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宇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牙周
  • 2篇细胞
  • 2篇下颌
  • 2篇拔牙
  • 1篇等效剂量
  • 1篇第三磨牙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毒品
  • 1篇酗酒
  • 1篇牙髓
  • 1篇牙髓干细胞
  • 1篇牙周膜
  • 1篇牙周膜成纤维
  • 1篇牙周膜成纤维...
  • 1篇牙周缺损
  • 1篇牙周再生
  • 1篇牙周组织
  • 1篇药物
  • 1篇用药

机构

  • 8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8篇张宇
  • 3篇胡开进
  • 3篇薛洋
  • 2篇刘平
  • 2篇施生根
  • 2篇田磊
  • 1篇轩昆
  • 1篇李蓓
  • 1篇宋应亮
  • 1篇莫静珍
  • 1篇吴舜
  • 1篇李元
  • 1篇刘彦普
  • 1篇姜涛
  • 1篇刘川
  • 1篇何小宁
  • 1篇张述寅

传媒

  • 4篇中国实用口腔...
  • 2篇中国口腔颌面...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02
  • 1篇200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电磁式牙用材料疲劳实验机的研制与初步应用被引量:1
2002年
吴舜施生根宋应亮张宇
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聚合体再生牙髓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利用动物实验模型证明使用小型猪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stem cells from minipig exfoliated deciduous teeth,SPED)聚合体进行原位牙髓再生的可行性。方法分离和培养SPED,检测和分析其细胞生物学行为,进而诱导制备SPED聚合体;建立年轻恒牙牙髓坏死的小型猪动物模型,设置SPED聚合体再生组和传统根尖诱导成形治疗组;术后4个月进行常规组织学取材,利用HE、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观察牙髓再生和牙根尖形成情况。结果 SPED聚合体再生组受试牙齿组织学HE染色检测发现,牙根继续发育并形成正常的根尖形态,此外全长根管内可见类牙髓结构的再生组织,免疫荧光染色可见组织中CGRP、TRPV1、TRPM8表达阳性细胞的规则分布;而传统根尖诱导成形治疗组受试牙齿仅在根管内形成不规则的钙化组织,未见牙髓组织形成。结论 SPED聚合体在小型猪体内可以实现牙髓再生,同时再生牙髓具有正常组织学形态,而且具有牙本质形成和诱导根尖形成的生理功能。
张宇郭皓何小宁轩昆李蓓
呼吸及免疫系统疾病患者拔牙的风险及防治
2018年
呼吸及免疫系统疾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会干扰此类患者拔牙操作的正常进行。此外,拔牙过程也可能会加重患者系统性疾病的临床症状,且围手术期用药亦可能对系统性疾病治疗所用药物造成影响。文章针对呼吸及免疫系统疾病患者拔牙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及其预防和处理进行阐述,以期为口腔医生在临床工作中能够对此类患者安全、顺利地实施牙拔除术提供参考。
张宇胡开进姜涛刘平薛洋
关键词:呼吸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拔牙
压力环境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探讨不同压力环境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酶动力学方法,比较不同压强的压力在不同的作用时间下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压力增加导致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结论颌力过大将造成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可能影响牙周组织健康。
张宇施生根张慧
关键词:牙周组织成纤维细胞碱性磷酸酶
兔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模型的建立及评估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建立兔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动物模型,并通过大体观察、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SPECT)、显微CT及组织病理学方法对该模型进行评估。方法:将2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3个剂量组,根据生物学等效公式,以低分割多次照射法,使用直线加速器对各组动物的左侧下颌区分别进行0、8.0、8.9和9.7 Gy照射,共5次。45 d后,拔除所有动物左侧下颌磨牙,3个月后,进行大体观察、SPECT、显微CT及组织病理学检查,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高剂量组动物死亡率较高。高、中剂量组出现照射区皮肤脱毛及照射侧拔牙创不愈合、下颌骨死骨形成并暴露;低剂量组脱毛不明显、拔牙创形成完整黏膜覆盖。组织学观察显示,高、中剂量组下颌骨有死骨形成及骨髓腔纤维化改变,低剂量组主要表现为髓腔炎症。SPECT显示,高、中剂量组代谢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Micro-CT显示,高、中剂量组有死骨分离及骨皮质破坏,BV/TV、Tb.Th、Tb.N值下降,Tb.Sp值增加。结论:以8.9 Gy剂量对兔下颌区进行分割照射并在照射后拔牙,可成功建立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模型,在各项指标中均有明显放射性骨坏死表现,可重复性好,是研究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宗春琳郭宇轩窦庚张宇田磊刘彦普
关键词:动物模型
长期用药患者拔牙的风险及防治被引量:1
2018年
长期使用药物的患者伴有不同严重程度的、不同于其他疾病特有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可干扰拔牙操作的正常进行。此外,拔牙过程也可能会加重患者因长期使用药物而出现的严重并发症,且围手术期用药亦可能对患者长期使用药物的药效造成影响。文章针对长期使用抗凝血药物、双膦酸盐类药物、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以及长期酗酒和吸毒、接受放疗的患者拔牙可能出现的风险及其预防和处理进行阐述,以期为口腔医生在临床工作中能够对此类患者安全、顺利地实施牙拔除术提供参考。
莫静珍胡开进薛洋刘川张宇张述寅
关键词:药物酗酒毒品放疗拔牙
应用牙周再生技术预防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后邻牙远中牙周缺损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评价不同牙周再生技术预防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后邻牙远中牙周缺损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查找采用牙周再生技术预防下颌第三磨牙拔除后邻牙远中牙周缺损的英文文献,采用RevMan 5.3和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1篇相关文献,共13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包括生物制剂充填拔牙窝、仅可吸收生物膜覆盖拔牙创、仅骨移植材料充填拔牙窝、骨移植材料充填拔牙窝联合可吸收生物膜覆盖拔牙创4种牙周再生技术。Meta分析结果显示,4种牙周再生技术均能显著减少邻牙远中探诊深度(P <0.05);除仅可吸收生物膜覆盖拔牙创外,其他3种技术均能显著促进邻牙远中临床附着水平的增长(P <0.05);但仅有可吸收生物膜覆盖拔牙创能够显著促进邻牙远中牙槽骨高度的增长(P <0.05)。结论文章分析的4种牙周再生技术均可不同程度的预防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后邻牙远中的牙周缺损,但均不能同时促进邻牙远中牙周附着水平增加、探诊深度减少和牙槽骨高度增加。
张宇薛洋李元刘平张武阳胡开进
关键词: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牙周缺损META分析
外科导航技术在治疗茎突综合征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 :评估采用术中实时导航技术,经口内或口外小切口截除过长茎突以治疗茎突综合征的可行性、准确性与便利性,并评价导航外科技术治疗茎突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例有明显临床症状并已确诊的茎突综合征患者。术前将患者头颅影像学Dicom数据输入导航系统工作站,进行标记和手术设计;术中在导航实时辅助下,经口内咽旁入路(保留扁桃体)或颈部小切口入路,按设计精确切除过长茎突。术后对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茎突切除长度等进行记录与测量,与以往未采用导航辅助的经典术式的相应指标进行比较;对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运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laes,VAS)对导航辅助下切除茎突的患者于术前、后症状进行比较,评估手术效果。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计算机导航技术辅助下,采用咽旁入路和颈部小切口入路成功截除12例患者的17个过长茎突,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手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2.50±8.54)m L,平均手术时间为(40.35±11.81)min,茎突切除长度平均为(21.93±14.26)mm。平均出血量和平均手术时间均显著低于未采用导航辅助茎突切除的患者。经术后3个月随访,VAS量表统计显示,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明显减轻,其中10例患者症状明显好转,2例患者症状改善。结论:导航外科技术可用于经小切口辅助精确截除过长茎突以治疗茎突综合征,可以使切除过程更加精准,避免切除扁桃体及损伤重要邻近组织,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窦庚张宇田磊
关键词:茎突过长综合征口腔颌面外科计算机辅助外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