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岩
- 作品数:20 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邯郸市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邯郸市科技计划项目邯郸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非增强CT扫描定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破裂动脉瘤的准确性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被引量:8
- 2021年
- 背景目前,非增强CT扫描(NECT)定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破裂动脉瘤的准确性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尚存在争议。目的探讨NECT定位多发性aSAH患者破裂动脉瘤的准确性及其对aSAH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2019年邯郸市第二医院诊治的243例aSAH患者。记录NECT定位多发性aSAH患者破裂动脉瘤的准确性,比较正确定位和错误定位的多发性aSAH患者年龄、性别、并发症发生情况、Hijdra评分、破裂动脉瘤大小及破裂动脉瘤位置。术后3个月门诊随访时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估患者预后,比较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的aSAH患者年龄、性别、并发症发生情况、吸烟史、饮酒史、Fisher评分、破裂动脉瘤位置、脑积水发生情况、脑室内出血发生情况、动脉瘤类型及初始、随访视神经鞘管直径(ONSD)指数。NECT定位多发性aSAH患者破裂动脉瘤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及aSAH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评估Fisher评分、初始ONSD指数及二者联合对aSAH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NECT正确定位多发性aSAH患者破裂动脉瘤的符合率为79.7%(55/69),其中正确定位破裂大脑前循环动脉瘤的符合率为90.9%(30/33),其他部位为69.4%(25/36)。243例aSAH患者术后3个月预后良好196例,预后不良47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并发症及破裂动脉瘤大小是NECT定位多发性aSAH患者破裂动脉瘤准确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年龄、糖尿病、Fisher评分、初始ONSD指数和随访ONSD指数是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Fisher评分、初始ONSD指数及二者联合预测aSAH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612〔95%CI(0.495,0.724)〕、0.623〔95%CI(0.512,0.736)〕、0.747〔95%CI(0.649,0.858)〕。结论NECT正确定位多发性aSAH患者破裂动脉瘤的符合率为79.7%,尤其是破裂�
- 高洁玉王宁刘鑫刘岩苗玲王敏王莹张辉
- 关键词: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
- 不同b值DWI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 2018年
- 肝细胞癌与部分肝脏良性占位的临床表现及形态学特征相似,鉴别诊断困难。超声、CT及磁共振均是常用的检查方法,在肝脏占位定位、定量及定性诊断中价值较高。扩散加权成像(DWI)是功能磁共振成像的一种,通过水分子运动的差异进行成像,能够为疾病的诊断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 刘岩
- 关键词:肝细胞癌功能磁共振成像DWIB值肝脏占位形态学特征
- 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肺炎CT表现及分析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后肺部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后肺部的CT表现。结果放射性肺炎急性期表现为边界清晰或不清晰的实变影,内可见支气管充气征。慢性期表现为边界清晰的条索状阴影并可交织成网状,伴有肺气肿及横膈升高、纵隔移位以及胸廓塌陷畸形等。结论 CT在诊断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肺炎的重要意义。
- 李俊峰孟建华刘岩
- 关键词:胸部肿瘤放疗CT
- 磁共振THRIVE动态增强技术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研究磁共振动态增强技术应用于小肝癌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接受治疗并行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的36例小肝癌患者,分析这些患者动态增强检查资料、MR平扫资料,对比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36例患者中单发病灶的30例,2个病灶的6例,共计42个病灶,MR平扫发现32个病灶,动态增强扫描显示病灶40个,其中,快进快出型32个,慢进快出2个,持续强化6个。结论:THRIVE动态增强扫描对小肝癌病变的检出及诊断准确性较高,值得推荐。
- 刘岩
- 关键词:小肝癌磁共振
-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影像学表现被引量:1
- 2013年
-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亦称隐源性纤维化肺泡炎或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等,起病隐袭,大多数患者出现症状前病程超过6个月,好发于老年人,病变局限于肺,本病临床上多表现为刺激性干咳伴有进行性呼吸困难,常有杵状指(趾),组织病理学和(或)放射学表现具有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sual Interstitial Pneumonia,UIP)特征。主要表现为弥漫性肺泡炎、肺泡单位结构紊乱和肺纤维化[1]。
- 刘红海申霞英孟建华张向民刘岩
- 关键词:肺间质纤维化
- 大肠癌中E2F-1、β-catenin和cyclinD1的表达关系
- 2012年
-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β-catenin异常表达的意义及其与E2F-1、cyclinD1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8例大肠癌、20例正常大肠黏膜、30例大肠腺瘤中E2F-1、β-catenin和cyclinD1的表达情况。结果 20例正常大肠组织中β-catenin蛋白呈正常表达,而E2F-1、cyclinD1表达呈阴性。大肠腺瘤和大肠癌组织中E2F-1蛋白阳性表达为6.67%和61.54%;β-catenin蛋白异常表达为36.67%和92.31%;cyclinD1蛋白阳性表达为13.33%和55.13%。E2F-1、cyclinD1蛋白阳性表达和β-catenin蛋白异常表达均与大肠癌病理分级、临床病理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大肠癌中β-cate-nin与cyclinD1呈正相关(P<0.05);β-catenin与E2F-1没有明显相关性(P>0.05),但E2F-1和cyclinD1呈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E2F-1、β-catenin和cyclinD1的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可作为判断大肠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 韩慧芳刘岩张志叶
- 关键词:大肠癌E2F-1Β-CATENINCYCLIND1免疫组化
- β-catenin及其通路相关基因大肠癌中的研究
- 刘岩韩慧芳张志叶陈睿红张会勇米秉国王蕾
- 以病理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原位细胞凋亡等三种能够准确定位的研究方法,系统研究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变化,同时检测大肠癌病例中β-catenin、eIF-4E、E2F-1、CyclinD1在蛋白水平上的表达情况,从分子生物...
- 关键词:
- 关键词:大肠癌分子生物学肿瘤治疗
- 大肠癌E2F-1、CyclinD1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E2F-1和cyclinD1在大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TUNEL法缺口末端标记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大肠腺癌78例、正常大肠黏膜20例、大肠息肉30例,以及大肠腺瘤细胞30例的原位凋亡(Al)及E2F-1和cyclin D1的表达情况。结果 E2F-1和cyclin D1在大肠腺癌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大肠黏膜、大肠息肉以及大肠腺瘤(P<0.05)。E2F-1表达与大肠腺癌的病理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具有相关性(P<0.05)。从正常大肠黏膜、大肠息肉、大肠腺瘤到大肠腺癌细胞凋亡呈梯度降低。结论 E2F-1和cyclinD1的表达与大肠腺癌发生关系密切,是大肠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生物学标记物。
- 王蕾何妍李希芳刘岩时志民刘惠民
- 关键词:大肠腺癌E2F-1CYCLIND1细胞凋亡
- MRCP结合MRI诊断胆总管下段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结合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胆总管下段结石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MRI和MRCP检查并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的30例可疑胆总管下段结石患者。结果 30例中,4例未发现结石,26例显示结石征象,其中1例为乳头状纤维腺瘤,25例为结石,诊断准确率达96%。结论 MRCP结合MRI图像质量高,无需造影剂,无并发症,对可疑胆总管下段结石患者的诊断安全可靠,准确率高。
- 樊会军刘岩司丽亚孟建华
- 关键词:胆总管下段结石MRCPMRI
- 大肠癌组织中β-catenin和APC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β-catenin和APC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8例大肠癌、20例正常大肠黏膜中β-catenin和APC的表达情况。结果 20例正常大肠组织中β-catenin蛋白呈正常表达,大肠癌组织中β-catenin蛋白异常表达率为92.3%;正常大肠组织中APC蛋白表达为100.0%,大肠癌中APC蛋白表达率为46.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大肠癌中β-catenin蛋白异常表达和APC蛋白失表达均与大肠癌病理分级、临床病理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catenin异位表达和APC的失表达与大肠癌发生关系密切,联合检测β-catenin蛋白与APC蛋白的表达情况可能有助于早期诊断大肠癌。
- 商小涓刘岩时志民韩慧芳张志叶王蕾陈睿红张会勇米秉国
- 关键词:大肠癌Β-CATENINAPC基因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