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育龙
-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海南省博物馆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文学政治法律更多>>
- 海南岛铜鼓发现情况述略
- 2014年
- 环北部湾地区曾是古代越族人活动的主要区域之一,而海南岛就处于这一区域的中心地带,同时也是中国大陆文化向东南亚海域延伸的咽喉要冲。海南岛历来被看作古代铜鼓文化分布的主要区域,尽管与对岸大陆的相邻地区(环北部湾地带)相比,海南铜鼓的发现和出土在绝对数量上并不占优势,但由于地理位置独特,中外的学者都十分重视这一区域铜鼓的分布和发现情况。文章将海南地区铜鼓的发现情况以及近年来出土的材料整理出来,以期裨益于相关学科的研究。
- 曹量王育龙
- 关键词:音乐艺术古代铜鼓音乐考古
- 唐李德裕《祭韦相执谊文》及相关问题探略——兼谈唐代贬官对海南文化的影响被引量:4
- 2010年
- 唐代李德裕,出身名门显贵之家,历经唐代的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和宣宗六朝皇帝。由于生活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李德裕的为官历程,始终是与以牛僧儒、李宗闵为首的牛党集团和强大的宦官势力斗争相伴相随。在平定边患、整顿内忧方面,立下了显赫功绩。宣宗即位后,李德裕罢相,牛党之徒白敏中、令狐陶、崔铉等掌握朝中大权,将李德裕贬往海南。共同的政治抱负和相同的命运结局,将李德裕和韦执谊两人的感情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于是,在祭祀韦执谊青冢之际,李德裕写下了《祭韦相执谊文》,表达了对韦执谊的无限思念。以李德裕为代表的许多唐代贬官,为海南的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他在海南岛的后裔问题,也成为一个值得探索的谜团。
- 王育龙程蕊萍
- 关键词:唐代
- 西汉时期的儋耳郡城与珠崖郡城城址研究概述
- 2018年
- 众多的考古资料证明,历史上的海南,不仅同中国大陆有着紧密的地缘关系,而且在历史发展进程、文化渊源关系、社会经济往来等方面,都始终保持着与中国大陆密不可分的关系。秦始皇一并天下、统一中国之后,曾设36郡治理全国,后增至40余郡,海南岛归属当时的象郡管理,隶属中原王朝统治。
- 王志安王育龙
- 关键词:西汉时期历史发展进程城址地缘关系渊源关系经济往来
- 五公祠之《五公传记》碑简说
- 2018年
- 《五公传记》碑,是指现存于海口市五公祠的四通传记碑刻,为唐代李德裕,宋代李纲、李光、赵鼎、胡铨五位贬谪来琼的历史名臣而刻立。其碑文为研究海南碑刻文化、探索五公史迹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 王志安王育龙
- 关键词:五公祠传记简说碑刻
- “崖州煮海”史迹初探
- 2019年
- 海南环岛沿海滩涂宽阔,港湾众多,日照充足,自古就是海盐生产重要区域。海南环岛保存的十多处自唐宋以来的盐业史迹,是海南岛海洋文化体系中独具特色的遗产景观之一。这些盐业遗产不同程度地保存了一系列晒盐工艺史迹,包括盐道、晾晒场、蓄水池、过滤池、卤水池、盐槽、导引渠、便桥、盐铺、灯塔等,大致反映了海南岛千余年的"崖州煮海"工艺流程,在盐业技术史上也有重要的价值。
- 支艳杰王育龙
- 海南岛发现古代铜鼓述略被引量:6
- 2015年
- 环北部湾地区曾是古代越族人活动的主要区域之一,而海南岛正处于这一区域的中心地带,同时也是中国大陆文化向东南亚海域延伸的咽喉要冲。海南岛历来被看做古代铜鼓文化分布的主要区域,尽管与大陆相邻的地区(环北部湾地带)相比,海南铜鼓的发现和出土在绝对数量并不占优势,但由于地理位置特殊,中外的学者都十分重视这一区域铜鼓的分布和发现情况。文章将海南地区铜鼓的发现情况以及近年来出土的材料整理出来,以期裨益于相关学科的研究。
- 曹量王育龙
- 关键词:古代铜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