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强
- 作品数:31 被引量:98H指数:5
- 供职机构:烟台职业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构建发挥高校党外人才作用的新机制被引量:3
- 2004年
- 发挥党外知识分子作用是高校人才强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机制是高校党外知识人才发挥作用的原动力 ,必须建立起高校党外人才的培养、使用、流动、激励、服务和管理新机制。
- 刘国强
- 关键词:战略思维高校党外人才
- 高校内部矛盾化解途径探析
- 2004年
- 化解高校内部矛盾是高校领导必须认真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要认真分析高校内部矛盾的主要表现、特点及成因 ;要积极寻求化解高校内部矛盾的新途径。
- 刘国强
- 关键词:化解途径
-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与价值体系构建被引量:3
- 2005年
- 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核心的价值取向客观要求构建新的价值体系。要从文化全球化和文化民族化、传统道德资源和当代社会变革、理论思维和实践思维向度来宏观思考构建新价值体系问题。
- 曲洪美刘国强
- 关键词:全面自由发展价值体系
- 对构建高职院校人才资源创新机制的思考被引量:3
- 2005年
- 人力资源是提高高职院校竞争力、发展力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源管理是高职院校管理的核心内容.要认真分析高职院校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从创新的思路构建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机制.
- 李庆成刘国强
-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力资源资源创新人力资源管理
- 有限与无限之界定分析被引量:2
- 2004年
- 有限与无限是一对重要的辩证法范畴。为了对这对范畴进行辩证把握,必须对其界定分析:第一,从质和量的关系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其特殊的内在的规定性;第二,从肯定和否定上分析事物有限性与无限性之根源。在此基础上对有限与无限作进一步的概括和规定,进而辩证地把握有限与无限的对立统一关系。
- 刘国强
- 循环经济价值取向的理性诉求被引量:1
- 2006年
- 正视循环经济目前存在的价值取向问题,理性诉求循环经济发展价值取向对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王人富刘国强
- 关键词:循环经济
- 循环经济的认识误区分析
- 2005年
- 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理念上人们存在许多认识的误区,主要是:以产业链替代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的研究与实践更多地停留在物质资料的生产领域和新建工业园区;把循环经济等同于废物循环的循环经济;把循环经济视为纯粹经济问题,没有明确循环经济是经济与社会和环境整合的经济;不能正确处理经济与生态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为循环而循环;脱离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基本矛盾特征而片面看重外国经验;从实践操作上循环经济发展缺乏有序化,法律法规不健全。
- 林晗刘建平刘国强
- 关键词:循环经济
- 低碳经济的时代价值指归被引量:2
- 2010年
- 从价值分析的角度研究低碳经济,有助于我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和提高发展质量,低碳经济发展动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低碳经济内在本质体现了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低碳经济终极目的体现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三重价值和谐统一的价值诉求;低碳经济发展变革体现了提升生态文明的价值旨要。
- 唐永红宋文华刘国强
- 关键词: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
- 道家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被引量:2
- 2005年
- 道家以顺应自然为最高教育理念,强调教育要“道法自然”,尊重和发展人的个性;道家“行不言之教”的原则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道家“以不救救人”的思想要求不以扭曲人的本性去教育发展人;道家“无用之用”的教育理念要求博专结合;道家“正言若反”的观点揭示出教育自身的根本局限性和深刻悖论;道家“得意忘言”的主张启示人们教育的目的在于能力的培养;道家“谋于未发”和“图难于易”体现了教育的预防性原则和循序渐进原则。道家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 邵秀玲刘国强
- 关键词:道家教育思想
-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审美向度
- 2013年
-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审美向度上应高度关注四个维度:彰显外在的形式之美,解决听得进看得懂的问题;弘扬内在的价值美,解决学而有用的问题;优化实践的生活美,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提升发展的素质美,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合规律性、合目的性与审美性的统一问题。
- 庄艳高维锡刘国强
-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审美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