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建华

作品数:7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南京视觉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艺术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学

主题

  • 2篇摄影
  • 2篇摄影作品
  • 2篇社会
  • 1篇代人
  • 1篇代书
  • 1篇当代书法
  • 1篇新锐
  • 1篇形式语言
  • 1篇艺术
  • 1篇艺术界
  • 1篇艺术展
  • 1篇中国书法
  • 1篇摄影创作
  • 1篇社会生活
  • 1篇社会影响力
  • 1篇视觉
  • 1篇书法
  • 1篇书面
  • 1篇书面交流
  • 1篇遴选

机构

  • 4篇南京视觉艺术...

作者

  • 4篇谢建华

传媒

  • 1篇荣宝斋
  • 1篇文艺评论
  • 1篇艺术广角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5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经典摄影作品生成研究
本文受1999年10月版的《中国摄影》刊登的编辑部文章《1949-1999摄影在我们的记忆中》启发,分析了什么是艺术经典、经典摄影作品创作的必要条件,以及经典化过程中重要的因素:作品创作时代的视觉制度环境因素;已有的创作...
谢建华
关键词:摄影创作惯例遴选
当代书法的类型分析与批评
2013年
自上世纪70年代末“书法复兴”以来,中国书法走过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繁荣、发展的40年。这个时期随着思想的解放,各种思潮的不断涌现,以及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书坛也是热闹非凡,各种流派、风格、主义竞相争艳,一些试图创作出符合现代人思想、生活的实验也做出了有意义的探索,取得了不可小觑的成果。面对当代中国书法目前存在的形式语言的多元化现实,意味着在理论上已无法用同一标准对书法进行普适性的解释和批评。多元的中国书法现实,必须进行适当的分类研究,否则就无法在中国书法问题上形成对话,理论本身也无法精细化、深入化和升华。
谢建华
关键词:当代书法中国书法社会生活形式语言现代人
曾熙的书法艺术
2015年
曾熙的书法以一九一五年迁居上海鬻书画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读书、参加科举考试、做官、办学堂,受到系统的封建文化教育,博通经史。但前期无论是在清末皇朝还是民国政府,曾熙与历代书家一样有自己赖以生存的或朝廷或政府的俸禄,过着一种封建士大夫的生活。书法的书面交流工具性的功用价值远远大于闲暇之际文人雅兴的艺术价值,因此并没有过多地注重书法的视觉形式、艺术风格。
谢建华
关键词:何绍基书面交流结体北碑《兰亭序》临写
中国新锐纪实摄影:从纪录偶遇到审视现实
2018年
摄影作品反映现实生活,往往具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新锐摄影师的创作与时代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作品反映生活、反映时代、反映社会的变动。1999年北京国际艺苑举办名为“新锐的目光”当代艺术展,“新锐”一词在艺术界开始普遍使用。现在对“新锐”的解释基本达成了共识,“对于逐渐流行起来的‘新锐’概念,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谢建华
关键词:纪实摄影社会影响力摄影作品艺术展艺术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