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娟
-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黑斑蛙消化道黏膜六种酶的分布与组织定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黑斑蛙消化道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非特异性酯酶(NSE)、过氧化物酶(POX)、琥珀酸脱氢酶(SDH)和腺苷三磷酸酶(ATPase)的分布与组织定位.方法:成体黑斑蛙消化道自食管至直肠分8个部位取材,应用冷冻切片、酶组织化学和光密度定量分析.结果:ACP在整个消化道均检测到酶活性,主要分布于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顶部和胃腺,在空肠酶活性显著较高;ALP主要分布于十二指肠至直肠的黏膜上皮,在十二指肠和回肠酶活性显著较高;NSE、POX和SDH在整个消化道黏膜均检测到酶活性.NSE主要分布于消化道黏膜上皮和胃腺,在胃贲门部、胃体和十二指肠酶活性显著较高;POX主要分布于胃腺、小肠的黏膜肌层和固有层,在小肠酶活性显著较高;SDH主要分布于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的顶部和胃腺,在胃贲门部、胃体和空肠酶活性显著较高;ATPase在除直肠外的消化道各部位均检测到酶活性,主要分布于小肠黏膜上皮的纹状缘和胃腺,在十二指肠和空肠酶活性显著较高.结论:黑斑蛙消化道黏膜酶的分布同其他动物有相似之处,亦有其自身特点,与其特定的摄食习性和消化吸收机能是相适应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均是其主要消化吸收部位.
- 刘莹鹿雪瑞贾楠楠黄懿刘晓娟张盛周
- 关键词:黑斑蛙消化酶组织化学