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邢聪

作品数:14 被引量:45H指数:5
供职机构:济宁市传染病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出血热
  • 4篇中西医
  • 4篇中西医结合
  • 3篇药疗
  • 3篇药疗法
  • 3篇医药疗法
  • 3篇肾功能
  • 3篇肾功能衰竭
  • 3篇中医
  • 3篇中医药
  • 3篇中医药疗法
  • 3篇流行性
  • 3篇流行性出血热
  • 3篇功能衰竭
  • 3篇寒邪
  • 2篇血压
  • 2篇亚群
  • 2篇硬变
  • 2篇乳糜尿
  • 2篇伤寒

机构

  • 14篇济宁市传染病...
  • 2篇山东省寄生虫...
  • 2篇济宁市第一人...
  • 2篇济宁市肿瘤医...
  • 1篇山东省济宁市...

作者

  • 14篇邢聪
  • 3篇邢磊
  • 3篇邢雪梅
  • 2篇蔡旺
  • 2篇王保瑞
  • 2篇郭红
  • 2篇李兆宏
  • 1篇王瑶
  • 1篇周伟
  • 1篇刘华
  • 1篇孙兆翠

传媒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河北中医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医杂志
  • 1篇新中医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中西医结合实...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2篇1999
  • 3篇1998
  • 3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寒邪对肝硬变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及病机探讨
1998年
目的研究肝硬变患者受寒邪影响而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规律性及其主要病机.方法对1992/1996四年间的共98例次(男89,女9)上消化道出血的肝硬变患者进行两个相对高低气温季节(6mo)发病率统计.以04-07/10-08(即清明节一寒露节)为相对高气温季节,以10-09/04-06(即寒露节~清明节)为相对低气温季节.另外151例次肝硬变患者于自然高(20℃-30℃)低(5℃~15℃)气温条件下,行临床甲襞微循环16项指标检测和综合判定分析.并对其温变敏感指标进行统计、比较、分析结果经对98例次肝硬变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时间统计,发生出血发生于低温季节者72例次(占出血总数的73.0%),有集中发病趋势;出血发生于高气温季节者26例次(占出血总数的26.5%),呈散发状态;二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过151例次肝硬变患者的甲襞微循环检测,发现低气温状态下,其甲襞微循环的管拌数量、管拌长度、管内血流速度(分别为7.9条/mm±1.8条/mm,109up±24up,387um/s±161um/s),较高气温状态下(分别为9.6条/mm±2.1条/mm,138um±31up,808up/s±213up/s)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均P<0.01).表明浅层组织的有效血循环量和血容量有不同程度的减少;相反推测机体深部组织器官的血循环?
李召忠尉成东王瑶邢聪郭红蔡旺刘华
关键词:寒邪
清热止血药治疗乳糜尿淋巴管内压力观察被引量:2
1996年
为探讨清热止血药对乳糜尿的治疗机理,本文对30例乳糜尿患者于治疗前后进行了足背淋巴管内压力测量。结果痊愈组26例平均分别为12.98±3.40(±s下同)和7.04±1.98cmH2O;显效组4例为8.52±1.46和9.10±0.17cmH2O;湿热下注者痊愈18例为11.67±2.80和6.64±2.62cmH2O;肾阴虚者痊愈8例为15.89±4.76和8.23±0.50cmH2O;非血性者痊愈16例为11.09±3.53和5.95±1.60cmH2O;血性者痊愈10例为14.25±3.23和8.49±2.48cmH2O。除显效组外,各组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差异(P<0.01)。提示清热止血药通过消除或减轻淋巴管病理损伤,使淋巴液回流通畅,因而淋巴管内压力下降,促使乳糜尿获愈。
邢聪邢涛邢雪梅邢磊
关键词:乳糜尿中医药疗法
寒邪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诱因
1997年
作者对1992年4月~1996年3月间98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了出血与气温关系的统计分析,并对151例不伴有上消化道出血的肝硬化患者进行了甲襞微循环观察。 1 临床资料 98例患者均为我院住院病人,诊断皆符合“肝硬化临床诊断、中医辨证和疗效评定标准”中规定的标准,其中男83例,女15例,年龄34~72岁。
邢聪李召忠
关键词:肝硬变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研究气温
寒邪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及病机探讨
1999年
本研究通过对687例次肝硬化中伴发98例次上消化道出血的规律性统计和对151例次肝硬化甲襞微循环的检测,以及中医学理论辩证分析,认为寒邪是肝硬化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诱因;其主要病机为外环境气温变化对机体深浅部位的血液重分布有着重要影响。
蔡旺郭红李召忠邢聪
关键词:肝炎肝硬化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皮肤微循环寒邪气温变化
以十枣汤为主治疗重症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肾功能衰竭33例
1995年
以十枣汤为主治疗重症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肾功能衰竭33例山东济宁市传染病医院(山东272131)袁毓梅,王保瑞,邢聪,李兆宏,董恩澍根据中医理论,借鉴十枣汤峻泻攻逐作用,辅以西医综合治疗措施,治疗重症流行性出血热(EHF)少尿期肾功能衰竭(肾衰)患者3...
袁毓梅王保瑞邢聪李兆宏董恩澍
关键词:十枣汤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肾功能衰竭
清热止血药对乳糜尿患者免疫功能的观察被引量:7
1994年
为了探讨乳糜尿治疗机理,本研究采用清热止血药为基本方,治疗乳糜尿患者30例,并进行了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测定。结果表明,治前患者外周血OKT3、OKT4水平均低下,OKT8升高,OKT4/OKT8倒置;治疗后OKT3、OKT4均增高,OKT8下降,倒置的OKT4/OKT8被纠正。治疗前体液免疫水平也普遍低下,治后均有回升。
邢聪邢雪梅邢磊
关键词:乳糜尿T细胞亚群免疫功能
流行性出血热肺部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1999年
流行性出血热(EHF)约60%并发肺损害[1],且肺损害类型较多,病死率约10.3%~18.6%[2],因此EHF肺部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十分重要。1原发型肺水肿观察与护理原发型肺水肿约占EHF肺并发症的41.4%[2],多并发于发热期和低血压期,热程...
孙兆翠邢聪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肺部并发症尿毒症肺肺并发症心源性肺水肿低血压期
十枣汤加西药用于重症HFRS少尿期疗效观察
1996年
十枣汤加西药用于重症HFRS少尿期疗效观察济宁市传染病医院(272131)袁毓梅,王保瑞,邢聪,李兆宏,董思澍我们采用十枣汤加西药治疗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少尿期患者33例,取得了满意疗效。1对象及方法将1991~1993年收治的63例重症H...
袁毓梅王保瑞邢聪李兆宏董思澍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十枣汤中西医结合疗法少尿期
加减清瘟败毒饮治疗多重耐药性伤寒疗效及T淋巴细胞亚群观察被引量:6
1997年
应用加减清瘟败毒饮治疗多重耐药性伤寒22例,并与氟哌酸治疗20例对照,对一般临床指标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100%和75%。平均完全退热时间分别为21±08天和81±27天。两组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于疗后15天治疗组恢复或接近正常,对照组则无明显改善。表明改善细胞免疫水平为加减清瘟败毒饮治疗伤寒提高疗效、避免复发和长期带菌者的重要机理之一。
邢聪尉成东
关键词:伤寒中医药疗法T细胞亚群
抗癌中药的生物治疗效应研究近况被引量:19
1994年
手术、放疗、化疗和生物治疗为抗癌4大方法。在生物治疗中,抗癌中药占有极重要地位,不仅疗效显著,而且无明显毒副反应,能大幅度地增加手术、放疗和化疗疗效。现分述如下。1 扶正固本药孙氏等用补中益气汤、温阳汤和六味地黄汤等治疗肿瘤183例,扶正方加放疗平均生存20个月,单放疗为9.5个月;扶正方加化疗平均生存12.5个月,单化疗为6.4个月;经实验室检验。
邢雪梅邢聪邢磊
关键词:抗癌药中药学药理学生物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