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思羽

作品数:5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眉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多层螺旋CT
  • 2篇细胞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细胞
  • 1篇胆管细胞癌
  • 1篇多排螺旋CT
  • 1篇多期增强扫描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早期肝癌
  • 1篇诊断价值研究
  • 1篇肾脓肿
  • 1篇食管
  • 1篇食管胃
  • 1篇食管胃底
  • 1篇食管胃底静脉
  • 1篇食管胃底静脉...
  • 1篇食管胃静脉曲...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复查

机构

  • 5篇眉山市人民医...

作者

  • 5篇刘桂安
  • 5篇陈思羽
  • 2篇欧新伟

传媒

  • 2篇中国CT和M...
  • 1篇肝脏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国肝脏病杂...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在诊断和评价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中的价值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了解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MSCTP)在诊断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以及评价EGV程度和范围中的价值。方法以2009年9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8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MSCTP与消化内镜在判断肝硬化患者有无EGV,以及EGV分型和分级中的一致性。结果消化内镜诊断EGV阳性者55例,Satin分型为GOV1型、GOV2型和IGV1型的患者分别为35、16和4例,EGV分级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的患者分别为2、15和37例,1例患者为阴性未计入分级。MSCTP检测EGV阳性58例,其中Satin分型为GOV1型、GOV2型、IGV1型和IGV2型的患者分别为36、17、4和1例,Kim分级为Ⅰ、Ⅱ和Ⅲ级的患者分别为5、16和37例。Kappa检测提示MSCTP与消化内镜在EGV诊断(Kappa=0.712,P=0.000)、分型(Kappa=0.732,P=0.000)和分级(Kappa=0.863,P=0.000)中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MSCTP在诊断和评价EGV严重程度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刘桂安陈思羽赵师仲
关键词:消化内镜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
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肾脓肿并肾周感染的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旨在探讨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肾脓肿并肾周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经手术或CT扫描检查证实的肾脓肿并肾周感染患者4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多排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整理58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其CT扫描图像对其特点进行分析,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58例患者中,35例为单发,23例为多发,其中右侧发病31例,左侧发病27例。病灶大小约为2.03mm^6.17mm。CT扫描示:病灶部位平扫呈等密度、稍低低密度,形态多为楔形、圆形或类圆形;增强扫描后可见肾实质呈圆形或弧形缺损且肾盂肾盏受病灶压迫呈现出弧形移位。部分患者可于增强扫描后于病灶周边见轻度强化的环状影,且与周围的一圈低密度带形成典型的"双环征"或"月晕征"。结论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肾脓肿并肾周感染进行扫描,能根据图像直观、全面的准确显示肾脏的病变部位,有利于临床对病变的精准定位。
刘桂安欧新伟赵师仲陈思羽
关键词:多排螺旋CT肾脓肿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动态增强多层螺旋CT表现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的CT影像学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断ICC的准确性。方法以经病理证实的29例ICC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研究其临床特征和CT影像学的改变情况。结果共检测到肝内病灶43个,其中69.8%(30/43)位于肝左叶,16.3%(7/43)位于肝右叶,病灶大小平均为5.1 cm×3.8 cm;在本组病例中,72.1%(31/43)的病灶形态不规则,23.3%(10/43)的病灶呈结节状;83.7%(36/43)的病灶有坏死囊变区,39.5%(17/43)的病灶内胆管扩张,34.9%(15/43)病灶内可见结石。在动脉期,病灶周边呈带状强化,而本身边缘多呈环形强化且72.1%(31/43)病灶内部呈结节状强化;在门静脉期与平衡期,各病灶强化均进一步增强。结论 ICC的CT征象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了解ICC的CT表现对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具有重要价值。
刘桂安陈思羽赵师仲
关键词:肝内胆管细胞癌螺旋CT
多层螺旋CT结合MRI检查在诊断急性脑出血及术后复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31
2019年
目的旨在探讨多层螺旋CT结合MRI检查在诊断急性脑出血及术后复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四川眉山市人民医院医院新区2017年5月-2018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46例,患者均进行了MRI及多层螺旋CT检查,收集46例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与手术结果对照,计算多层螺旋CT结合MRI检查对急性脑出血的诊断符合率,分析MRI、CT检查在术后复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多层螺旋CT+MRI检查对急性脑出血的诊断符合率为97.82%,明显高于单一多层螺旋CT(80.43%)及单一MRI检查(84.78%)(P<0.05)。MRI病灶及其周围的DWI信号特征主要表现为混合信号,其所占的比例为73.91%(34/46)。CT扫描中病灶呈现边缘清楚、密度均匀的高密度灶,基底节区病灶呈现高等混杂密度,中心区域呈现高密度,周围环绕等密度或偏高密度影。CT复查检查费用(246.36±36.95)元,明显低于MRI复查(691.64±47.42)元(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结合MRI检查对急性脑出血的诊断符合率高,患者术后采用CT复查更经济实惠。
刘桂安欧新伟赵师仲陈思羽
关键词:多层螺旋CTMRI检查术后复查
早期肝癌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的影像学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分析早期肝癌的各期增强图像的特点,以期提高临床早期肝癌的检出率。方法以本院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直径3cm以下的115例肝占位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早期肝癌患者64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各期图像的特点,其中肝细胞癌42例,肝转移癌37例,肝血管瘤36例。结果三组病例在性别构成、年龄分布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肝细胞癌在动脉期多表现为高密度强化,比例显著高于肝转移癌(P<0.001);而在门静脉期和平衡期多表现为低密度无强化,比例亦显著高于肝转移癌和肝血管瘤(P<0.001)。结论 64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是诊断早期肝癌行之有效的方法。
刘桂安陈思羽赵师仲
关键词:图像增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