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朱晓旭

朱晓旭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癌
  • 1篇胆管癌组织
  • 1篇蛋白
  • 1篇胰腺
  • 1篇胰腺损伤
  • 1篇治疗学
  • 1篇骨形成
  • 1篇骨形成蛋白
  • 1篇肝门部
  • 1篇肝门部胆管
  • 1篇肝门部胆管癌
  • 1篇癌组织

机构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2篇梁力建
  • 2篇汤地
  • 2篇殷晓煜
  • 2篇朱晓旭
  • 1篇李勋
  • 1篇何伟玲
  • 1篇周奇
  • 1篇陈健聪

传媒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华肝脏外科...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胰腺损伤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8月至2014年7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5例胰腺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8例;年龄7~54岁,中位年龄26岁。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诊断采用1990年美国创伤外科协会(AAST)的胰腺损伤分级标准,Ⅰ级胰腺损伤3例,Ⅱ级9例,Ⅲ级7例,Ⅳ级5例,Ⅴ级1例。观察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2例患者表现为意识障碍,余2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症状。24例患者中,血清淀粉酶升高患者占63%(15/24)。7例患者术前行腹腔穿刺淀粉酶检测均升高。17例患者术前行超声检查,确诊率41%(7/17)。14例患者术前行CT检查,确诊率71%(10/14)。3例Ⅰ级患者行胰周引流术;9例Ⅱ级患者中,2例保守治疗,6例行胰周引流术,1例行胰腺破裂口修补术;7例Ⅲ级患者中,4例行胰腺近端封闭+远端胰空肠吻合术,2例行胰体尾联合脾脏切除术,1例行单纯胰体尾切除术;5例Ⅳ级患者中,4例行胰腺近端封闭+远端胰空肠吻合术,1例行胰腺近端封闭+远端胰胃吻合术;1例Ⅴ级患者行胰腺坏死组织清除+十二指肠修补+胰周引流术。25例患者中,死亡2例,术后出现胰瘘6例,胰腺假性囊肿5例。1例胰瘘患者行ERCP下胰管支架引流术后治愈,2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行囊肿内引流术后治愈,余胰瘘及假性囊肿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治愈。结论术前血清和腹腔穿刺液淀粉酶升高可提示胰腺损伤。术前CT对胰腺外伤的诊断及分级有一定价值。胰腺损伤的手术方式应依据损伤的类型、级别及合并伤等确定。
汤地朱晓旭何伟玲殷晓煜梁力建
关键词:胰腺治疗学
骨形成蛋白3在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骨形成蛋白3(BMP3)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0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标本,应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BMP3 mRNA和蛋白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相对表达情况。收集103例肝门部胆管癌石蜡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BMP3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全组30例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22例癌组织BMP3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明显下降。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103例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87例阴性,16例弱阳性,BMP3蛋白的表达与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结论: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BMP3基因处于抑制状态,其表达的下调可能与肝门部胆管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李勋汤地周奇王寰昱陈健聪朱晓旭殷晓煜梁力建
关键词:肝门部胆管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