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
- 作品数:9 被引量:12H指数:3
- 供职机构: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促血管生长蛋白因子在心肌血运重建中给药路径的比较
- 2008年
- 冠脉介入和搭桥手术挽救了大量冠心病患者的生命,但当血管发生弥漫性病变、桥血管再闭塞等情况时,上述治疗都难以实现完全血运重建。基于细胞水平的"分子血管搭桥术"通过注射心肌外源性促血管生长因子,诱导内皮细胞出芽和侧支循环重建。现就促血管蛋白因子给药的各种路径做一综述。
- 赵健王颖刘晓程
- 关键词:冠心病心肌血运重建促血管生长因子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缓释支架联合骨髓间质干细胞治疗猪心肌梗死的心肌SPECT显像
- 2010年
- 目的评价心肌SPECT显像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缓释支架联合骨髓间质干细胞(BM-MSCs)移植治疗中国实验用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方法中国实验用小型猪18头,按完全随机法分为3组:机械打孔+空白支架(对照组)、机械打孔+b-FGF支架(单纯治疗组)、机械打孔+b-FGF支架+BM-MSCs(联合治疗组)。所有猪左前降支均被结扎制作心肌梗死模型。3组均在梗死区及周边区机械打孔并分别埋入空白支架、b-FGF支架、b-FGF支架+BM-MSCs;术后行心肌SPECT显像检测心肌血流的改变,同时还进行超声心动图、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术后6周,治疗组梗死心肌质量差值、短轴缩短率、新生血管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联合治疗组高于单纯治疗组(P<0.05)。结论b-FGF缓释支架联合BM-MSCs能够改善心肌梗死区域血流、促进血管生长、提高心功能;心肌SPECT显像是评估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缓释支架联合骨髓间质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有价值的方法。
- 赵晓斌史蓉芳唐坤赵健王颖刘晓程
- 关键词: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 复合bFGF缓释支架结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心梗后血管新生的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心肌机械钻孔结合复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缓释支架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心肌血运重建的作用。方法:建立猪急性心梗模型后,于缺血区进行直径3.0mm的透壁性钻孔再生血管术(drilling transmyocardial revascularization,TMDR)并置入等直径的缓释支架,在孔道周围分五点进行细胞移植。心梗模型建立后0.5h及术后6周行心肌核素显像检测。取术后6周的心肌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术后6周,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新生血管密度及心肌局部血流灌注均显著增加(P<0.001),联合治疗组中上述指标明显高于支架或细胞单独治疗组(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联合治疗更有利于移植细胞存活,存活细胞分化成血管内皮细胞,参与新生血管网的形成。结论:复合bFGF的缓释支架及BMSCs移植可引发强烈的血管生成效应,减轻并改善缺血缺氧造成的心肌损伤,增强细胞移植的效果。
- 王颖赵建孔祥荣刘晓程
- 关键词:心肌梗死干细胞移植
- 心肌联合注射纤维蛋白封闭剂在细胞移植中应用的研究
- 2007年
- 目的:探讨心肌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cells,MSCs)联合应用纤维蛋白封闭剂(FibrinSealant,FS),对细胞滞留量的影响。方法:(1)提取、分离、培养、扩增小型猪骨髓MSCs备用;(2)小型猪随机分为2组,成功建立急性心肌梗塞模型,然后分为单纯MSCs移植组和MSCs联合纤维蛋白封闭剂移植组,对比移植6周后细胞的滞留量及新生血管的密度,超声学评价心脏功能。结果:6周后MSCs+FS组荧光标记的MSCs数量、新生血管密度均较MSCs组显著增多(P<0.01),MSCs+FS组左室短轴缩短率(FS%)、心肌射血分数(EF%)较MSCs组显著提高(P<0.05,<0.01)。结论:经心外膜心肌注射MSCs联合纤维蛋白封闭剂较单纯心肌注射MSCs能够明显提高移植细胞的滞留存活数量,增加新生血管密度,改善心肌收缩功能。
- 赵健王颖王广利车慧孔祥荣刘晓程
- 关键词:干细胞移植心室功能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猪心肌梗死的心肌SPECT显像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评价心肌SPECT显像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缓释可降解支架治疗中国实验用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方法选择中国实验用小型猪12头,体质量25~35kg,按完全随机法分为打孔+空白支架(模型组)和打孔+b-FGF支架(实验组)2组。所有猪左前降支均被结扎造成心肌梗死模型。2组均在梗死区及梗死周边区使用机械打孔器间断打孔并分别埋入空白支架和b-FGF缓释可降解支架。术后使用心肌^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SPECT显像、超声心动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心肌血流改变、短轴缩短率变化、新生血管密度。采用SPSS11.5软件,组间比较行成组资料的t检验。结果术后6周,实验组梗死心肌质量减少程度高于模型组[(34.33±4.18)g与(24.33±2.16)g,t=5.03,P〈0.05];实验组心肌缺血总分值差值(SDS)高于模型组[(13.83±2.86)分与(8.33±1.37)分,t=5.06,P〈0.05]。术后6周,实验组短轴缩短率[FS,(31.13±0.99)%]和新生血管密度[(6201±443)像豸影高倍视野]均高于模型组[(27.11±0.71)%和(2654±373)像素/高倍视野,t=8.12,15.01,P均〈0.05]。结论b-FGF缓释可降解支架植入可以改善心肌梗死区血流和心肌活力;心肌SPECT显像是一种评估b-FGF缓释可降解支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有价值的方法。
- 赵晓斌史蓉芳唐坤赵健王颖刘晓程
- 激光、机械心肌打孔血运重建机制的探讨及比较被引量:4
- 2007年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冠状动脉搭桥术,作为重要的心肌血运重建方式,挽救了大量冠心病患者的生命;但是,针对弥漫性血管病变患者,上述两种治疗方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基于室腔-孔道-心肌窦状隙梯度灌注理论的心肌打孔术,已由最初的机械针刺途径发展为目前的激光方式,为大量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曙光。现就二者促进血运重建、改善心肌灌注、缓解心绞痛症状的机制作一文献综述及比较。
- 赵健王颖刘晓程
- 关键词:冠心病心肌血运重建
-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二期手术患儿术后护理要点
- :总结患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行左心室功能训练术后,二期再行大动脉调转术的术后护理经验。 方法:选择从2003年1月~2004年5月收治的5例患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患儿在全麻下行左心室功能训练术后再在体外循环下行大动脉...
- 谢璐韩菁葛怡王芃贾艳王颖
- 关键词:儿科护理完全性大动脉转位二期手术术后监护
- 干细胞治疗修复心肌的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8年
- 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为临床治疗心梗提供了诱人的前景。关于其治疗机制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目前已经历了细胞分化,促血管生成等阶段。机制的研究也为治疗提供了新的线索。本文就干细胞移植治疗心梗的机制作一综述。
- 王颖赵建刘晓程
- 关键词:干细胞旁分泌凋亡
- 聚乳酸/乙醇酸复合bFGF降解支架在心肌血运重建中的应用实验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高分子缓释降解材料聚乳酸/乙醇酸(poly D,L-lactic/glycolic acid,PLGA)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对心肌缺血区域灌注改善的情况。方法成功建立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后随机分至空白对照组、PLGA支架对照组和PLGA复合bFGF支架组;6周后,SPECT结合软件EmoryCardiac Toolbox分析灌注缺损区域质量百分率的变化,超声学指标LVEDD、LVEDS、FS%评价心脏功能,Image ProPlus软件量化各组新生血管密度。结果6周后PLGA复合bFGF支架组新生血管密度、心肌灌注质量缺损百分率与空白对照组、PLGA支架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PLGA复合bFGF支架组FS%较空白对照组、PLGA支架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bFGF联合PLGA缓释材料能够显著增加新生血管密度,改善缺血部位心肌血流灌注,进而提高心脏功能。
- 赵健刘晓程孔祥荣王颖史蓉芳赵晓斌刘天军吕丰
- 关键词:心肌梗死缓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