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璐
- 作品数:17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师范类作品分析教学课的应用型调整
- “分层定位 按需培养”成为目前高校教育改革的一项目标。师范类大学作为为广大中小学输送主力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基地,如何尽快与社会必需环境和资源相适应,成为大学教育发展的应用型方向。具体到“作品分析”这一专业课,也将从单纯传授...
- 徐璐
- 关键词:音乐教育专业高等师范教育
- 文献传递
- 坚守与拓展——钢琴教学在中小学师资培养中的延伸思考被引量:1
- 2012年
- 在高等院校艺术类师范生的培养中,钢琴教学由纯专业性向实用性的转化依然是目前音乐教育中较为薄弱的一个环节;如何在教学中坚守其专业性,拓展其实用性,需要引起更多的关注与重视,并加以研究与实践。
- 徐璐
- “课程地图”中的小学音乐专业教学课程的研究与反思
- 2017年
- 课程地图为教学课程的规划、制定、梳理提供了视觉、结构和功能上的归纳、总结与提升,理论上的课程地图需要实际教学的实践检验和效果论证,从而达到理论与现实的协调发展。本文依据课程地图自身功能结构,研制出符合小学音乐专业的学科课程结构图,并通过教学调研进行反馈。
- 徐璐
- 关键词:课程地图教学调研
- 平凡中隐藏智慧之光 小巧中尽显完美之格——巴赫平均律钢琴曲^be(#d)小调前奏曲与赋格曲的多重手法分析被引量:1
- 2003年
- 运用柱式和弦调性陈述法、旋律音点分层图示法、表格整体陈述法、主题调性线形连接法、主题-动机分析法五种分析方法,将巴赫平均律钢琴曲be(#d)小调前奏曲与赋格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了分析与阐述,从纯音乐研究方法入手,着重具体的写作技法,把一些更新的分析方法,更宽的研究思路,更活跃的思维方式运用到复调作品研究当中,探索比较性思维模式在作品分析中的实践与发展,从而达到以传统作品的分析成果来启迪现代作品创作的互动作用.
- 徐璐
- 复调创作在中小学音乐师资培养中的互动性实践
- 2010年
- 复调作为作曲技术理论“四大件”中技术含量较高的一门,如何与中小学音乐师资培养中的基础性教学相结合,将专业理论向实践技能转化成为一项意义与价值兼备的研究课题。这门最能反映精雕细琢的技术理论同时也是师范院校比较“棘手”的课程,本文从教学实践性、趣味性、民族性、写作细节等方面入手阐述了笔者从当前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摸索改进,希望建立起适应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对位法创作体系。
- 徐璐
- 关键词:趣味性民族性
- 复风格与折中主义——阿尔弗雷德·施尼特凯《钢琴五重奏》(1972/1976)多重技法分析被引量:2
- 2006年
- 阿尔弗雷德·施尼特凯《钢琴五重奏》(1972/1976)是他创作成熟时期的一部名作。通过对其五个乐章的分析,能够把握施尼特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风格脉络:音乐是有目的的写作,技术写作体现了复风格与折中主义;注重人性化、情感化、标题化,挖掘内心的深层情感,注重与外界的交流与沟通。
- 徐璐
- 关键词:帕萨卡里亚
- 对“音乐语言陈述结构”概念的延伸思考
- 2007年
- 音乐语言陈述结构是作品分析技术中微观结构的核心,是音乐语言组织结构,是曲式结构形成的基本要素,起到以小见大、承上启下、互融贯通的作用。在对自身概念澄清的同时,要与作品分析中其它因素紧密结合,并在非规范化曲式结构的作品分析中更多地加以注重。
- 徐璐
- 四季品茗——赏《品茗四季——为箜篌三重奏而作》
- 2015年
- 《品茗四季——为箜篌三重奏而作》是作曲家姚恒璐先生于2012年6月创作完成的一部箜篌三重奏组曲作品,由中国音乐学院青年箜篌演奏家"箜篌三姐妹"首演。作品以弹拨乐器箜篌三重奏的演奏形式,运用拓展民族音乐语言,细腻委婉地述说着古往今来四季循环往复的变化和感受。特别是作曲家巧妙地以du音的四声转换为中介,构思了"妒春""渡夏""读秋""独冬"四个乐章,似乎在娓娓道来每个季节中的人文情感和细腻的情绪变化,品味着四个节气中所流露出来的文化气息。
- 徐璐
- 关键词:演奏形式旋律线人文情感
- 趣味+实用 分析+写作——高师复调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 2006年
- 复调是作曲技术理论“四大件”中最能反映精雕细琢的一门技术,也是师范院校比较“棘手”的一门课程。本文是作者在经过几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之上,从当前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有感而言,希望对高师的各位同行的教学工作有所启迪与帮助。
- 徐璐
- 关键词:民族性趣味性
- 从完美中求突破从禁锢中求解放——试论传统大小调和声向近现代和声的转移与过渡被引量:2
- 2002年
- 本文以西方古典音乐向现代音乐过渡演变时期为研究时段,以和声语言的发展为 研究对象,从纵向,包括单个和弦结构、和弦连接及和声进行;横向,包括单层旋 律线条的进行、和弦层旋律线条的扩展,以及纵横结合调式的膨胀等几个方面作 为着眼点,阐述了传统大小调和声向近现代和声转变过程中的技法要素。
- 徐璐
- 关键词:西方古典音乐现代音乐和声语言调性转换和弦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