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瑞华 作品数:16 被引量:108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创新苗圃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老年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左室肥厚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在老年射血分数保留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患者人群中,探索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水平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对符合入选条件的234例老年HFPEF患者及209例对照进行血清Cystatin C水平检测;并完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舒张期末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内径(LVID)、左室后壁厚度(LVPW),计算左室重量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 HFPEF组与对照组比较,LVMI及Cystatin 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HFPEF患者中LVMI与Cystatin C呈显著正相关(r=0.258,P<0.001);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左室肥厚风险的混合模型,校正了年龄、血压、血糖、血脂等因素后,Cystatin C与左室肥厚(LVMI)独立相关(β值=11.38,P<0.001)。结论在老年HFPEF人群中,血浆Cystatin C水平与左室肥厚相关,提示早期肾功能损害与老年HFPEF有关。 刘涛 曹瑞华 朱兵关键词:老年 血清胱抑素C 左室肥厚 高频超声心动图对心肌梗死大鼠左心室重构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心动图对心肌梗死大鼠左心室重构评价的可行性。方法结扎50只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心肌梗死大鼠模型,术后24h存活41只(82%),另选20只为假手术组。采用高频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术后2周、8周时心脏结构及功能,8周时进行血流动力学测定。结果心肌梗死大鼠与假手术组比较,2周时梗死区室壁变薄,运动明显降低,左心室内径和容量增大,射血分数和缩短分数下降,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增加,晚期血流峰值(A)降低,E/A比值增加;8周时梗死区斑痕化,心腔球形化,左心室内径和容量继续增大,左心室功能进一步下降,E/A比值继续增大。模型组左心室收缩末压力以及最大心室内压力变化速率下降,而左心室舒张末压力增加(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和缩短分数与dp/dtmax呈正相关。结论高频超声心动图可以动态评价心肌梗死大鼠左心室的结构和功能。 苗冬梅 曹瑞华 刘源 王东晓 王瑞芳 秦宇红 陈刚关键词:心肌梗死 心室重构 高频超声心动图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可作为反映动脉硬化的新指标,研究AASI的相关因素,为早期预防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疾病提供依据。方法纳入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钢社区参加健康调查的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和血压正常者335例,其中男119例,女216例,年龄36~85岁,平均(66.94±7.47)岁,检测身高、体重、心率、体重指数(BMI)、血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口服葡萄糖糖耐量试验(OGTT)2h血糖等指标。采用Mediech ABPM-04型动态血压检测仪监测24h动态血压,计算出AASI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未经治疗高血压患者和血压正常者AASI与年龄、24h平均脉压、高血压呈正相关,与身高呈负相关;AASI值女性高于男性[(0.54±0.10)vs(0.51±0.11),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AASI与年龄(β=0.009,P<0.001)、性别(β=0.214,P<0.001)、身高(β=-0.27,P<0.001)、高血压(β=0.051,P<0.001)、24h平均脉压(β=0.001,P<0.05)独立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ASI作为一种新的评估动脉硬化的指标,与年龄、身高、性别、高血压有关。 曹瑞华 叶平 秦爱梅关键词:动态动脉硬化指数 动脉僵硬度 动脉硬化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的发生及预后 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深入探讨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特点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06年1月~2007年6月在我院门诊和住院的55例CRF患者和71例非CRF患者进行临床情况分析,回顾分析24h动态心电图和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CRF组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的比率明显高于非CRF组。(2)CRF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非CRF组,以频发房早(43.6%vs26.7%)、房颤(32.7%vs15.5%)、多源室早(36.4%vs16.9%)、室早RonT(16.3%vs4.23%)、短阵室速(12.7%vs2.82%)以及窦性停搏(18.2%vs7.04%)、房室传导延迟(29.1%vs13.0%)明显增加为特点。(3)CRF组24h心肌缺血发作次数(4.6±1.4vs2.8±1.1)、ST段压低幅度(2.6±0.5vs1.9±0.7)、ST段压低持续时间(7.3±3.2vs4.1±2.6)明显高于非CRF组。Holter记录到心肌缺血发作时,临床典型心绞痛症状的发生率CRF组明显低于非CRF组(18.2%vs52.1%)。(4)随访期,CRF组急性冠脉综合征(41.8%vs21.1%)、急性左心衰竭(10.9%vs1.41%)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CRF组。(以上比较均P<0.05)。结论CRF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更高;心肌缺血程度高于非CRF组,以无症状心肌缺血为多;随访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 苗冬梅 秦爱梅 曹瑞华 刘源关键词:慢性肾功能不全 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 80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损伤程度与血浆NT-proBNP水平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的诊断依据与≥80岁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氮末端脑利钠肽前体(amino-terminal pro-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的关系,评估症状及普通心电图等诊断手段对冠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08年4月至2010年9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老年病房住院的≥80岁、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按照冠心病诊断方式分为冠心病1组(有冠脉造影、急性心肌梗死或冠脉旁路移植术史)、冠心病2组(经症状及普通心电图诊断),另入选同期住院,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无冠心病病史的患者(对照组),检测其血浆NT-proBNP水平。结果冠心病1组血浆NT-proBNP显著高于冠心病2组和对照组,冠心病2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心肌缺血坏死、损伤后对心功能造成长期、持续的影响;症状发作时普通心电图有缺血改变依然是诊断冠心病的可靠依据。 朱启伟 高鹏 张今尧 曹瑞华 白永怿 骆雷鸣关键词:冠心病 让老年患者的急诊医疗更安全高效 被引量:1 2016年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呈逐年增加,提供24h紧急医疗服务的急诊科在维护老年人的健康和安全上至关重要。据统计虽然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3%,却占急诊就诊总人数的15%~20%,占因急症住院患者的36%,老年人的住院花费几乎占到成年人总住院费用的一半,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这个比例还将进一步提高。 樊瑾 尹明 徐立宁 宋扬 曹瑞华 杨雪关键词:老年医学 高龄糖尿病患者伴急性心功能不全肠内营养治疗一例 被引量:6 2016年 患者男性,90岁,发作性胸闷31年,喘憋伴双下肢水肿1d于2016年1月21日入院。患者1985年2月因劳累后胸闷就诊,心电图提示广泛前壁ST—T段改变,诊断为冠心病,此后间断服用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2010年1月22日在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提示重度左主干病变,以及前降支近段、回旋支近段、右冠远段3支血管病变,当时未行支架植入。此后间断发作胸闷,每次持续10min,含服硝酸甘油能够缓解。 曹瑞华 盛莉关键词:糖尿病 冠心病 肠道营养 血尿酸、高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2010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不同临床类型之间血清尿酸、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omoc ysteic acid,Hcy)的关系。方法选择年龄≥60岁老年冠心病患者134例分为3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5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4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8例。另选年龄≥60岁未患冠心病者114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各组血清尿酸、hs-CRP和Hcy含量及三者的关系。结果AMI组及UAP组血清尿酸、hs-CRP和Hcy含量高于对照组和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血清尿酸、hs-CRP与Hcy含量呈正相关(r=0.73,P<0.01;r=0.71,P<0.01),血清尿酸与hs-CRP亦呈正相关(r=0.71,P<0.01);UAP组血清尿酸、hs-CRP与Hcy含量呈正相关(r=0.63,P<0.01;r=0.70,P<0.01),血清尿酸与hs-CRP亦呈正相关(r=0.48,P<0.01)。结论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血尿酸、hs-CRP和Hcy可能联合参与了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病过程。 曹瑞华 叶平关键词:冠心病 尿酸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超高龄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超高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集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的1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呼吸困难及水肿程度、尿量、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左室射血分数、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以及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分析评价重组人脑利钠肽在超高龄老年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重组人脑利钠肽能明显改善超高龄心力衰竭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增加尿量(P〈0.05);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左室射血分数、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肿程度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药物安全性良好,未见‘肾功能恶化及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可用于超高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刘源 王亮 曹瑞华 叶平 骆雷鸣关键词:重组人脑利钠肽 充血性心力衰竭 肌酸激酶同工酶高于肌酸激酶1例 2008年 血清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持续升高,且后者高于前者而无心肌梗死证据,可能给临床诊断造成困惑,甚至导致误诊。现将我们存临床工作中遇到的1例报告如下。 曹瑞华 张玉霄 高伟关键词:肌酸激酶同工酶 肌酸激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