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彬
- 作品数:7 被引量:79H指数:3
- 供职机构:遂宁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加热搅拌显温型注射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热搅拌显温型注射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针口、针管、活塞、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一端连接推杆,另一端连接有可压缩搅拌器;所述可压缩搅拌器和活塞从针管的开口端插入针管;所述针管管壁内埋设有加热器...
- 陈滟杨彬
- 文献传递
- 四川省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调查被引量:35
- 2018年
- 目的:了解四川省大众癌症知识知晓现状及需求,为四川省癌症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遂宁市、射洪县、成都市武侯区及龙泉驿区四个地区进行现况调查,以方便抽样的方法邀请筛查人群及社区人群参与癌症防治知识问卷调查。以50分为合格,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定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及秩和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共收集402份有效问卷。调查对象中位年龄57岁。问卷评分中位得分为50分,该调查人群的知晓率为50.1%。45~69岁人群的知晓率最高(58.5%)。90%的调查对象能正确认识癌症预防的重要意义。针对较为简单的癌症相关常识,调查人群的认知度较为令人满意,而对癌症的早期症状、治疗和预防措施认知不足。结论:调查人群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水平较低,应进一步加大肿瘤防治宣传与教育。
- 李博赵宇倩何海乔良马婧师杨李东芳杨彬杨志敏胡红霞
- 关键词:癌症问卷调查
- 2011~2018年四川省遂宁市农村人群早期食管癌内镜筛查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分析内窥镜检查在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食管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2011年7月~2018年6月我院接收的无痛内窥镜筛查人群(来源于遂宁市射洪县安居区农村40~69岁人群)共计14 439例为研究对象,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无痛内窥镜筛查诊断食管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阴、阳性预测值,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导致食管癌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4 439例筛查对象中,内镜检查发现食管重度异型增生及更高级别病变199例,检出率1. 38%,其中早期食管癌173例,早诊率87%。内镜筛查诊断食管癌的灵敏度为96. 34%(184/191),特异度为99. 9%(14 233/14 248)。食管癌筛查检出率逐年降低,且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除2015年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55岁、男性、吸烟、饮酒、不良饮食习惯是食管癌发生的危险因素(P <0. 05)。结论:对于具有吸烟、饮酒史或不良饮食习惯的高龄男性人群,以问卷调查为基础,结合内窥镜可提高早期食管癌筛查效果,有助于预防食管癌发生。
- 杨彬龙晓奇荆晓娟陈袁
- 关键词:食管癌内窥镜发病趋势
- 碘液染色在食管早期癌症及癌前病变内镜检查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内镜下碘液染色(碘染)在上消化道早期癌症及癌前病变内镜检查中的应用。方法对2017年11月至2018年7月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对2004例40~<70岁普通人群进行无痛胃镜检查,按照上消化道早期癌症检查标准进行详细检查,并记录白光下食管黏膜的颜色及碘染后食管黏膜的颜色改变,对异常变化进行活组织检查。结果2004例普查对象中,食管病变总发现率为38.8%,其中男性食管病变发现率为42.3%,女性为36.5%,异型增生(包括轻、中、重度异型增生)共61例(7.85%)。随着年龄的增长,食管黏膜病变发现率有所升高。结论碘染能够明显提高上消化道早期癌症及癌前病变的发现率,促进上消化道早期癌症的早诊、早治。
- 舒梅铃荆晓娟杨彬王易尚王能陈袁龙晓奇
- 关键词:碘染色内镜检查食管病变
- 胃癌癌前病变的高危因素调查研究被引量:18
- 2019年
- 目的:研究胃癌癌前病变(PLGC)相关高危因素,为PLGC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29例PLGC患者设为PLGC组,以同期189例浅表性胃炎患者设为对照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PLGC相关高危因素。结果:饮酒、喜食腌制食物、饮食不规则、喜食油煎食物、喜食辛辣食物、幽门螺杆菌(HP)感染、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焦虑、抑郁均为PLG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LGC的发生为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针对PLGC的高危因素做相应的阻断有利于胃癌的预防。
- 杨彬龙晓奇陈滟荆晓娟陈袁
- 关键词:胃癌癌前病变浅表性胃炎高危因素干预
- 隧道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的远期疗效评价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隧道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TD)对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的远期疗效。方法纳入本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且符合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手术指征的患者9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接受传统ESD治疗,观察组接受ESTD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切除效果、并发症及术后1、2和3年生存率和复发率差异。结果观察组剥离面积、剥离速度均大于对照组,剥离完成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根治性切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年累计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患者,ESTD剥离速度更快、根治性切除率更高,且可发挥更显著的远期疗效,有效降低复发风险。
- 吴欣遥杨彬
- 关键词:隧道技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早期食管癌癌前病变远期疗效
- 经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6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1
- 2012年
-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异物内镜治疗的特点、方法及经验。方法总结该院消化内镜室2010年1~12月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6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过程。结果本组69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中53例食管异物通过内镜下钳取方式成功取出;11例食管异物被推送入胃腔内解除嵌顿;2例胃内异物体积较小,确认后未进行特殊处理;2例食管异物嵌顿时间较长,嵌入较深,内镜下未能成功处理,后转外科治疗;1例仅见食管黏膜擦挂伤,未见异物。52例急诊采用普通胃镜,其余17例采用无痛胃镜,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具有成功率高、创伤小、简便易行、操作相对安全等特点,特别是无痛胃镜更易于患者接受,更能减少并发症,提高诊治效率及儿童、不配合者、特殊人群的依从性。
- 杨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