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燕 作品数:14 被引量:98 H指数:4 供职机构: 西南大学药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化学工程 更多>>
化瘀消肿酒治疗软组织损伤效果观察及抗炎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化瘀消肿酒抗炎、镇痛和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和鸡蛋清致大鼠足肿胀法,观察其抗炎作用;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其镇痛作用;通过砸伤法建立大鼠软组织损伤模型,对砸... 张飞燕 陈玉宝 李晶晶 徐晓玉关键词:抗炎 镇痛 软组织损伤 炎症因子 文献传递 加味佛手散及其配伍对大鼠肝脏P450酶活性及肝细胞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8 2015年 考察加味佛手散及其不同药物组合对大鼠肝脏P450酶活性及肝细胞形态的影响。大鼠灌胃给药4周后处死,制备肝微粒体,采用肝微粒体体外孵育"鸡尾酒"法,HPLC-MS/MS法测定代谢产物,考察各受试组肝脏P450酶活性,HE染色观察用药前后肝组织病理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加味佛手散组CYP1A2,CYP3A4的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阿魏酸+川芎嗪组、川芎嗪+延胡索乙素组CYP1 A2,CYP2 C9,CYP2 D6,CYP2 E1,CYP3 A4的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川芎嗪组CYP1A2,CYP2D6,CYP2E1的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阿魏酸组CYP3A4的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用药后阿魏酸和川芎嗪组肝细胞形态正常,延胡索乙素组肝小叶界限不清,肝细胞排列紊乱,边缘模糊,细胞核大小不均,炎细胞浸润。阿魏酸+延胡索乙素、川芎嗪+延胡索乙素、加味佛手散组有炎细胞浸润,但病理变化程度明显较延胡索乙素组轻微,其中加味佛手散组最轻。研究结果表明加味佛手散对大鼠肝脏的CYP1A2,CYP3A4的酶活性具有诱导作用,川芎嗪可能是加味佛手散对CYP1A2产生诱导作用的效应物质。配伍阿魏酸、川芎嗪后可降低延胡索乙素对大鼠肝脏的毒性作用。 尚芳红 俸珊 张飞燕 陈乾 陈先进 张继芬 徐晓玉关键词:加味佛手散 配伍 P450 肝毒性 延胡索乙素 安神类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对神经递质镇静催眠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6 2016年 安神类中药应用于临床治疗失眠历史悠久。现代药理作用主要为镇静、催眠以及抗焦虑和抗抑郁作用。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失眠症与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等有关。该文对中药单体成分、单味中药提取物、复方安神中药提取物以及复方安神中成药通过调节神经递质而发挥镇静催眠作用进行综述。该文所涉及到的神经递质包括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及其代谢物5-吲哚乙酸(5-HIAA)、高香草酸(HVA)、二羟苯乙酸(DOPAC)。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安神药研究最多的是5-HT和GABA能神经系统。研究最多的安神药是酸枣仁,包括其单体成分、单味中药提取物、复方中药提取物及复方中成药,涉及到的安神药还有五味子、合欢花、远志、龙眼肉、灵芝等。这为安神类中药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进而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张飞燕 李晶晶 周莹 徐晓玉关键词:失眠 神经递质 镇静催眠 提取物 安神类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对神经递质镇静催眠机制的研究进展 安神类中药应用于临床治疗失眠历史悠久。现代药理作用主要为镇静、催眠、以及抗焦虑和抗抑郁作用。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失眠症与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等有关。本文对中药单体成分、单味中药提取物、复方安神中药提取物以及复方安神中成... 张飞燕 李晶晶 周莹 徐晓玉关键词:失眠 神经递质 镇静催眠 提取物 化瘀消肿酒治疗软组织损伤效果观察及抗炎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化瘀消肿酒抗炎、镇痛和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和鸡蛋清致大鼠足肿胀法,观察其抗炎作用;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其镇痛作用;通过砸伤法建立大鼠软组织损... 张飞燕 陈玉宝 李晶晶 徐晓玉关键词:软组织损伤 抗炎机制 疗效评价 常见安神类中药及其有效成分的镇静催眠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安神类中药被越来越广泛应用于治疗失眠症。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失眠症与某些神经递质有关。本文从所调节的神经递质出发,对中药单体成分、单味中药提取物、复方安神中药提取物以及复方安神中成药发挥镇静催眠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为... 张飞燕 周莹 李晶晶 徐晓玉关键词:失眠 神经递质 镇静催眠 梓葛冻干粉针的安全性药理学实验 被引量:2 2017年 梓葛冻干粉针(lyophilized powder of catalpol and puerarin,C-P)为西南大学中药研究所自主研发的用于治疗脑缺血卒中的一种新型中药单体复方制剂,其主要成分为梓醇和葛根素.研究表明,C-P能通过血脑屏障,可明显减少缺血性脑中风模型小鼠大脑梗死体积百分比,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血凝块溶解,保护神经细胞,改善神经细胞损伤后的生长形态. 原欢欢 唐清 张飞燕 何然 徐晓玉关键词:安全性 药理学 中枢神经系统 心血管系统 细胞共培养模型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深入研究离不开神经组织细胞的体外培养。神经组织细胞的单独培养难以反映在体细胞间的相互影响,而其共培养模型可以最大程度地模拟体内环境,观察细胞与细胞、细胞与胞外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被越来越广泛地用于诸如脑... 杨盛 何然 张飞燕 徐晓玉关键词:细胞共培养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血管单元 '补肾益精健脑'药物筛选与药效评价技术平台的建立(摘要) 背景:"补肾益精健脑法"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但"肾精"实质至今未明.假说:依据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来源及活性与"肾精"内涵的相似性,提出"EPO可能... 徐晓玉 李燕君 李许 杨盛 王红玉 张飞燕 何然 白镇亚 刘杨 薛强关键词:肾精 促红细胞生成素 细胞共培养模型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016年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深入研究离不开神经组织细胞的体外培养。神经组织细胞的单独培养难以反映在体细胞间的相互影响,而其共培养模型可以最大程度地模拟体内环境,观察细胞与细胞、细胞与胞外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被越来越广泛地用于诸如脑卒中、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体外研究。"神经血管单元"是由大脑神经元、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为主组成的体现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其体外模型的建立对研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细胞间接触和非接触的培养方式,从二维和三维培养的技术角度出发,概述中枢神经组织细胞的共培养模型及其在相关疾病研究中的应用,并展望其在未来研究中的发展方向。 杨盛 何然 张飞燕 薛强 徐晓玉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细胞共培养 神经血管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