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乳腺
  • 3篇乳腺癌
  • 3篇细胞
  • 3篇腺癌
  • 2篇凋亡
  • 2篇周期
  • 2篇细胞周期
  • 1篇医学研究生
  • 1篇异黄酮
  • 1篇异黄酮类
  • 1篇增殖
  • 1篇增殖活性
  • 1篇乳腺癌MCF...
  • 1篇乳腺癌细胞
  • 1篇乳腺癌细胞系
  • 1篇乳腺癌细胞系...
  • 1篇乳腺肿
  • 1篇乳腺肿瘤
  • 1篇三羟异黄酮
  • 1篇水蛭

机构

  • 5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济南军区总医...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5篇侯倩
  • 4篇王枫
  • 2篇侯立朝
  • 2篇张文斌
  • 2篇曹瑞
  • 2篇刘寒强
  • 1篇季爱玲
  • 1篇高双斌
  • 1篇雷初朝
  • 1篇朱萧玲
  • 1篇杨杰
  • 1篇李玮玮
  • 1篇牟英

传媒

  • 2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年份

  • 4篇2006
  • 1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加强预防医学研究生创新性素质的做法被引量:3
2006年
研究生培养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保持科技创新性的关键。预防医学专业研究生是创建健康和谐社会的生力军。故他们的素质、创新意识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创新意识的培养是预防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难点和弱点。现结合多年从事预防医学教学、科研和研究生培养的体会,就研究生创新性素质作初步探讨。
王枫侯倩张文斌曹瑞
二羟异黄酮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分析植物雌激素二羟异黄酮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和信号途径。方法:①实验于2005-11/2006-01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完成。②用十二孔培养板于细胞培养箱培养乳腺癌MCF-7细胞株(本实验室冻存)至对数生长期,施加终浓度分别为0,5,10,20,40μmol/L的二羟异黄酮(购自Sigma公司,4℃储存),作用24h后收集细胞,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cyclinE1,cdk2和p21表达水平。③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二羟异黄酮终浓度为0,10,20,40μmol/L时,细胞周期素cyclinE1和cdk2与β-actin基因条带的A值比值依次下降(P<0.05);p21与β-actin基因条带的A值比值依次上调(P<0.05);二羟异黄酮终浓度为0,5μmol/L时,cyclinE1,cdk2,p21与β-actin基因条带的A值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二羟异黄酮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p21-cyclinE1/CDK2这条信号通路,且这种诱导呈剂量依赖性。
侯倩孙向楠侯立朝雷初朝王枫
关键词:细胞凋亡肿瘤细胞异黄酮类
雌二醇、二羟异黄酮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周期和增殖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检测雌二醇、二羟异黄酮对乳腺癌MDA-MB-231(MM231)细胞周期和增殖活性的影响,从而为研究其功能提供线索。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得到雌二醇作为雌激素类药物,一定浓度能够促使乳腺癌MM231细胞G2/M期阻滞,引发凋亡;而二羟异黄酮作为植物雌激素,一定浓度也能使MM231细胞G2/M期阻滞,并能抑制MM231细胞生长,促使其凋亡。说明二羟异黄酮和雌二醇作为竞争性抑制剂,都可以抑制乳腺癌MM231细胞的生长,为临床治疗乳腺癌奠定了一定理论基础。
侯倩李玮玮朱萧玲侯立朝刘寒强牟英王枫
关键词:雌二醇MTT细胞周期
水蛭治疗脑梗塞相关研究近况被引量:1
2004年
侯倩杨杰
关键词:水蛭脑梗死
三羟异黄酮对乳腺癌细胞系MCF-7生长的影响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三羟异黄酮(Genistein)对乳腺癌细胞系MCF-7的生长、细胞周期及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MCF-7细胞,在其对数生长期加入三羟异黄酮,通过MTT试验,流式细胞仪技术及Giemsa染色法,观察三羟异黄酮对MCF-7生长的影响。结果(1)MTT试验显示,细胞培养第1天,三羟异黄酮20、40、80、160μmol.L-14个剂量组的吸光度值(该值反映对MCF-7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分别为0.460±0.018、0.450±0.020、0.440±0.020、0.385±0.040,明显低于对照组(0.520±0.023,P<0.05),第2、3、4天的变化趋势相同于第1天。(2)三羟异黄酮80、160μmol.L-12个剂量组的细胞周期G2%分别为50.0%、57.5%,而对照组为6.8%。(3)三羟异黄酮10、80μmol.L-12个剂量组晚期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51%、20.03%,而对照组为0.50%。结论三羟异黄酮对MCF-7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阻滞细胞周期的正常进行,但主要在细胞周期的后期(G2期)发挥作用;能诱导细胞凋亡。
刘寒强侯倩张文斌季爱玲曹瑞高双斌王枫
关键词:三羟异黄酮乳腺癌凋亡细胞周期细胞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