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瑜
- 作品数:8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 根瘤菌占瘤率的快速检测
- 【目的】根瘤菌占瘤率是筛选与豆科植物宿主高效匹配的根瘤菌菌株一个重要指标,为优化根瘤菌占瘤率的快速检测技术;【方法】本研究分别以蛭石和土壤盆栽收获的根瘤为实验材料,将直接从根瘤中收集类菌体的方法并与BOX-PCR技术结合...
- 陈静瑜吴燕玲张碧瑶谷峻
- 关键词:BOX-PCR类菌体
- 文献传递
- 花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 sp.MM6 Ⅲ型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2020年
- 【目的】探究花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 sp.MM6的Ⅲ型分泌系统(T3SS)的结构及其在根瘤菌与不同宿主建立共生关系中的作用。【方法】同源比对分析菌株MM6的T3SS基因簇的结构特征,并采用三亲本接合转移的方法构建T3SS调节基因ttsI突变菌株;通过蛭石结瘤和石蜡切片实验,比较突变体与野生型的共生固氮表型差异。【结果】经预测,MM6的T3SS基因簇编码区长约34.1 kb,可分为3个区域,包含10个保守结构基因和8个效应蛋白基因,与B.diazoefficiens USDA110相应基因的序列相似性为83%–93%;成功构建了MM6的ttsI突变株;ttsI突变株与野生型分别与花生(S523和Y45)、野大豆和大豆中黄57结瘤,ttsI突变体在花生中的总瘤数显著增加(P<0.05),根瘤中含菌细胞更多;ttsI突变体在野大豆中平均每株植物增加4个根瘤,根瘤中含菌细胞更多,地上部干重相比野生型MM6显著增加(P<0.05);在大豆中黄57中,野生型MM6能形成红色的有效根瘤,ttsI突变体不结瘤,且植株叶片发黄,地上部干重相比野生型MM6显著降低(P<0.05)。【结论】MM6的T3SS在花生和野大豆共生体系中起着有害的作用,而在大豆中黄57的共生体系中起着有利的作用。
- 赖永秀胡美娟阮华钦陈静瑜李雪李婷靳欢欢谷峻
- 关键词:花生根瘤菌共生固氮
- 入侵植物南美蟛蜞菊对NH4^+-N和NO3^--N的响应被引量:1
- 2015年
- 为了阐明外来入侵植物是否对不同形态氮源具有偏向选择性,研究了外来入侵植物南美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对2种不同形态氮源(NH+4/NO-3)的响应.结果表明:(1)南美蟛蜞菊在全铵营养条件下的生物量显著高于全硝营养条件;(2)南美蟛蜞菊在全铵营养和全硝营养条件下总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SPAD)均显著高于本地种蟛蜞菊(Wedelia chinensis);(3)在全铵营养条件下,南美蟛蜞菊根部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蟛蜞菊;与蟛蜞菊相比,在全硝营养条件下南美蟛蜞菊根部和叶部的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升高,硝态氮累积显著减少.结果表明南美蟛蜞菊为喜铵植物,具有较强的铵态氮同化能力和硝态氮还原能力,对全铵或全硝的极端环境有较强的调节能力,这可能是南美蟛蜞菊入侵成功的重要机制之一,也说明NH+4-N占优势的土壤生境更易遭受南美蟛蜞菊入侵,可能是南美蟛蜞菊在定居和扩散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变化.
- 陈静瑜谷妍蓉田兴山李伟华
- 关键词:南美蟛蜞菊铵态氮硝酸还原酶游离氨基酸
- 基于recA基因对不同种慢生根瘤菌的快速检测
- 慢生根瘤菌具有广泛的自然地理分布和良好的宿主共生特性,且能与多种重要经济豆科植物(大豆、花生、菜豆等)建立共生固氮体系,在现代生态农业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多位点基因序列分析和比较基因组学在慢生根瘤菌分类及生物多样性...
- 陈静瑜吴燕玲谷峻杨旸郑贵芳
- 根瘤菌占瘤率的快速检测
- 目的:根瘤菌占瘤率是筛选与豆科植物宿主高效匹配的根瘤菌菌株一个重要指标,为优化根瘤菌占瘤率的快速检测技术;方法:本研究分别以蛭石和土壤盆栽收获的根瘤为实验材料,将直接从根瘤中收集类菌体的方法并与BOX-PCR技术结合;结...
- 陈静瑜吴燕玲张碧瑶谷峻
- 关键词:根瘤菌盆栽实验
- 文献传递
- 基于非培养和培养的方法比较花生根瘤菌遗传多样性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比较非培养和培养方法揭示的花生根瘤菌遗传多样性差异,以期建立慢生根瘤菌快速检测占瘤率技术。【方法】采用经典分离培养技术获得花生根瘤菌和非培养方法直接从根瘤中收获类菌体分别提取DNA后,比较分析BOX-PCR指纹图谱,根据多样性指数评价基于非培养和培养方法的BOX-PCR指纹图谱技术揭示花生根瘤菌遗传多样性的差异。【结果】基于非培养方法检测的花生根瘤类菌体为81.8%,获得85种遗传群;基于培养方法分离花生根瘤菌菌株为72.7%,获得71种遗传群;两种方法共同检测到17种BOX-PCR遗传图谱相一致。根据多样性指数基于非培养方法反映不同地区花生根瘤菌遗传多样性结果较一致,基于培养方法反映各地区的花生根瘤菌遗传多样性结果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基于非培养方法检测根瘤类菌体的遗传多样性,能够更快速、真实反映不同土壤花生根瘤中的优势遗传群,快速地统计根瘤菌菌株占瘤率;与培养方法相结合有利于获得花生根瘤菌竞争结瘤能力强的土著菌株,从而为筛选高效根瘤菌菌株奠定基础。
- 陈静瑜冯翊果吴燕玲孟祥飞胡美娟陈文峰谷峻
- 关键词:BOX-PCR
- 花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 sp.MZ5 Ⅲ型分泌系统调节基因ttsI突变体的功能分析
- 2019年
- 【目的】探究慢生型花生根瘤菌Ⅲ型分泌系统在花生-根瘤菌互作的功能。【方法】本研究采用同源重组和三亲本接合转移的方法,构建Bradyrhizobium sp. MZ5的Ⅲ型分泌系统调节基因ttsI突变体;荧光定量PCR检测添加大豆苷元(Daidzein)和染料木黄酮(Genistein)诱导物后野生型和突变株转录水平上ttsI的表达量变化及其差异;蛭石结瘤实验分析ttsI基因突变对花生结瘤能力的影响。【结果】在转录水平上,大豆苷元和染料木黄酮对MZ5的Ⅲ型分泌系统调节基因ttsI的表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在MZ5△ttsI突变体中ttsI基因的表达量都明显下调,与野生型菌株的相比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蛭石结瘤实验表明,与野生型菌株相比,MZ5△ttsI突变体在不同花生品种的结瘤数和地上部干重都显著性降低。根瘤石蜡切片表明,MZ5△ttsI突变体在根瘤内的含菌量少于野生型菌株。【结论】Bradyrhizobium sp. MZ5菌株中的Ⅲ型分泌系统在花生-根瘤菌互作中对结瘤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李婷李雪阮华钦赖永秀陈静瑜胡美娟谷峻
- 关键词:花生根瘤菌黄酮类物质结瘤
- 改进的BOX-PCR技术在广金钱草根瘤菌占瘤率检测中的应用
- BOX-PCR 指纹图谱分析技术是根据BOX插入因子设计引物,扩增微生物基因组DNA 的重复性片段,因其操作简单快捷,容易获得较为丰富的扩增条带,被广泛应用于田间高效根瘤菌菌株的筛选及根瘤菌接种剂田间跟踪实验。本研究对分...
- 陈静瑜吴燕玲谷峻杨旸郑贵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