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玉国
- 作品数:9 被引量:46H指数:3
- 供职机构:济宁市传染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济宁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胃镜所见肝硬变患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因素分析
- 1999年
- 我们于1998年8月~1999年3月对126例肝硬变患者行胃镜检查,以探讨其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因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26例,均为我科住院病人,其中男71例,女55例,年龄43~68岁,肝炎后肝硬变124例,酒精性肝硬变2例。有出血史者38例,为出血组,其中单纯呕血者15例,黑便者13例,两者同时并存者10例。无出血史者88例,为非出血组。
- 梁玉国
- 关键词:胃镜肝硬变上消化道出血病因
- 67例肝硬变患者HP感染与肝性脑病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 1998年
- 我们于1997年6~9月,利用胃镜取67例肝硬变病人的胃粘膜组织,行幽门螺杆菌(HP)检测,同时测定患者血氨,以探讨肝硬变病人HP感染与高氨血症、肝性脑病发生的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67例病人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男∶女为46∶21,年龄27~69岁。诊断符合1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其中肝炎后肝硬变65例,酒精性肝硬变2例。肝功能分级(Child—Pugh法):B级30例,C级37例。 2 检测方法与分组 2.1 检测方法 67例病人均行常规胃镜检查。于胃窦部钳取2~3块粘膜组织做幽门螺杆菌检测。
- 梁玉国周荣楚秀菊
- 关键词:肝硬变HP肝性脑病
-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与门脉高压性胃病的相关性分析
- 2001年
- 目的 :观察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对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影响及对门脉系统的影响。方法 :对 31例肝硬化病人进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 ,并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 1月后行胃镜及B超检查 ,观察门脉高压性胃病情况及门脉、脾静脉宽度及脾脏厚度。结果 :门脉高压性胃病由治疗前 38.7%上升到 6 4.5 % ,重度由 16 .1%上升到 38.7% ,而门脉、脾静脉宽度及脾脏厚度无显著性变化。结论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可使门脉高压性胃病发生率升高 ,但对门脉系统影响不大。
- 梁玉国
- 关键词: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
- α-2b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3年
- 杨根领甄中峰梁玉国
- 关键词:Α-2B干扰素苦参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观察
-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心得安对肝纤维化及门脉高压的影响被引量:29
- 2002年
- 梁玉国楚秀菊
- 关键词:复方丹参滴丸心得安肝纤维化门脉高压
-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对肝硬化患者易致消化道出血因素的影响被引量:13
- 2005年
- 目的探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对肝硬化患者预防消化道出血的作用。方法将49例患者按人选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21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并于术前、术后7d、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分别观察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肝功能、B超及胃镜检查。结果术后7d治疗组外周血血小板、白细胞计数明显上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凝血酶原时间明显缩短,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6个月及1年治疗组食管静脉曲张明显好转,其好转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术后6个月及1年,治疗组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好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对肝硬化患者易致消化道出血的3个因素均有明显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梁玉国楚秀菊吴福仓扬根领周伟
-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食管静脉曲张
- 胸腺肽α_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拉米夫定疗后部分应答者疗效观察
- 2006年
- 梁玉国吕开雪
- 关键词:拉米夫定胸腺肽Α
- 胃镜与上消化道钡餐对食管静脉曲张的诊断价值
- 2004年
- 梁玉国刘伟吕鹏甄中锋
- 关键词:胃镜上消化道钡餐食管静脉曲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