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琳

作品数:17 被引量:177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 3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4篇气候
  • 11篇气象
  • 9篇灾害
  • 9篇气象灾害
  • 7篇降水
  • 6篇气候特征
  • 6篇气温
  • 4篇天气气候
  • 3篇气候变化
  • 3篇气候概况
  • 2篇性别
  • 2篇中国气候
  • 2篇社会
  • 2篇社会性
  • 2篇特征及成因分...
  • 2篇天气气候事件
  • 2篇气候事件
  • 2篇气象干旱
  • 2篇公众
  • 2篇干旱

机构

  • 16篇中国气象局国...
  • 4篇中国气象局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扬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河南省气候中...

作者

  • 17篇赵琳
  • 8篇艾婉秀
  • 7篇李莹
  • 6篇李威
  • 6篇王有民
  • 6篇邹旭恺
  • 5篇孙林海
  • 5篇王长科
  • 5篇叶殿秀
  • 5篇朱晓金
  • 4篇王凌
  • 4篇曾红玲
  • 4篇陈鲜艳
  • 4篇钟海玲
  • 4篇崔童
  • 3篇尹宜舟
  • 3篇蔡雯悦
  • 3篇周兵
  • 3篇姜允迪
  • 3篇王遵娅

传媒

  • 5篇气象
  • 5篇中国防汛抗旱
  • 2篇干旱气象
  • 1篇高原气象
  • 1篇内蒙古气象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气象与环境科...
  • 1篇第31届中国...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23年华北、黄淮极端高温热浪事件气候特征及成因初探被引量:4
2023年
基于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5省(直辖市)437个国家级气象站数据和美国气象环境预报中心(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CEP)及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NCAR)制作的日平均再分析数据,采用气候统计诊断方法,对2023年6—7月我国华北、黄淮高温天气的特点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23年6—7月华北、黄淮地区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5省(直辖市)的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均明显高于常年同期,其中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的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的高温日数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华北、黄淮地区有200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40℃;有126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日最高气温达极端事件监测标准,其中河北井陉、河南林州、北京汤河口等26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达到或突破历史极值。2023年6月21日至7月9日的华北、黄淮地区高温过程的综合强度,在近33年的中国历次区域性高温过程中排名第1。诊断分析表明,全球变暖是这次极端高温热浪事件发生的大背景,大气环流异常是高温持续且极端性突出的直接原因。
孙林海赵琳李威艾婉秀邹旭恺李莹代潭龙
关键词:极端高温气候特征
北疆地区公众对气候变化认知与适应的性别差异分析
2021年
针对位于“一带一路”重点区域的北疆地区民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与适应行为开展调查研究,分析当地居民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和适应情况。结果表明:公众对气候变化的感知较为清晰,女性对气候变化及气象灾害的关注和相对感知强度更高。在适应气候变化引起的干旱缺水方面,“修水库”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认可度最高,除此之外,男性更倾向于“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等技术性的方法,而女性却更倾向于“减少生活用水”。经历极端灾害性天气后,男性倾向于“调整生活方式”来应对气候变化,而女性却更倾向于“学习气象灾害和气候变化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防御气象灾害方面,当地政府应当重视建立灾害防御救济基金、加大社会保障力度,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赵琳王长科艾婉秀
关键词:气候变化气象灾害性别
考虑多尺度和蒸散影响的新干旱指数研究——以云南为例被引量:9
2022年
构建适宜的干旱指标是精准实时监测干旱发生发展的基础,本研究从多尺度对土壤湿度和农作物受旱面积的响应出发,构建了一个新气象干旱指数DI,其更适用于干旱的实时监测。DI是基于考虑实时蒸散影响的短时间尺度相对湿润度指数(MI30)、中时间尺度标准化权重降水指数(SPIW60)及考虑蒸散气候异常影响的长时间尺度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120)三种单时间尺度干旱指数的综合。研究以中国云南省为试验对象,利用125个国家气象站逐日降水量和平均气温资料以及历史干旱灾情数据,运用EID理论方法研制了干旱综合强度指标,统计了常用干旱指数的干旱综合强度,开展了各干旱指数对典型干旱过程监测对比检验,以及与实际干旱受灾面积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长时间尺度的干旱指数强度对干旱灾情的响应优于短时间尺度,在实时监测干旱时也更稳定,不易出现不合理的跳跃现象;而短时间尺度的干旱指数对降水的响应较长时间尺度的指数更为敏感,能及时监测强降水引起的干旱缓解作用。包含多种时间尺度的综合干旱指数(DI、MCI)比单一时间尺度的干旱指数在监测识别干旱和反映干旱灾害影响方面,具有两者兼顾的优势。本研究新构建的综合干旱指数DI在单项指数组成上和各分项权重系数确定上较MCI更简单,DI与干旱灾情的相关系数达0.63,优于MCI,实时监测的敏感性和稳定性方面相当,更适用于云南地区干旱监测和干旱评估业务。本研究可为实时干旱监测选取适宜的指标提供参考和指导。
张强邹旭恺陈鲜艳赵琳李婷婷钱忠华
关键词:气象干旱多时间尺度
2022年我国主要天气气候特征被引量:11
2023年
利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和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的历史和实时气象观测数据,对2022年我国气候特点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2022年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暖干气候特征明显,旱涝灾害明显。全国平均气温为历史次高,降水量为2012年以来最少。区域性和阶段性干旱明显,南方夏秋连旱影响重;夏季中东部出现1961年以来最强高温过程,南方“秋老虎”天气明显;华南、东北雨涝灾害重,珠江流域和松辽流域出现汛情;登陆台风异常偏少,2212号台风“梅花”4次登陆;寒潮过程明显偏多,影响范围广。
孙林海王凌李威陈鲜艳陈峪李修仓邹旭恺姜允迪曾红玲艾婉秀赵琳崔童石帅李莹王有民冯爱青代潭龙朱晓金郭艳君
关键词:气温降水气候特征气象灾害
2020-2021年度华南江南等地秋冬连旱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2020年10月至2021年2月上旬,受拉尼娜事件和大气环流异常的共同影响,我国江南南部、华南大部及西南的云南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2020年11月上旬气象干旱开始露头并迅速发展,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秋冬连旱。此次干旱过程影响范围广、干旱日数多、强度强,造成江南、华南及西南的云南等地湖库蓄水大幅减少,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偏高。2021年2月8—11日,我国南方地区出现明显降水,江南、华南气象干旱解除,但西南的云南等地干旱仍然持续。从气候特征、干旱演变过程入手,分析了此次干旱过程的特点及气候成因,以期为从事气候影响评价和服务的科研人员提供相关信息,同时也为防旱抗旱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赵琳李威叶殿秀刘绿柳孙林海王凌常蕊廖要明姜允迪
关键词:气候特征气候成因
2014年中国气候概况被引量:25
2015年
2014年,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5℃,与1999年并列为1961年以来第六暖年;四季气温均偏高。全国平均降水量636.2 mm,接近常年,比2013年偏少3%;降水时空分布不均,辽宁、北京和河北偏少明显,冬、春、夏三季降水量均接近常年同期,秋季偏多。华南前汛期开始早、雨量多;西南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量少;梅雨区降水量南多北少,江淮出现空梅;华北雨季不明显,出现空汛;华西秋雨开始早、结束晚、雨量多。夏季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偏南,南海夏季风爆发晚,东亚夏季风强度略偏弱。2014年,我国气候属正常年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少于2013年,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偏轻,因灾造成死亡人数和受灾面积明显偏少,气象灾害属于偏轻年份。
侯威邹旭凯王朋岭叶殿秀周兵黄大鹏李莹赵琳王有民朱晓金赵珊珊王阳钟海玲
关键词:降水气温气象灾害
中国公众对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认知的社会性别差异被引量:8
2018年
对2015年全国公众气象服务评价调查结果的分析显示,我国公众中男性对气候变化认识程度以及对气象灾害预警的认知水平和满意度都比女性高。城镇女性选择环保产品、环保出行及愿意对生活或工作方式做出改变来应对气候变化的比例高于城镇男性,而农村男性选择调整或改变种植或养殖方式、改变种植或养殖品种及转换谋生方式的比例高于女性。男性选择购买相关气象或气候保险、参加培训或辅导的比例比女性高,而女性选择学习气象灾害和气候变化相关的专业知识比例高于男性。女性对气象服务信息的需求比例比男性高。建议:1)积极推进气候变化及其灾害认知的社会性别研究,建立灾害认知性别数据库,将社会性别融入到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的整个过程;2)在气象服务中引入社会性别视角,加强针对女性的宣传和指导,开发适合女性的服务产品和信息传播渠道,提升她们应对灾害的意识和能力。
艾婉秀王长科吕明辉赵琳
关键词:社会性别气候变化气象灾害公众认知
基于社会性别的气候变化认知和气象灾害应对调查分析——以内蒙古突泉县太平乡曙光村和赛银花村为例被引量:3
2018年
通过一个自主设计的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基于社会性别的气候变化认知和气象灾害应对调查研究,分析在气候变化认知和灾害应对上不同性别群体的差异。调查结果表明:女性更关注气候变化及灾害预警信息,但是她们获取天气和灾害预警的信息渠道受到限制。当面对灾害威胁时,大多数女性缺乏应对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杜建君艾婉秀王长科赵琳吕明辉
关键词:问卷性别气候变化气象灾害
2021年华北雨季气候特征及华北降水偏多成因初探被引量:8
2022年
根据近60年华北地区236站逐日降水量资料和2021年夏季NCEP再分析资料,对2021年中国华北雨季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21年华北雨季于7月12日开始,较常年偏早6 d;于9月9日结束,较常年偏晚22 d;平均雨量为276.4 mm,较常年偏多103.2%;雨季长度为59 d,为1961年以来的第2长。2020年8月至2021年4月的拉尼娜事件是2021年华北雨季偏强的重要外因,也是最重要的年际预测信号;另外,2020年冬季和2021年春季青藏高原积雪偏少是2021年我国北方降水偏多的另一年际预测信号。而造成2021年华北雨季偏强的直接原因则是大气环流异常,500 hPa东亚中高纬呈现“东高西低”的距平环流分布,贝加尔湖至我国长江下游的大槽非常有利于冷空气的南下,850 hPa我国长江以北地区受到异常气旋环流东北侧的偏南风距平控制,给北方地区带来良好的水汽输送。冷暖空气在北方地区交汇,造成华北东部等地降水偏多。
赵琳孙林海竺夏英张永涛崔童李威艾婉秀尹宜舟
关键词:降水气候特征
海南省不同人群对高温热浪及其影响与适应的感知分析被引量:13
2015年
为了分析海南省不同人群对高温热浪及其影响与适应的感知程度,抽取海南省18周岁以上居民1 448名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对高温天气相关知识熟悉程度较低,仅有4.2%的居民非常熟悉,但对高温产生原因和未来变化趋势都有较为正确的认识。高温天气对海南省居民健康有较大的不利影响,九成以上的调查对象都曾在高温天气中出现不适,部分人群因此前往医院就诊。高温预警后,约77%的调查对象都能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御,但60岁以上的人群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比重相对较低,因此在高温天气中该类人群应加强高温防护。
赵琳王长科李旭东陈平
关键词:高温热浪感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