-Tec间期明显延长,血清CTRP9水平明显降低;QTc、Tp-Tec间期是AMI后V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CTRP9则为其独立保护因素;QTc、Tp-Tec间期和血清CTRP9水平对AMI后VA发生均具有一定预测价
朱明辉杨磊殷珺妹张磊刘迎午
关键词:室性心律失常
普罗帕酮结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更年期心律失常对患者满意度和负面情绪的影响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分析普罗帕酮结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更年期心律失常对患者满意度和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收治的更年期心律失常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普罗帕酮结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心律失常发作情况、短阵室速发作次数、短阵房速发作次数、室性早搏发作次数、房性早搏发作次数、心功能、负性情绪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2.1%)高于对照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67,P<0.05)。观察组患者心房颤动、交界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及房性期前收缩发作次数[(453.1±65.1)次/24 h、(107.3±4.9)次/24 h、(257.8±53.2)次/24 h及(652.5±102.6)次/24 h]均少于对照组[(619.2±78.2)次/24 h、(212.9±5.7)次/24 h、(412.6±79.2)次/24 h及(885.8±139.2)次/24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876、15.789、18.990及17.883,均P<0.05)。观察组患者短阵室速发作次数、短阵房速发作次数、室性早搏发作次数及房性早搏发作次数[(1.1±0.2)次/d、(1.7±0.3)次/d、(499.3±37.6)次/d及(603.5±77.5)次/d]均少于对照组[(3.4±0.4)次/d、(3.2±0.5)次/d、(721.9±55.8)次/d及(765.3±89.5)次/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568、12.456、19.350及14.213,均P<0.05)。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心率(91.2±11.6)次/min、收缩压(133.5±14.4)mm Hg]优于对照组[心率(97.8±13.5)次/min、收缩压(144.3±15.2)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044、12.350,均P<0.05)。观察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22.7±2.1)分、(23.1±2.5)分]均低于对照组[(36.6±2.2)分、(35.9±2.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557、15.047,均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5.3%)高于对照组(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90,P<0.05)。结论在更年期心律失常治疗中,普罗帕酮结合酒石�
朱明辉杨磊殷珺妹谷岩刘迎午
关键词:普罗帕酮酒石酸美托洛尔更年期满意度负面情绪
天津市宝坻区口东镇农村居民健康体检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和危害已远超过传染病,并成为新的社会公害。
李永刚崔淑芬殷珺妹李炳友张蕊张春友焦振山
关键词:健康体检农村居民检出率
天津市成年体检人群血脂动态变化及血脂异常发生率的比较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连续2年健康体检人群血脂水平和血脂异常的动态变化以及血脂异常的发生率。方法收集2010年和2011年连续2年在天津市某中心医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701人的体检结果,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数据。对该人群不同组别各年份的血脂水平、血脂异常检出率及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男女血TG和TC含量2年间自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份50岁以下TG平均水平以及2年差值的平均水平、各年份30岁以下TC平均水平,均显示男性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份50~岁以上男女的TC平均水平以及女性的TG平均水平,均高于各自其他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各年份40岁以下男性的TG、TC异常检出率高于女性,而且50岁以上女子TC异常检出率高于其他各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各年份TC异常检出率均显示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3)男性TG异常发生率(20.2%)高于女性(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846,P<0.01),而男女TC异常发生率(分别为7.79%、4.87%)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32,P>0.05),并且男女50岁及以上组TC异常发生率均高于50岁以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男女健康查体者各年龄组TC和TG2年间的平均水平和异常检出率无明显变化,40岁以下成年男子TG和TC异常检出率和发生率高于女性,而50岁以上女子TC异常发生率较高。长期进行血脂监测在健康查体人群中非常必要。
张莉张蕊殷珺妹焦振山苏征
关键词:血脂血脂异常发病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