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
- 作品数:12 被引量:25H指数:4
- 供职机构: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常温局部氧疗促进细菌性角膜溃疡愈合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常温局部氧疗辅治细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将64例细菌性角膜溃疡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常温局部氧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第3天、第7天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常温局部氧疗对细菌性角膜溃疡愈合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 杨丹宋玉伟徐文烽陈平李兰张旭邓婷陶宗蓉
- 关键词:细菌性角膜溃疡药物治疗护理
- 532激光联合YAG激光虹膜后粘连松解术的疗效观察
- 姜兴华陈平宋玉伟
- 白内障合并晶体部分脱位的手术治疗分析
- 2012年
- 目的观察采用部分悬韧带断裂之白内障行囊外摘除、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晶体部分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26例白内障合并晶体部分脱位患者,观察治疗前后视力的变化,术后1周时的裸眼视力,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用小数视力计算;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角膜散光情况。结果手术后患者的视力得到了明显的恢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与术后1周角膜散光情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结论采用部分悬韧带断裂之白内障行囊外摘除、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晶体部分脱位临床疗效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陈平
- 关键词:手术视力
- 532激光联合YAG激光虹膜后粘连松解术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用532激光联合Nd∶YAG激光松解虹膜后粘连的可行性及疗效评价。方法:对各种原因所致的虹膜后粘连97例116眼分别用单用Nd∶YAG激光、单用532激光及二者联合3种方法进行击射以松解虹膜后粘连。结果:患者116眼经激光解除粘连使瞳孔散大至直径≥6mm者92眼(79.3%);5~6mm者24眼(20.7%)。粘连全部解除瞳孔圆者86眼(74.1%);粘连大部分解除,瞳孔不圆者30眼(25.9%)。单用Nd∶YAG激光虹膜后粘连松解术者18眼,术后瞳孔扩大直径≥6mm者12眼(66.7%),5~6mm者6眼(33.3%);单用532激光61眼,术后瞳孔扩大至直径≥6mm者52眼(85.2%),5~6mm者9眼(14.8%);532激光联合Nd∶YAG激光虹膜粘连松解术37眼,术后瞳孔散大至直径≥6mm者33眼(89.2%),5~6mm者4眼(10.8%)。结论:虹膜后粘连激光松解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 姜兴华陈平宋玉伟
- 关键词:虹膜后粘连激光松解术
-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硅油取出联合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玻璃体切割术后硅油填充眼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后硅油填充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硅油取出联合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2月至2012年10月对72例(72眼)玻璃体切割术后硅油填充眼并发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硅油取出联合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最佳矫正视力。结果术后1个月,6例(6眼)最佳矫正视力0.5以上(8.33%),50例(50眼)最佳矫正视力0.1~0.5(69.44%),14例(14眼)最佳矫正视力0.02~0.1(19.44%),2例(2眼)视力无提高(2.78%)仍为眼前手动,未发现硅油残留、角膜带状变性、角膜内皮失代偿、人工晶体偏位、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术前与术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比较,视力提高70眼,无提高2眼。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306,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术后硅油填充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硅油取出联合折叠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谭洪姜兴华杨丹陈平
-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玻璃体切割术硅油取出
- 二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外伤性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观察二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外伤性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的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我院眼科收治的无晶状体眼患者75例(75眼),根据患者晶状体囊膜情况选择不同操作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晶状体囊膜保留完整者选择植入一片式折叠PMMA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晶状体囊膜完全缺损或残留不能利用者选择植入悬吊式PMMA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术后随访3~9个月,平均5.5个月。观察患者随访末期视力、眼压、晶状体位置及并发症情况,同时检测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结果二期术前患者裸眼视力≤0.1者42眼,0.1~0.3者21眼,≥0.3者12眼;二期术后全部患者裸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0.1者14眼,0.1~0.3者26眼,≥0.3者34眼;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二期术前所有患者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后13例患者出现一过性高眼压,眼压范围为25~40mmHg(1kPa=7.5mmHg),经治疗1周后眼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至随访末期,68例(90.7%)患者人工晶状体位置居中,4例(5.3%)人工晶状体偏心,3例(4.0%)人工晶状体倾斜。术中8例出现轻度前房出血,6例出现轻度角膜水肿。结论二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外伤性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有效可行,并能较好提高患眼视力。
- 陈平
- 关键词: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玻璃体切割术无晶状体眼
- 无晶状体眼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注气继发青光眼的治疗
- 目的:玻璃体切割术广泛应用于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术后有许多并发症需要解决,其中之一就是继发性青光眼。持续性的高眼压会引起视神经不可逆地损伤和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从而导致患眼视野缺损及视力丧失,因此...
- 赖晓娟陈平姜兴华
- 无晶状体眼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术后继发青光眼2例
- 2017年
- 例1患者男性,64岁,因"右眼胀痛伴头痛7+小时"于2016年7月17日入我院。既往:2016年6月29日入我院,诊断:双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右眼视网膜脱离;7月1日行右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7月5日行右眼玻璃体切割+视网膜复位+视网膜激光光凝+玻璃体腔注气术,气体为全氟丙烷(C3F8)。出院时右眼眼压15 mmHg。7月17日入院查体:右眼视力光感,光定位不准,左眼视力0.12,不能矫正,右眼角膜水肿混浊,前房轴深2个角膜厚度(CT),房闪弱(+),瞳孔圆,直径约5 mm,虹膜与晶状体囊袋广泛粘连,晶状体缺如,晶状体后囊隐约可见,其后窥不清。眼压:右眼T+2,左眼19 mmHg。再次入院后予以药物降眼压、抗炎、散瞳治疗,俯卧位休息。入院8 h后患者仍觉眼胀头痛,眼压T+2.
- 赖晓娟陈平姜兴华
- 关键词:玻璃体切割无晶状体眼继发青光眼右眼视网膜脱离视网膜激光光凝
- 青光眼滤过术后低眼压性浅前房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青光眼滤过术后低眼压性浅前房的临床处理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89例(133眼)青光眼患者,观察分析术后低眼压性浅前房发生的原因,相应的处理方法结果及临床疗效。结果:本组发生浅前房的17例28眼,发生率21.05%(28/133),其中I级浅前房为19眼,Ⅱ级浅前房7眼,Ⅲ级浅前房2眼。睫状体的脉络膜脱离11例(20眼),I级浅前房为6眼,Ⅱ级浅前房11眼,Ⅲ级浅前房3眼。保守治疗后恢复14例25眼,治愈率89.28%(25/28),手术治愈3例3眼10.72%(3/28)。结论:青光眼滤过术后发生浅前房的概率较高,一般在术后3天内发病,房水滤过过强最为常见,通常大多数患者应用保守治疗能恢复,极少数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行手术治疗。
- 陈平
- 关键词:青光眼滤过术
- 前后段联合手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研究前后段联合手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伴有不同程度晶状体混浊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共78例,均一次性子玻璃体切割和白内障摘出前后段联合手术,观察其视力改善情况与并发症。结果该组78例患者86眼中,术后视力提高88.4%(76/86),视力不变7.0%(6/86),视力下降4.7%(4/86)。4眼视力下降患者中1眼为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眼为伴黄斑出血或裂孔,1眼为术后视网膜再脱离。Ⅰ期未植入人工晶状体的72眼,术后矫正视力提高63眼(87.5%),1期植入人工晶状体14眼,视力均改善(10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后段联合手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合并白内障总并发症发生率10.5%(9/86)。结论采用前后段联合手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合并白内障疗效确切,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陈平
- 关键词:玻璃体切除术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白内障摘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