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梗死
  • 2篇心室
  • 2篇血栓
  • 2篇药品
  • 2篇药品不良反应
  • 2篇他汀
  • 2篇胃癌
  • 2篇利伐沙班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急性
  • 2篇急性脑梗死
  • 2篇伐他汀
  • 1篇蛋白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肝素
  • 1篇心功能
  • 1篇心功能不全
  • 1篇心肌

机构

  • 11篇武汉市汉口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市第一医...

作者

  • 11篇李信华
  • 2篇张万里
  • 2篇牛彦锋
  • 2篇杜寒松
  • 2篇翟荣林
  • 1篇曾荣
  • 1篇詹苏东
  • 1篇金鑫
  • 1篇李娟
  • 1篇张建红
  • 1篇王蔚
  • 1篇李晓岚
  • 1篇叶小春

传媒

  • 3篇中南药学
  • 2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河北医学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西北药学杂志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世界临床药物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临床药师参与急性心肌梗死致左心室附壁血栓患者的药学监护
2024年
回顾性分析我院1例急性心肌梗死致左心室附壁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因“胸闷”入院,心脏彩超示左室心尖部低回声团,附着于室壁上。临床药师建议加用抗凝剂利伐沙班,2个月后复查心脏彩超示左室血流自发显影,左室心尖未见血栓,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左室收缩功能减低,舒张功能减退。该病例提示,临床药师通过参与抗凝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对其适宜性、有效性、安全性进行分析和监护,可提高用药合理性,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
张建红曹胜操银针李信华叶小春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室附壁血栓药学监护利伐沙班
XEL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研究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XEL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无法行手术治疗的45例晚期胃癌行XELOX方案化疗,观察化疗疗效及不良反应,对比化疗前后生存质量改变。结果:XEL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有效率为55.6%,相关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71.1%)、骨髓抑制(44.4%)、肝肾功能损害(31.1%)和神经毒性(22.2%)。本组晚期胃癌患者化疗后生理状况和情感状况评分均显著低于化疗前(均P<0.05),社会/家庭状况和功能状况评分均显著高于化疗前(均P<0.05)。结论:XEL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可耐受,可显著改善生存质量。
李信华牛彦锋杜寒松翟荣林金鑫詹苏东张万里
关键词:胃癌XELOX方案疗效
柳氮磺吡啶致高热寒战1例被引量:1
2014年
患者,男性,39岁,2013年11月因溃疡性结肠炎(UC)反复发作2年,门诊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控制症状。患者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曾自行口服诺氟沙星胶囊、呋喃唑酮片,效果不佳。在医师建议下,改用"柳氮磺吡啶(SASP)肠溶片(厂家批号不详)1 g,qid"规律治疗,无其他同服药物。服药第3日,患者出现心悸、胸闷、高热(体温39.5℃)、寒战、全身抽搐现象,家属立即呼叫社区医师上门,给予地塞米松10 mg静脉注射,
李信华
关键词:柳氮磺吡啶药品不良反应高热寒战
利伐沙班等治疗脊柱融合术后下肢肌间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伊诺肝素和低分子肝素钙对脊柱融合术后下肢肌间静脉血栓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脊柱融合术后发生下肢肌间静脉血栓的患者62例肢体的临床资料,分别用利伐沙班(20例),伊诺肝素(21例)和低分子肝素钙(21例)治疗,疗程均为1~3个月,用彩超观察血栓的消失情况,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利伐沙班组和低分子肝素钙组的总有效率均高于伊诺肝素组(P〈0.05);利伐沙班组和低分子肝素钙组血小板功能相关参数、内皮细胞功能相关参数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伊诺肝素组(P〈0.05);而利伐沙班组和低分子肝素钙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和利伐沙班治疗脊柱融合术后急性肌间静脉血栓疗效强,安全性较高,但服药方式不同,可根据患者的需要灵活使用。
李信华王蔚李晓岚
关键词:利伐沙班低分子肝素血栓
芦黄参花胶囊联合缬沙坦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指标、血液流变学及血管微炎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芦黄参花胶囊联合缬沙坦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功能指标、血液流变学及血管微炎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选取本院收治的96例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三黄益肾胶囊治疗,两组疗程为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两组治疗肾功能指标、血液流变学及血管微炎因子水平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79.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BUN、血Scr、24 h Uab低于对照组,而Ccr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ESR、Fb、nbl、nb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CD40L、ET、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芦黄参花胶囊联合缬沙坦能有效提高DN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患者微炎状态,有利于患者预后。
赵碎巧操银针李信华丁勇英李娟多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肾功能指标
47例钆喷酸葡胺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了解钆喷酸葡胺致不良反应的情况,分析其特点及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文献学计量方法,对国内公开报道的47例钆喷酸葡胺致不良反应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钆喷酸葡胺所致不良反应中,中度过敏反应11例,重度过敏反应28例(包含6例死亡),非过敏反应8例。结论钆喷酸葡胺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虽低,但重度不良反应可危及生命,应引起临床重视。
李信华
关键词:钆喷酸葡胺
比索洛尔对老年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病人血压及心室重塑的影响被引量:25
2016年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对老年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病人血压及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血压、超声心动图结果及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B型利钠肽(BNP)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24 h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平均动脉压(MA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左室舒张末容量(LVEDV)、左心室质量(LVMI)、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左室收缩末容量(LVESV)、左室舒张早期快速充盈峰(E峰)/舒张晚期(心房收缩)充盈峰(A峰)均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IGF-1、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功能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Z=2.125,P<0.05)。结论比索洛尔可提高老年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病人的血压控制效果,改善病人心室重塑。
赵碎巧操银针李信华丁勇英李娟多
关键词:高血压心功能不全老年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B型利钠肽心功能
瑞舒伐他汀11例不良反应文献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了解瑞舒伐他汀致不良反应的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国内公开报道的11例瑞舒伐他汀不良反应病例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瑞舒伐他汀致横纹肌溶解3例;致肌肉酸痛及下肢无力各1例;致CK及CK-MB升高1例;致肝损害2例;致包皮水肿1例;致勃起功能障碍1例;致发热1例。结论临床应重视瑞舒伐他汀发生的不良反应,用药时注意患者的临床表现。
李信华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药品不良反应
益肾定眩汤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C反应蛋白、神经肽Y及皮质醇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益肾定眩汤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神经肽Y(NPY)及皮质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2014年武汉市汉口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尤瑞克林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益肾定眩汤联合尤瑞克林治疗,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72 h、7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前后血清CRP、NPY及皮质醇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u=3.166,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72 h、7 d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RP、NPY及皮质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RP、NPY及皮质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定眩汤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降低血清CRP、NPY和皮质醇水平。
赵碎巧李娟操银针李信华
关键词:脑梗死尤瑞克林C反应蛋白质皮质醇
通络化痰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血小板聚集度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通络化痰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炎性因子、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12月选取124例急性脑梗死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每次40 mg,每天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通络化痰胶囊,3粒/次,每天3次。分析两组病人治疗效果、抗血小板聚集效果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83.8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血小板聚焦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PR)、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IL-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络化痰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能有效提高急性脑梗死病人治疗效果,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赵碎巧操银针李信华丁勇英李娟多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阿托伐他汀抗血小板聚集炎症反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